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管理是喷灌系统全部管理工作的核心。喷灌系统建成后,用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喷灌系统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用水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当地气候、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水源供水等状况,合理组织喷灌作业,达到提高灌溉效率、保持最佳生长状态的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喷灌系统的设计一般是按满足最不利的条件作出的,可满足最大的需水要求。而在系统运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灌水计划,包括灌水时间、灌水延续时间、灌水周期等。
1、灌水时间
灌溉季节,在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均可灌水。但应避免在炎热的夏季中午灌水,以防烫伤,而且此时蒸发量最大,水的利用率低。夜间灌水可避免上述情况,但人们往往担心因叶面湿润时间太长,容易引发病害。夜间灌水的这一弊端可通过施用杀菌剂来解决。清晨灌水,阳光和晨风可使叶面迅速变干,是较为理想的灌水时间。但对于非自动控制的喷灌系统,夜间和清晨灌水对操作人员会带来一些不便,因此,傍晚灌水也是较好的选择。
灌水时间还受到人为活动的限制。如高尔夫球场,基本上都在夜间灌水,这样不会对白天球员打球产生影响;足球场应在比赛之前一天灌水完毕,以减轻比赛时对场地的损坏和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2、灌水延续时间
灌水延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组合喷灌强度和土壤的持水能力,即田间持水量。当喷灌强度大于土壤的渗透强度时,将产生积水或径流,水不能充分渗入土壤;灌水时间过长,灌水量将超过土壤的田间持水量,造成水分及养分的深层渗漏和流失。因此,一般的规律是,砂性较大的土壤,土壤的渗透强度大,而田间持水量小,故一次灌水的延续时间短,但灌水次数多,间隔短,即需少灌勤灌;反之,对粘性较大的土壤则一次灌水的延续时间长,但灌水次数少。
采用测定土壤水分的仪器,可以更加科学地确定灌水延续时间。目前在工程上常用的仪器有电子土壤水分测试仪和张力计。
3、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即灌水间隔或灌水频率,除与上述提到的土壤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本身。灌水过于频繁,会使发病率高,根系层浅,抗践踏性差,生长不健壮;而灌水间隔时间太长,草坪会因缺水使正常生产受到抑制,影响草坪质量。
灌水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同季节按旬或月为单位制定,但在实际执行时需参照实际灌水效果和天然降雨情况随时加以调整。 为了使喷头运转和达到灌水均匀,必须给水一定压力,除自压喷灌系统外,喷灌系统都需要加压,消耗一定的能源。
一亩地多少平方怎么算,一亩地灌溉用水量
根据旱作物的生理和生态特性,灌溉的作用在于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要求作物生长阶段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含水量维持在易被作物利用的范围内。其最大允许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而最小允许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
旱作物灌溉制度可通过水量平衡计算来确定。当某一时段内尚未灌水时,时段末土壤储水量为W(m3/亩),则: W=W0+P-E+K
式中W0为时段初的土壤储水量;P为时段内的有效降雨量;E为时段内农田耗水量;K为时段内地下水补给量。单位均为m3/亩。若计算时段较长,计划湿润层加深,则在水量平衡方程式右端加上因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WH。当时段末土壤储水量W 小于或等于土壤允许最小含水量的土壤储水量时,则应进行灌水。其灌水定额等于土壤允许最大储水量(田间持水量)与时段末土壤储水量W的差值。旱作物灌溉制度也可用图解法来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和地区不同而异。①北方半干旱地区、中等干旱或干旱年,几种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如下。冬小麦灌水4~5次,分别在播种前、分蘖期、 返青-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
一亩地约为666.66平方米,一公顷土地为15亩,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米=0.0015亩。平方米换算为亩的计算方法(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若该土地的土地面积为284平方米,则换算成亩为(284+141)/1000=0.425亩。
一、一亩地多少平方怎么算
1、一亩地约为666.66平方米,一公顷土地为15亩。
2、在我国,一亩地通常为60平方丈(一般长10丈,宽6丈),而一丈约为3.333m,因此一亩地约为666.66平方米。
3、一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15市亩,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米=0.0015亩。
4、在计算田地面积时,一般使用卷尺测量出该块田地的长和宽。土地面积(亩)=长?宽?0.0015。
5、平方米换算为亩的计算方法(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若该土地的土地面积为284平方米,则换算成亩为(284+141)/1000=0.425亩。
6、亩换算为平方米的计算方法(计算口诀为?除三加倍右移三?):若该土地的土地面积为24亩,则换算成平方米为(24/3)?2?1000=16000平方米。
7、国土局和规划局在测量土地面积的时候一般使用GPS定位的经纬仪来进行计算。
二、一亩地灌溉用水量
1、一亩地的灌溉用水量与种植的作物种类,作物的生长阶段,温度,湿度,日照时间,风速,土壤含水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2、净灌溉用水量(供水到田间的灌水量)W净(单位为m?)=m?A。其中m为该作物某次灌水的灌水定额(单位为m?/亩),A为该作物的灌溉面积(单位为亩)。
3、一般情况下,一亩早稻的灌溉需水量为180-230m?,一亩中稻的灌溉需水量为220-240m?,一亩晚稻的灌溉需水量为230-320m?,一亩蔬菜的灌溉需水量为220-550m?,一亩棉花的灌溉需水量为30-100m?,一亩小麦的灌溉需水量为10-8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