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播套种
玉米、小麦的密播套种有时也称为“麦垄点种”、“钻套”等等,密播套种在黄淮海平原南部最广。这种方式是小麦按常规播种,每3行或4行小麦留一个27厘米的套种行,麦收前7-15天用点播器或套种耧在畦梗或预留的套种行中套种玉米、小麦与玉米的种植密度都基本与单作相同。
这种方式的土地利用率高,能缓解“三夏”农活紧张的矛盾,只要加强管理,就可取得小麦、玉米双丰收。
2、窄带套种
这种方式在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天津和北京地区应用面积较大。小麦整地时做成套种带。一般带宽133-150厘米,带内播种6-8行小麦,小麦占地83-100厘米,留空行作埂,埂宽50-60厘米。麦收前一个月左右套种两行玉米,玉米要选用晚熟大穗型品种。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有利于光热资源的利用。
3、中带套种
不同地区所采用的中带套种方式又有所不同。主要有“二四畦”和“早三熟”等套种方法。“二四畦”套种主要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采用的较多。这种方法复合带宽200厘米,用133厘米播种8-9行小麦,67厘米留作套种玉米。
麦收前30-45天在套种行套种两行中、晚熟玉米品种,大行距167厘米,小行距33厘米。这种方式利于机械化操作,便手中耕和田间管理,使玉米播期明显提前。
小麦收获后,将秸秆直接还田并免耕播种是目前已经被实践证明、且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提高重要技术措施。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小麦秸秆还田好处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应注意事项。
1、小麦秸秆还田好处
秸秆还田具有营养植物和培肥土壤双重功效。据测定,一亩地农作物所产秸秆一半还田后,相当于给一亩地增加有机质400千克、碳酸氢铵23千克、过磷酸钙19千克、氯化钾10千克。
秸秆还田还能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重金属,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秸秆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还能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还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据报道,在低产田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增产幅度可达15%~20%,在中、高产田中实施该技术则增产幅度为5%~10%。
2、小麦秸杆还田应注意事项
在秸秆还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小麦收获时要使用带有秸秆切碎器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吐出的秸秆不能长于10公分,留茬不能高于20公分。
二是复播时要用旋播耧播种,播种大豆时把行距调至20公分,不可过宽,也不可过窄,过宽产量太低,过窄操作困难。如果复播玉米,行距可调至56~60公分,亩播量控制在2.5千克左右,播种时从地边开始播种,不要转圈播种。
三是秸秆还田后,要增加氮素化肥用量,调节秸秆碳氮比(C/N)值,有利秸秆腐烂,缓解与苗争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