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有机肥料主要有饼肥、厩肥、海肥、堆肥、腐殖酸类肥、绿肥等,其中生活垃圾以及鸡、鸭、猪、牛的粪便就可用来自制有机肥。茶叶使用的无机肥料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等。茶树种植后一般大约3年起就可少量采收,10年后达盛产期,30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一、茶叶专用有机肥料是什么
1、茶叶的有机肥料主要有饼肥、厩肥、海肥、堆肥、腐殖酸类肥、绿肥等,其中生活垃圾以及鸡、鸭、猪、牛的粪便是自制有机肥的基本单元,不仅获取方便、成本低廉,还可改善卫生环境,是值得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
2、有机肥属于全面性肥料,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持久,对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良好影响,且能改良土壤。茶叶使用的无机肥料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等。
3、茶树的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以春肥为主,春、夏、秋追肥相结合;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及其他大量、微量元素相结合;以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二、茶叶树种几年可以采摘
1、茶叶树种一般种植后经过大约3年就可以少量采摘,10年后达到盛产期,30年后开始老化。当茶树刚出现老化现象时,可将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2、茶叶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都可以进行采摘制作,因此每次采摘完要进行适当的茶园管理,方便后期的茶叶采摘和茶树生长,以促使茶树新芽继续萌发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具体措施包括及时追肥、合理修剪、适当耕作除草、合理灌溉排涝以及防止病虫害等。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我国茶叶的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区域广泛,品种繁多。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我国的茶叶出口量逐年增加,茶叶栽培的经济效益也日益见涨,促使了我国茶叶的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茶叶的效益一看产量,二看品质,产量是茶农收益的基础,香味、汤色、口感等品质指标直接决定了茶叶的单价。而这两个效益因素,与养分供应密不可分。
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一部分是来自土壤本身供给,但土壤本身养分的含量有限,且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原有的淋失、挥发损失很多,养分有效性非常低,远不能满足茶树的生长需求,更别提高产需求、品质需求。因此,绝大多数的养分,还是得依靠施肥来补充,尤其是土壤养分失衡,极度缺乏一种或多种养分元素时,更需要使用相应肥料进行营养矫正,以保证茶叶的高产优质生产目标顺利达成。
1、有机肥有机肥是茶园中使用的传统肥料,尤其是有机茶、无公害茶更是将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施用。充足的有机肥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早已在各茶叶主产区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常年施用有机肥的茶树,不仅产量连年递增,而且茶树新梢纤维素少,新梢的成熟与硬化迟,芽叶持嫩性好,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显著增加,茶叶香气成分提高,上、中等茶占比显著提升。 而且,茶园有机肥的充足施入,还能改善土壤,利于茶树根系生长,提高茶树抗逆能力。对于幼龄茶园,有机肥的来源可选择在茶树行间连续种植3年绿肥,每年翻耕2次,即可满足幼龄茶树的生长需求,也能够自然熟化茶园土壤。而茶园投产后,每年每亩茶园有机肥的施入量为饼肥150-200公斤或厩肥500公斤或45%有机质含量的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于秋冬季节一次性施入施肥沟,翻耕入土。
2、氮肥氮是所有生物体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结构元素,它几乎参与到地球上所有个体发育的每一个过程。茶叶作物采叶作物,其经济产品主要是茶树的嫩芽、嫩叶,而大量这些新生器官的生长更是需要大量的氮素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组织的构造。因此,氮素的充足供应,不仅是茶树正常发育的重要基础物质,也是茶叶产量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氮营养水平对茶叶的品质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茶叶中许多影响茶叶色、香、味的成分物质都属于含氮有机物。一般情况下,6-8年生的成熟茶园,每年施用的纯氮量为12.5公斤/亩时,其增产效果最明显。
3、磷肥茶树对磷的吸收难度大,利用率比氮和钾低,但磷又是茶树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很多极其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如核酸、细胞膜磷脂结构等;磷也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如氮素代谢、酶促反应、能量传递、光合作用等;磷对提高茶叶的品质特别是香气和滋味两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施用磷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成年茶园每年秋冬季随有机肥施用50公斤过磷酸钙,每批茶叶萌芽前、生长季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60公斤即可满足茶叶的生产需求。
4、钾肥钾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在茶树体内以离子态存在,虽然它并不参加有机物的组成,但是却是各种生理活动过程的促成者与调节剂,尤其是其参与的许多酶促反应,与茶树的生长发育直接相关。农业生产上对“钾”素有品质元素的褒奖,原因在于农产品中的大多数品质成分的合成都需要钾的参与,例如乌龙茶叶的主要香气成分橙花叔醇含量就与钾的施用呈一定范围的正比关系,因此,在乌龙茶的生产中,钾肥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氮肥和磷肥。因此,要想保证茶叶产量与品质双高,成年茶园每年钾肥的施用量一般不低于5公斤/亩。
5、微量元素肥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然不多,但它们都有其特殊的营养作用,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例如锰是维持茶叶叶绿体结构的必需元素;铁是光合作用活性成分细胞色素F和铁氧还原蛋白的主要组分;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茶叶体内氮素代谢;铜是茶叶体内多种氧化酶的组分,可调节红茶的发酵过程;锌则参与茶叶生长素的合成。微量元素缺乏时,茶树体内的代谢过程就会受到阻碍,严重时还会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随着茶叶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茶树对微量元素的需要也逐渐迫切。当然,微量元素虽然对茶叶生产不可或缺,但是需求量非常小,因此,可通过施用微量元素叶面肥进行补充与矫正,每亩每年通过叶面喷施商品中微量元素叶面肥1000倍液2-3次,基本上即可规避各种缺素影响。
总结茶叶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之一是养分的均衡供应,补充茶树营养的方法目前仍是通过施肥来实现。施肥水平往往是考量茶叶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科学、有计划、均衡的施肥,是所有茶园管理者必修的一门功课,掌握科学施肥时间与施肥方法,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茶园生产成本,也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