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两保”,即保口粮、保谷物,
粮食重点是保口粮、保谷物,口粮重点发展水稻和小麦,优化玉米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食用大豆、薯类和杂粮杂豆。
棉花重点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
油料重点是两油为主、多油并举,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因地制宜发展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油葵、芝麻、胡麻等小宗油料作物。
糖料重点是稳定面积、双提双增,即提高单产、提高含糖率,增加产量、增加效益。蔬菜重点是稳定面积、保质增效、均衡供应。
饲草作物要以养带种、多元发展,根据养殖生产的布局和规模,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苜蓿、饲用燕麦、黑麦草、饲用油菜等优质饲草饲料,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
区域布局调整东北地区重点是“稳、减、扩、建”四字要领,即稳定水稻、调减非优势区玉米、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
黄淮海地区重点是稳字为重,压保并进,粮经饲统筹,稳定小麦、蔬菜面积,适度调减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小麦、改种耐旱耐盐碱的棉花、油葵和马铃薯,适当调减低产的夏玉米面积、扩种花生、大豆和饲草作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是“两稳一提”,即稳定双季稻面积、稳定油菜面积,发展优质弱筋小麦和双低油菜,提升品质。开发利用沿海沿江环湖盐碱滩涂资源种植棉花,开发冬闲田扩种饲草作物。
华南地区重点是“两稳一扩”,即稳定水稻面积、稳定糖料面积,扩大冬种面积。
西南地区重点是稳粮扩经、增饲促牧,间套复种、增产增收。稳定水稻、小麦和藏区青稞,扩种马铃薯和杂粮杂豆,扩大优质油菜生产,调减云贵高原非优势区玉米,改种优质饲草,推广间套作生态型复合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增产增收。
西北地区重点是稳夏优秋、稳棉保供、特色增效。稳定小麦等夏熟作物,积极发展马铃薯、春小麦、杂粮杂豆,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稳定棉花种植,发展特色小宗粮油作物。加强玉米、蔬菜、马铃薯、苜蓿等制种基地建设。
利好政策1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
统筹考虑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料、棉花等作物的比较效益,健全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2实施结构调整补助
今年,在中央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30多亿元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开展耕地轮作试点,推广粮豆轮作、粮经轮作、粮饲轮作等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粮改饲试点规模,以养带种,农牧结合,促进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开展耕地休耕试点。
3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口粮田。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提高地力水平。抓好东北黑土地退化区、南方土壤酸化区、北方土壤盐渍化区综合治理,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收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集成组装一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示范带动均衡增产和可持续发展。
5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开展新型高效农业机械研发,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环节的新机具。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花生、马铃薯等机播机收突出问题,加大蔬菜、饲草生产机械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6完善金融保险政策
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加快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
7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8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
加强农产品生产、消费、进出口、储运等环节的监测预警,完善主要农产品储备调控体系,加强进出口调控,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
黑麦草种植需要哪些技术
我国栽培的甜瓜品种,因品种特性不同和适应性不同一般可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两大类型,近年来育种者利用这两大类型相互杂交,又育出了一批接近于厚皮甜瓜的中间类型品种。
薄皮甜瓜又称东方甜瓜、梨瓜、小瓜、脆瓜等,栽培上表现较为耐湿,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夏季潮湿多雨的地域,如东北、华北、江淮流域、东南、华南等地,适于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时易徒长。薄皮甜瓜株型较小,叶色深绿,小果型,单瓜重0.3~1.0千克,果形有圆形、梨形、卵形和筒形等,果皮光滑而薄,无网纹,有的有棱,皮色大致有白色、**、绿色、花色等类型,可连皮食用,一般肉厚2.5厘米以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0%~13.0%。不耐贮运,较抗病。
厚皮甜瓜主要指可在我国西北露地栽培的新疆哈密瓜、甘肃白兰瓜等,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喜干燥、炎热、温差大和强日照,栽培上表现为不耐湿、不抗病,一般在我国东部夏季潮湿多雨的地域不能露地栽培,只能在早春或秋冬保护地内栽培,只有部分早熟品种在部分地区可进行小拱棚甚至于露地栽培。植株长势较旺,叶片较大,叶色浅绿,果型较大,单瓜重1.5~5.0千克,果形有圆、高圆或椭圆形等,果皮较厚,不能食,有些有网纹。肉厚2.5厘米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0%~17.0%。种子较大,品质好,耐贮运,晚熟品种可贮藏3~4个月以上。
中间类型的品种兼具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的优点:早熟性好,抗病耐湿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可进行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甚至于露地栽培;商品性状好,外观艳丽,含糖量高,口感风味好,单瓜较大,产量较高。果皮厚,不能食,较薄皮甜瓜耐贮运。
1、选地整地
黑麦草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适应性强,高产且耐碱、耐瘠薄、耐寒,抗病虫害,分蘖多,再生能力强,对水肥要求较高,应该选择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地块进行种植。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翻地,让土壤更细碎,并适当施底肥,一般亩施土杂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碳铵25千克。
2、播种
(1)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子播种前要放在太阳底下晒1个小时左右,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这样能够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提前发芽,种子可以直接与钙镁磷肥搅拌后播种。
(2)播种使用条播的方法最多,一般每亩播种7.5-10千克,视土质墒情、整地质量、种子发芽率高低等酌情增减,在播种后要覆盖一层土并浇透水即可。
(3)如果天气比较干旱或土壤较为干燥,就要适当灌水。种子出芽较快,出芽后注意除草,可以进行喷洒除草剂,不到一个月就会有大片的草地。
3、后期管理
在黑麦草幼苗生长期间及时清理杂草,并适当松土和施肥,施肥最好在收割后进行,避免草茬被灼伤。
4、收割
播种后50天左右割一次草,在割草的时候不管长势强弱都要收割。以后每次间隔20-30天进行收割一次,收割后要进行浇水施肥,补充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黑麦草耐践踏性也很好,自然放牧也是可以的,同样能够生长的很快,为了解决冬季缺少青饲料的问题,可以收割后青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