重庆不能种植山竹的,重庆的天气不适合种植山竹
另外山竹树生长时所需要的水分比较大,需要园内的排水条件要好,一般高于40度或者是低于5度的温度很容易造成植株的死亡。
在我国只有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可以引种栽培。因为山竹主要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相对黏土,更喜欢有机物丰富、pH值在5-6.5的砂壤中生长。
山竹种植技术和方法
1、种植选园
山竹园地应选择在天然屏障较好,坡度小于20°的半山坡、缓坡地及平地种植,并且园地应集中连片,以方便管理。另外园*还要求*层深厚,*壤肥沃,*壤结构良好,pH值5-6之间,地下水位0.5米以下,当然还需具备排灌方便等条件。
2、整地栽植
结合翻耕整地,亩施腐熟人畜粪肥1500-2000公斤,*肥混匀,开好排水沟。2-5月上旬,挖取健壮的一二年生*生竹种作种竹,每株留20-30厘米,保留蔸部及竹鞭带*约5-10公斤,截去顶梢,留4-5盘枝,植入与竹蔸大小相等的栽植穴内,株、行距均为70厘米,亩植1300株左右。
3、松土清鞭
栽植完山竹后,每年7-8月份都要进行松土清鞭操作,深度视竹鞭在土层中的深浅而定。在松土的同时要截除老、弱鞭,并对生长健壮的露鞭给予理顺后埋入土中。因为山竹的竹鞭一般在4-5年后便丧失发笋能力,故每隔3年须“清鞭”1次。
4、养护管理
(1)水分:山竹对水质是非常的挑剔的,为了保证山竹的正常生长,给山竹浇水的水质就必须要干净,不能受到污染。另外,山竹不喜欢过涝的环境,所以在下过雨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排水。
(2)施肥:一般在栽后每年的3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亩用尿素、钾肥各10~15公斤,磷肥50公斤均匀施于种竹的蔸、鞭际,以利笋芽壮长快发;7-8月份,结合松土清鞭,亩施适量翠姆水溶肥,促笋芽萌发。
(3)光照:山竹早期生长需要弱光环境,荫蔽度40%-75%最适宜山竹的生长。
5、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山竹高产的的关键,疏花疏果宜在早期进行,以减少养分消耗。一般人工疏除过多的花和幼果,也可用适当浓度的化学药剂喷洒果树,采用化学疏除,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
6、适时采收
当笋箨箨叶开始裂开,笋尖露出地表20~30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鲜嫩竹笋时要注意做到不伤鞭、不伤笋。采回后剥除笋壳,按每0.5-1公斤扎把装入食品袋上市销售。也可加工成干笋片、干笋丝后出售,利润更高。
北方自然环境适宜竹子生长,但是很少有人去种植竹子。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
由于散生竹类基本上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也低于丛生竹和混生竹。
丛生、混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他们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散生竹。
生长习性:
喜暖,耐寒,喜半阴湿润的环境。(冬季可 以全日照)根浅,好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适应性强。
栽培管理:
1、移植或上盆时间宜在早春3月前后或秋季8 - 9 月。幼株需带泥团。亦可挖取地下鞭茎,带土种植,4月发根长笋。
2、对中棵株以上进行移植或盆栽的,需带鞭茎和泥团,并放入干鸡粪屑等作基肥。种后均需浇足水放置半阴处。
3、冬季,应在根基部加土并施入基肥,增添营养。这样能促进鞭根生长并更新,也利于今后多长竹笋。
4、竹的耐阴性强,盆栽的在盛夏可放置在帘子或树阴下。忌烈日直晒,以防叶尖枯焦。冬季放在室内通风处即可。
5、水分要求,冬季土壤略偏干,春秋保持湿润,盛夏高温时可偏湿一些,但忌积水,以防烂根落叶。
扩展资料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1]?等。多年生禾木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参考资料竹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