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么种才能高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6:20:02
字号:

1种植地选择

玉米怎么种才能高产

玉米植株高大,具有水肥需要量大且不耐涝的特点。因此,种植玉米最好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能良好的肥沃土壤。砂质土虽然通透性好,但肥力差、水肥保蓄能力弱;黏土则通气性不好,整地质量差,不易耕作。理想的土壤是壤质土壤。另外,玉米的耐盐能力弱,当全耕层土壤全盐量达0.41%、氯离子达0.061%时,生长不良。因此,盐碱较重的土壤,要进行改良。

2整地

为打破前犁底层,为根系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前茬收获后深耕灭茬,耕深为23~27 cm,随后进行镇压耙耱,以保证田面平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如果水利条件好,可在土壤上冻前进行1次灌溉,一方面可以通过冻融交替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用水高峰,以利于春耕整地播种。

3底肥施用

一般而言,高产玉米应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即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基肥,而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因为氮肥是速效肥料,而且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吸收氮素;而磷肥属缓效性肥料,其有效养分的释放速度比较慢,在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满足当季作物的需要,而且其肥效还可以维持3~4年;钾肥虽是速效肥料,但由于玉米植株在苗期对K的吸收速度比较快,在吐丝后玉米植株基本停止对K的吸收,所以氮肥宜用于基肥,磷、钾肥宜一次性施入土中。

玉米目标产量为11.25 t/hm2的地块施有机肥37.5 t/hm2,施化学肥料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675~900、1 200~1 500、300~450 kg/hm2.其中,尿素、硫酸钾也可分别用碳酸氢铵、氯化钾进行代替,用量分别为1 800~2 250、225~375 kg/hm2 .另外,生产上可施用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防止玉米发生缺素症。各微量元素的施用方法具体如下:作基肥时锌肥用量为15.0~22.5 kg/hm2,锌肥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一般每隔2~4年施用1次即可。玉米质量检测表明,锌对玉米的品质有负影响。因此,如果土壤不缺锌,尽量避免施用锌肥。钼肥可施用含钼10%的钼酸盐下脚料7.5~15.0 kg/hm2;硼肥主要用作基肥,用量为15 kg/hm2;锰肥一般用含硼工业矿渣,用量为75~150 kg/hm2.操作时将其与其他基肥同时撒入土壤表面,再通过耕地翻入土中即可。

4品种选择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在保证玉米全生育期为无霜期条件下,尽量选用生育期较长、优质、抗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另外,为满足市场对玉米的不同要求,根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用途的良种。

5种子处理

玉米是稀播、高产谷类作物,自身调节能力很小而且对光比较敏感。如果出苗不全则达不到单位面积穗数的要求,产量自然下降;而如果出苗不整齐则会造成植株高矮、大小、壮弱不均匀,小苗往往会因光照不均匀而生长滞后,最后造成穗小、空秆,产量自然同样下降。而造成出苗不全、不齐的原因之一就是种子的质量问题。由于玉米的果穗较大,不同部位籽粒的大小不一,而作为种子的籽粒要求选择穗中部的籽粒。但目前对种子的质量和价格尚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因此,大小籽粒的种子混合,未进行分级利用,这给播种后玉米的整齐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对种子管理不完善,在玉米籽粒检疫的过程中存在纰漏,玉米种子带有虫害、病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种植者,购买种子后,在播种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具体分为以下4步:第1步:筛选。对购买来杂交种进行筛选和粒选,除去瘦粒、霉粒、破粒、混杂粒及虫蛀粒,以保证种子质量.第2步:晒种。选种后进行晒种,降低其含水量,促进种子成熟,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及发芽力。选择晴天把种子摊放在席上,晒2~3 d,要定时翻动,可提早出苗1~2 d.第3步:浸种。播种前用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液或叶面素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第4步:药剂拌种。为了防止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以及地下虫害等,可釆用药剂拌种。目前,推广的种子包衣集药剂拌种、营养拌种为一体,有条件的可对玉米进行包衣,其有效成分会逐渐被根传导到幼苗植株的各个部位,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

6播种

6.1播种期

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适宜温度分别为8、28~32 ℃,当5~10 cm地温达到10~12 ℃时即可播种。为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生长期,增加植株的抗逆性,生产上一般可适当早播。适时早播有以下3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使玉米从发芽至成熟能处在适宜的温度、水分条件下,从而实现早熟高产二是可减轻虫害,在苗期是以地下害虫为主,中后期有玉米螟危害,适期早播可在虫害发生前出苗,虫害严重时苗已长大,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病害,适时早播则不利于黑粉病孢子发芽,减轻发病率。三是可增强抗倒伏能力。适时早播,由于气温较低,地上部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迅速使根系发达,而地上部分短粗,植株较矮,从而增强了植株抗倒伏、抗旱、耐涝的能力。此外,适时早播可避免不良气候的影响,如山区玉米后期会有早霜危害,影响产量及品质。但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适时晚播,使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正好与雨季相遇,避免遭遇“卡脖旱”.

辽宁省春玉米适宜的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对于特种玉米,例如优质蛋白玉米、糯甜玉米、爆粒玉米等,选择地块时要注意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以免串粉使玉米的特性消失。方法如下:一是釆用时间隔离,使特种玉米的花期不与普通玉米相遇;二是釆用空间隔离,距离为400 m以上.如果有树林、山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的距离可适当近些。在特种玉米中。以籽粒为生产目的玉米播期可同普通玉米,而以鲜食为主的玉米例如甜、糯玉米则要根据上市时每天的销售量,玉米田间管理的三个要点以销定产,从而确定播种期,可分期播种或采取早、中、熟品种搭配种植的方法。

6.2播种方法

目前一般釆用机播,对没有机播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犁具开沟,人工点播。辽宁地区玉米播种量为37.5 kg/hm2 .若土壤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为了保证全苗,在播种的同时要另外用营养钵育苗,以备缺苗后补栽之用。

玉米播种深度要适宜且深浅一致,这是保证苗全、苗壮、苗齐的重要环节。播种过深,出苗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幼苗瘦弱或出苗不整齐,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出苗的现象;播种过浅,表土易干旱使出苗水分不足,失去发芽力或芽干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玉米适宜的播种深度为5~6 cm.

6.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使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取得协调,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适当的绿色面积和根系,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条件,达到穗多、穗大、粒重而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在具体操作时,一般早熟品种密植,晚熟品种稀植;同一品种株型紧凑密植,株型松散稀植。一般为3.3万~4.2万株/hm2.

7田间管理

7.1查苗、补苗

为保证田间植株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在玉米出苗后,要及时观察田间苗情,查漏补缺。一般采用催芽补种、移苗补栽的方式进行补苗。移栽苗龄以2~4叶龄苗为佳。为提高补苗的成活率,一般在阴天或下午带土移栽。

7.2间苗、定苗

为避免幼苗相互拥挤和遮光,降低幼苗对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形成壮苗,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一般3叶时间苗,4~5叶时定苗。定苗时应去掉虫咬苗、病苗和弱苗,选留壮苗。

7.3中耕除草

为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减少杂草,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中耕。一般苗期中耕2~3次,第1次3~5 cm,以松土为主;第2次在拔节前进行,可深至10 cm.如有条件,可用化学除草剂实现少耕,以减少劳动强度和用工。现在化学除草已逐渐走向普及。玉米食品加工技术,化学除草是在整地时(播种前)用已备好的药剂均匀喷洒在土表。如在生长期进行喷洒,要注意不能把药剂喷在玉米叶上。

7.4肥水管理

在基肥和种肥充足的条件下,由于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少,玉米苗期一般可以不追肥。对于补种苗和弱小苗,视苗情可以进行施肥灌水,以保证拔节前达到生长整齐一致。正常年份玉米苗期一般不进行灌水。玉米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具体做法:在4株玉米苗的中间用小铁铲挖开表口,把肥料放入再覆土,施肥后应及时灌溉。

7.5防治虫害

玉米的虫害主要有黏虫、地老虎、蚜虫、玉米螟等,应及时防治。

8适时收获

当玉米籽粒出现黑粉层时,即为成熟的标志,即可收获;鲜食玉米在灌溉后20~25 d进行收获,即乳熟期及时收获。

息县详细资料大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分为播前准备、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在播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一次,并且施足基肥。如果是入冬前的土地就需要进行秋翻、冬灌、春灌。

(2)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封闭并且整地,使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因为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各地的具体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选择使用达到国标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需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者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的播种期的参考标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

(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

(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

2、播种方式?

一般是根据最终收获时用的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株距配置?

播种的时候需要根据计划定苗密度确定株行距。

5、播种深度?

一般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的,通常以4-6cm为宜。

6、播种质量要求?

播种时需要按照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种子与种肥需要分别播下,严格防止种肥混合。?

三、施肥技术?

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的,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在栽培玉米的时候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来进行施肥。

玉米施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

四、节水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其生长期多处于高温条件下,是一种需水较多的农作物。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所以在栽培玉米的时候必须根据玉米的需水规律,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情况来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保证在高产稳产的同时还能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扩展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参考资料:

玉米栽培技术-百度百科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中原腹地南侧,隶属信阳市。全县辖21个乡镇(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1个商务中心区,共有320个行政村、4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892平方公里。2017年底,全县总人口113万。

息县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等遗址。

息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里出产的香稻丸为历代贡米。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息县 外文名称 :Xi?County 别名 :天下第一县 行政区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 :河南信阳 下辖地区 :谯楼街道、淮河街道、夏庄镇、包信镇等? *** 驻地 :谯楼街道? 电话区号 :0376 邮政区码 :464300 地理位置 :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 面积 :1892平方公里 人口 :113万(2017年)? 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与暖温带 著名景点 :息州森林公园、赖氏文化园 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火车站 :息县站? 车牌代码 :豫S 行政代码 :411528 GDP :208.01亿(2017年) 县情简介,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区划现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貌,水文,气候,人口民族,人口,民族,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概况,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文化事业,教育,党校,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体校,科技,卫生,人文景观,社会文化,饮食,方言,艺术,民俗,名优特产,著名人物,城市荣誉, 县情简介 息县有三千多年的建县历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在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古今相延不易“息”名、不改县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等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此。历史名人有“三年不语”的息夫人、“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清廉刚直的明代尚书李若星等。2009年,在境内发现距今3500年历史的商代独木舟,现存放于信阳市博物馆。 革命战争年代,息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涌现出红色战士王遵义、铁血英雄何万镒、虎穴英豪隐剑、独臂战将廖政国、投笔从戎黎原将军等一大批革命志士。1947年,刘邓大军在息县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留下了“将军试水”的佳话。 息县全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淮北主种小麦,淮南主种稻谷,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的美誉。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其中优质弱筋小麦种植面积20万亩,粮食产量近20亿斤,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里出产的香稻丸为历代贡米。地理标志产品是息半夏。 息县城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岛,东有澺河,西有清水河,中有龙湖和凤湖,具有“一山一岛两湖三水”环绕的地理格局。目前,城区形成了“七纵八横一环”的路网框架,濮公山风景区、龙湖公园、森林公园正加速推进。 息县地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带,境内G106、G230和S336、S337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随着淮河息县闾河口港区、息邢高速、安罗高速、濮潢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实施,息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息县县委、县 *** 立足县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明确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大力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绿色食品主导产业,把息县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目前,以营养主食、休闲食品、生态饮品三大系列为主的美食产业蓄势崛起,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检测、从流通到消费的全产业链。 历史沿革 《禹贡》载:“荆、河惟豫州”。息县归属豫州。 商代为息方国。 周武王十三年,分封为息侯国。周庄王十五年,楚灭息国置息县。 秦,息县属颍川郡。 汉置新息县,属汝南郡。东汉为新息侯国,又分地置褒信县,后为褒信侯国。 魏属豫州汝南郡。 晋代,新息县属汝南郡,郡治新息;褒信县属汝阴郡。刘宋分为南、北新息县。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东豫州于新息,领汝南、东新蔡、新蔡、弋阳、长陵、阳安六郡。州治新息。 南北朝时期,南、北新息属汝南郡,苞信县先属东新蔡郡,后属新蔡郡及长陵郡,长陵县先属新蔡郡,后属长陵郡。梁大通元年(527),改为西豫州。太清元年(547),改为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复置东豫州,北齐沿袭未变。北周大象元年(579),改为息州。 隋因之。大业初废息州,新息、褒信二县属汝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息州,领新息、淮川、长陵三县,褒信属舒州(今新蔡)。贞观元年(627),废州,省淮川入真阳,长陵入褒信,以新息县隶属蔡州汝南郡,五代沿袭未变。 北宋时期,新息县和褒信县仍属蔡州。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议和,以淮为界,二县遂属金。金泰和八年(1208),复置息州,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和王务镇。蒙中统三年(1262)二月,废息州,十二月复置。 元至元三十年(1293),隶属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 光州息县 明洪武四年(1371),息州属中都临濠府。不久改州为县,属颍州。洪武七年(1374)属汝宁府,洪武十三年(1380)属光州。明弘治十七年(1504),全县编户为13里。嘉靖五年(1527)为15里,嘉靖四十年(1562)增至28里。 清初沿明制,息县属南汝光道分辖。雍正二年(1724),息县属光州(直隶州),设28里,领47保。 民国元年(1912)直属河南省。三年(1914)属豫南道。十七年(1928)属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区。二十一年(1932)属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属潢川专区。1952年10月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由省人民 *** 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销信阳地区,改设地级信阳市。息县属之至今未变。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5年,息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许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曹黄林乡管辖,曹黄林乡 *** 驻地不变;撤销李塘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八里岔乡管辖,八里岔乡 *** 驻地不变。2009年5月成立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2012年8月31日,息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城关镇、城郊乡,对其原辖行政区域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将孙庙乡的何建设制村纳入城区管理;设立谯楼、龙湖、淮河3个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后息县辖3办5镇13乡。 2013年3月9日,息县乡镇区划调整:曹黄林乡撤乡建镇,原辖行政区域和 *** 驻地不变。区划调整后息县辖3办6镇12乡。 2016年6月,成立县商务中心区建设发展办公室。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初,息县下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1个商务中心区。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为:谯楼街道办事处、淮河街道办事处、龙湖街道办事处、项店镇、包信镇、东岳镇、小茴店镇、夏庄镇、曹黄林镇、杨店乡、路口乡、彭店乡、孙庙乡、白土店乡、陈棚乡、临河乡、八里岔乡、关店乡、长陵乡、张陶乡、岗李店乡。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息县位于东经114°34′~115°07′,北纬32°08′~32°40′,中原腹地南侧、大别山北麓。地处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跨淮河南北,东濒闾河与淮滨县相望,东南与潢川以淮河、寨河相隔,南与光山为邻,西南与罗山县隔淮河相望,西和西北与驻马店市正阳县接壤,北与驻马店市新蔡县毗邻,距信阳市区7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3.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8.5千米,总面积1892.4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715.79平方千米,占90.66%;水域面积176.67平方千米,占9.34%。 息县地图 地貌 息县地处黄淮平原的南部边缘,以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47米。淮河以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淮河以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由于受地质及外力作用的长期影响和侵蚀,其地表形态大体可分为丘陵、洼地、平原三个类型。 水文 息县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淮河一级支流——清水河、闾河、泥河、澺河、寨河、竹竿河、运粮河、范港、临河港;淮河二级支流——莲花港、乌龙港、马步港、孟店孜港、汝河倒流水、小李河、龙泉河;淮河三级支流——朱鹤港、白马港、吴港、顾港等。除淮河外全部为雨源型河道。 气候 息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 气温:2017年平均气温16.8℃,比标准值高1.3℃。其中,年极端最低气温-3.3℃,出现在12月17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9.1℃,出现在7月27日。 降水:2017年总降水量1371.0毫米,较标准值多372.5毫米。 日照:2017年日照总时数1686.5小时,较标准值少54.4小时。 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2017年年平均气温和历年同期值相比偏高,降水与历年同期值相比偏多,日照比历年同期相比偏少。本年度1—3月,气温偏高有利于小麦拔节,返青。9月汛期降水偏多。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年底,息县总户数为325004户,户籍总人口为1125952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为917718人)。 民族 息县共有8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约146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14‰。全县7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人口54人,回族24人,土家族11人,哈尼族11人,傈傈族11人,佤族24人,拉祜族11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息县矿产资源主要种类有:石灰岩、大理石、矽石、铁、河砂、黏土、煤等。 水资源 息县水资源总量约7.8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5.25亿立方米,地下水约2.59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貂、猫、狗、鸡、鸭、鹅、白鸳鸯、鸽、鹌鹑、花鸳鸯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貉(山貉子)、獾、野猫、野兔、鼠(俗称老鼠)、黄鼠狼、刺猬、水老鼠、黄鹭、野鸡、锦鸡、燕雀、啄木鸟等。 植物资源 息县处于南北两个气候带过渡地区,南北植被有所差异,淮南植被属中南常绿阔叶林类型,淮北属华北落叶阔叶林类型,全县植物种类(不含菌类、藻类)有140多科,500余种。林木:136种,主要有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杉木、野山楂等林种,多分布在淮南。粮食作物:20余种,主要有小麦、水稻、黄豆、红薯、高粱、玉米、大麦、谷子、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豇豆、黑豆、扁豆、荞麦、寒粟等。经济作物:65种,主要有红麻、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蓖麻、菸叶、甘蔗、向日葵、白菜、萝卜、西瓜、黄瓜、马铃薯、芹菜、蕃茄、茄子、辣椒等,淮南淮北均有分布。水生植物:56种,主要有莲藕、菱角、芡实、荸荠、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浮萍、芦苇、获子等。野生药用植物:共294种,主要有息半夏、明党参、白头翁、猫爪草、枸杞、薄荷、苍耳等。 经济概况 2017年,息县生产总值完成208.0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99亿元,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9.01亿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1.17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9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3元,同比增长9.4%。 农业 息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7年,新建高标准粮田15万亩,新增耕地5700亩,弱筋小麦种植面积2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近20亿斤,全省第一个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与茅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定,以“国麦”酿“国酒”,着力打造有机小麦特色县品牌。省市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39家,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5家。 工业 县委、县 *** 立足于农业大县资源禀赋,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明确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使命,大力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聚力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条。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亿元。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纵深推进,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53%,息半夏药食产业园、豫道食品、明德果蔬生产线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产业集聚区建设扩容提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8亿元,新增工业用地2000余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在全市率先升级为省一星级产业园区。 第三产业 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7.19亿元,同比增长12.3%。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乡村电商服务站达113家,以行路户外、三只熊猫为代表的一批电商企业成长迅速,“关店土豆”“尹湾糯玉米”等实现线上销售。总投资50亿元的移联网信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园区项目签约落地。现代物流业方面,物流、快递公司发展到46家,息县益利物流有限公司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旅游产业方面,息州森林公园被评为2017“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弯柳树德孝文化乡村游生机勃勃,息国风情园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 交通 谯楼夜景 息县北距郑州市358公里,东距合肥市287公里,南距武汉市254公里,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要冲,处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地带。 国道G106、G230和省道S336、S337纵横交错,宁西铁路横穿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息邢高速、安罗高速、濮潢铁路、淮河息县闾河口港区等项目规划实施中。 铁路 宁西铁路息县境13.04公里,在曹黄林镇何小庄村建客货三等站一个(县级站)。 公路 公路总里程4630公里,公路密度约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广、息淮2条高速公路76.02公里,在建息邢高速公路27.1公里,即将开工建设安罗高速公路5.35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174.2公里。 水运 淮河息县闾河口港区工程建设投资约4.6亿元,设计10个5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300万吨,岸线长度785米,计画于2019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文化事业 息县持续提升息夫人文化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马援广场等文化场馆配套设施,全面升级新华书店建设;完成息国故城、赖国故城国保单位申报调查工作,编纂出版新版《息县志》,整理点校嘉庆版《息县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得到强化。截至2017年底,息县建成1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乡镇(办事处)建有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365家。 教育 截至2017年末,息县共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14775人;职业高中(中专)2所,在校学生2996人;国中35所(含民办5所),在校学生37993人;国小145所(含民办20所)、教学点161个,在校学生8947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1人;幼稚园76所,在园幼儿35125人(含附设班)。 党校 *** 息县县委党校 高中教育 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息县第二高级中学 息县高中(筹) 息县东岳五七干校旧址 职业教育 息县职业高中 息县卫生学校 特殊教育 息县特殊教育学校 体校 息县业余体校 科技 截至2017年年底,息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星创天地1家。其中2017年申请专利80件,授权专利5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 卫生 截至2017年年底,息县共有卫生机构4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防疫站)1个,民营医院8所。近年来,息县深入推进以支付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购买按病种付费项目增至420种,基本涵盖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医改经验被国务院医改办刊发推介,荣获“河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称号。 人文景观 息县境内有息国故城遗址、秦楼遗址、赖国故城遗址、五七干校遗址等数十处省、地、县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淮河及其支流孕育的的河流生态带,有苏轼笔下的“东南第一峰”濮公山,兼有丰富的农牧渔产品。 主要景点有息州森林公园、濮公山矿山公园、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赖氏文化园、月儿湾休闲生态观光园、传统古村落庞湾、息国风情园等。 濮公山 社会文化 饮食 息县人民传承焖、炖、蒸、滑、煎、炕、炸等传统烹饪技艺,“信阳菜”息县菜系,咸香味厚、食材多样、南北兼容。 面炕系列:面炕鸡、面炕羊肉、面炕青椒圈、面炕葫子汤等。 焖菜系列:气哈馍焖鸡、红焖五爪土鸡、醋焖小焦鱼。 炖菜系列:腊肉炖鳝鱼(泥鳅)、清炖牛腩、炖鱼头、炖老土鸭等。 蒸菜系列:蒸榆树叶、蒸槐花、蒸荆芥、原味蒸三样等。 滑菜系列:三菌滑牛肉、滑鱼片、滑猪肉片等。 炸菜系列:干炸焦鱼、香酥河虾、炸春卷、炸萝卜丸子等。 此外,香煎淮河大白刁鱼、铁锅鱼块、砂锅鱼块、铁锅羊三宝、溜乌鱼片等宴席菜,刷子鸡块、油酥馍、包信大饼、凹子馍卷咸鸭蛋、芝麻焦馍、松花蛋等小吃也是本地特色菜。 方言 息县方言属北方方言中江淮方言的一种。息县方言特色:平实古朴、种类繁多、兼蓄南北。如:搬坡儿——搬椅子和凳子给人坐;路坝子——有沟塘的村宅的出路;不成仙——不争气;迷瞪瓜——丢三忘四的人;眼气——羡慕;花娘——小婶子等。 艺术 息县地处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交汇之地,古为姬姓封国。息县民间文化有:板凳龙、嗨子戏、淮河排、皮影、地灯、花伞旱船等。 嗨子戏,又名“花篮戏”,当地人称“浪当妖”,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大约有200年的历史,是息县的传统地方戏。 旱船,始传于明清年间,以舞为主、说唱为辅,是一种民间文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旱船出现在濮公山庙会、张陶乡、包信镇的乡会和正月十五等民俗节日期间。 民俗 息县从年初到年尾都有民俗相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正月初十,给石头放鞭炮,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正月十五,看灯展,小孩打灯笼,欢庆佳节;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大人、小孩都抢在这一天理发、搬家、给未婚青年订婚;三月三,到濮公山赶庙会,到寺庙上香请愿祈福;端午节,门前插艾草、炸油条、吃粽子,清早煮艾草水给孩童洗澡,祈愿驱除五毒;七月七,给心仪的人送花;八月十五,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重阳节登山,孝敬老人;腊月二十三日以后,家家打扫卫生,购置年货。 名优特产 息县香稻丸:也称“香稻丸”,早在宋朝时就已有种植。明清息县志记载为“烷稻”,曾是宫廷贡品之一。 1914年,在旧金山万国商品展赛会上,息县香稻丸博得好评。 息半夏:息县独有的优良中药材品种,在二千多年前《礼记·月令篇》曾有关于半夏的药用记载。据《五十二病方》《局方》《仁斋直指方》和《金匮要略》等记载,息半夏入药能治疗咳痰喘急、肺胃虚寒、呕吐眩悸、便秘泄泻、小儿惊风等症,药物实验有镇咳、止吐、解毒等功效,外敷可止痛消肿。 优质弱筋小麦:息县地形主要为平原丘陵,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淮河作为气候的分水岭穿境而过,土壤含沙量大,有机质含量低,小麦面筋形成时间短,为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弱筋小麦种植的区域之一。 著名人物 马援、息夫人、李若星、顿福之、于文彬、周柱臣、廖政国、陈希成、张铭、隐剑、赵浩生、朱超(晟晗)、柳兰芳、廖进平、周孟策、谷正芳、刘英才、黎原、孟瑾、周达吾、夏述唐。 城市荣誉 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中国最佳和谐安定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中国绿色生态果蔬示范县。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3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