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解毒----为养殖保驾护航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5:53:08
字号:

虾、蟹在蜕壳过程中需吸收大量水分,即“吸水膨胀”,因而在蜕壳完成后个头明显增大,在以后的生长中,体内的水分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即表现为生长或增重(也称“翻壳比”)。如果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过多,会造成蜕壳时“吸水膨胀”不完全,进而影响蜕壳,造成蜕壳不遂死亡或蜕壳后个头增大不明显(蜕壳硬壳后,壳面明显低凹)。

常解毒----为养殖保驾护航

同时,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若长期较多,也会造成虾、蟹长势慢、易发病等。

因而,在虾、蟹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解毒,减少毒素的积累,为虾、蟹的蜕壳、生长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

1、施肥。使用溶解性差的肥料或是一次施肥过量,或不当施肥,会造成池塘中有机质的大量积累,发酵易产生毒素。

2、倒藻、水变。会伴随产生大量死亡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其沉入池底后,易发酵产生大量毒素。

3、残饵、粪便、死亡青苔、烂草等大量累积发酵。过量投喂、消化不好、或是吃食良好,但是没有养成定期改底的习惯,死亡青苔及烂草没有及时捞出或分解掉,都易产生毒素。

4、用药不当。清塘药物选择不当或使用过量、清塘药物残留、杀虫、杀菌后等,都易造成毒素累积。

5、水源污染。一方面是生活、工业污水,会随雨水带入池塘;另一方面,也是最常见的,很多池塘外沟水中杂草多、烂草多、流动性差,导致水质恶化,毒素增多,严重时导致没水加。

6、老塘长期养殖过程中积累在淤泥中的毒素,如氨氮、亚硝酸盐、甲烷及硫化氢等。

7、连续阴雨天,光照弱,水草及藻类净水能力下降,导致有害物质代谢减慢,易积累大量毒素。

1、少用或不用刺激性大、毒性大、残留时间长的药物。

2、科学施肥。

3、勤改底、多增氧,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顺利转化、消除。

4、定期解毒。定期使用“碧水安”,减少池塘中的毒素累积,减少因毒素过多造成的虾、蟹不吃料、水变、发病、死亡等现象。

1、养成定期解毒的习惯,减少池塘毒素累积。定期使用“碧水安”解毒(7~15天一次),高温季节7天一次,低温期15天一次。

2、加水后,使用“碧水安”解毒。

3、虾蟹蜕壳前2~3天或刚发现有虾蟹蜕壳时,使用“碧水安”解毒。

4、下雨或不良天气,使用“碧水安”解毒。

5、杀虫、消毒后,使用“碧水安”解毒。

6、水变、倒藻后,使用“碧水安”解毒。

7、肥水前,使用“碧水安”解毒。

目前市面上解毒、调水、稳水的有机酸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主要成分大多为多元有机酸、果酸等。有的效果良好,有的效果不尽理想,现在将如何鉴定这类有机酸产品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稳定性越强,刺激性越小,效果越稳定。使用pH值试纸,将其滴在pH值试纸上,都会变得很红,但是有的产品很不稳定,很快就会褪色,稳定的则不会褪色。如图:

多元有机酸含量越高效果越好。将产品滴到水泥地上,可以观察到很多泡沫,此时不要管它,等它自然风干。含量高的产品风干后水泥地上有很厚一层白色结晶,含量低的酸制剂风干了后,什么都没有,就黑乎乎的一层东西。如图:

利洋“碧水安”添加了除臭成分,对一些淤泥深、发黑、发臭的池塘和一些水质差、臭味重的池塘,能起很好的改善作用。

****:

孙领超:13921027160

李安柱:13961261249

地址:社渚镇兴业街123号利洋水产药店(建设银行对面)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水产解毒药大致有3种:1、硫代硫酸钠;2、有机酸;3、氨基酸解毒液。

这3类产品在用肥水剂之前使用,不仅不会降低肥效,相反起到了使肥效持续的效果。

所以水产专用解毒药可以和肥水药一起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