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育苗播种应掌握哪些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5:01:38
字号:

(1)种子选择。

加工番茄育苗播种应掌握哪些技术?

加工番茄育苗移栽应选用早熟品种,如黑格尔87-5、石番系列品种。种子大小与籽粒饱满程度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可采用筛选和水选相结合的方法,挑选出籽粒大且饱满的优质种子。具体做法是:先用直径2~5毫米孔径的圆眼筛筛出小粒种子,然后将大粒种子倒入清水或5%食盐水里,充分搅拌。这样,比重小、籽粒不饱满的瘪粒浮在水面,将其捞除,选用下沉饱满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对壮苗的培育关系重大,应选择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当年或隔1~2年的优质种子。

(2)播种量。

播种量不足,出苗稀少,浪费苗床;播种量过大,出苗过多,生长拥挤,浪费种子,增加间苗用工,且幼苗容易徒长。一般加工番茄的种子每克重含300粒左右,按成苗率50%计算,每克种子可育出幼苗约150株。种植667平方米加工番茄需30~40克左右种子。如果采用冷床育苗,每平方米可播10~15克种子;温床育苗,每平方米可播8~10克种子。

(3)种子处理。

为达到早出苗、出齐苗、育壮苗的目的,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如下处理(任选一种)。

①高温处理:将干燥种子放在70℃温箱里处理72小时,然后再浸种、催芽、播种,对加工番茄病毒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②温水浸种:利用热水的热力杀死附着和潜伏在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成本,杀菌力强,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具体做法是:先用清水浸泡种子1~2小时,然后捞出倒入55℃左右温水里浸泡5~10分钟,之后再继续浸种3~4小时。温水浸种时,一是要注意水量,一般是1份种子,2份水。二是要不断、迅速地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以防烫伤种子。三是要不断加热水,保持55℃水温。

③药粉拌种:用70%敌克松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或用50%二氯化萘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对防治加工番茄立枯病的发生有显著功效。

④药剂浸种:先用清水预浸种子3~4小时,再将湿籽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里浸泡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行催芽。磷酸三钠浸种具有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作用,目前生产上应用也较为普遍。或把预浸的种子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可防治加工番茄病毒病及溃疡病。

(4)催芽。

未经药剂浸种处理的种子需先用温水浸泡4~6小时,使种子充分膨胀,然后放置在25~30℃温度条件下催芽2~3天。用药剂浸种处理的种子,只需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过程中需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为此要经常检查和翻动种子,使种子处于松散状态,每天还需用清水淘洗1~2次,以更换空气和保持湿度。催芽最好采用恒温箱。农村常把经浸种处理的种子用纱布包裹,外面再包上浸湿的麻袋片,装入瓦盆内,放置在炉火旁、火炕上或加温温室的火道上催芽。经过催芽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而整齐,有利于培育健壮的幼苗。

(5)床土消毒及育苗床的准备。

在常年种植蔬菜的老菜园,由于土壤残存的病原菌多,为防止病菌危害幼苗,一般在播种前要对育苗床进行药剂消毒。具体做法是:每平方米床面用70%代森铵或“抗菌剂401”10~20毫升地面喷洒,也可用代森锰锌8~10克,对水150~250毫升喷洒。床土消毒前,应充分翻晒,并施足腐熟的农家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以利于培育壮苗。粪、土要充分搅拌均匀,如条件允许,最好将床土过筛一遍。床土要整平并稍加压实,以防浇水下陷。更换床土可避免连作障碍,防止土壤病害发生。具体做法是:播种前2~3个月,取出苗床原表土厚约15厘米,换入种植葱蒜类或禾本科作物的土壤,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暴晒即可。

(6)播种方法。

我国多数地区尤其北方各地播种前需在育苗床内先浇足底水,以供给种子发芽出苗、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一般至分苗移植前不再浇水,浇水量以床土8~10厘米深的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为宜。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播种前仅在床面上开一小沟,用水壶或碗浇小水,待水渗入后再播种,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再用喷壶适量喷水,以防土壤板结。底水下渗后,在床面上撒一薄层过筛的细土,以防止播下的种子和泥泞的床土接触,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芽出土。

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与点播。撒播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播种方法,具体播法,一种是将胚根刚刚突破种皮的种子,拌上细沙或细土后再用手撒播;另一种是用嘴含着发芽的种子往苗床上喷,此种播法速度快,播得匀,而且不易伤芽。播种后应立即覆土,覆土要用过筛的细土。覆土的厚度约1厘米,覆土要均匀,厚薄要一致。覆土的目的在于保证幼芽有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避免风干、日晒,还有助于子叶脱壳出苗。覆土过厚,透入苗床的空气减少,土温升高缓慢,不利于出苗。覆土过薄不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常因床土干燥而影响种子发芽出苗,也易出现子叶“顶壳”带帽出土,妨碍幼苗的光合作用。

如何进行蔬菜的露地育苗?

(1)苗床的选择

夏季蔬菜育苗用的苗床一般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通风良好,土壤疏松肥沃且靠近水源的地块建立。夏季育苗时病虫害发生重,应尽可能选用2~3年未种过同科作物的地块。为了排水方便,苗床应做成高畦,畦高15~20厘米。

(2)育苗设施

夏季蔬菜育苗除了苗床外,一定要采用遮阳防雨设施,利用大棚、中棚或小拱棚支架,上面覆盖遮阳网、防虫网,可以有效降低夏季高温和暴雨对蔬菜育苗的不利影响。

(3)育苗方法

夏季蔬菜育苗时可采用有土育苗和无土育苗两种方法。

①有土育苗:有土育苗是采用培养土进行育苗的方法。培养土可选用肥沃的、没有种过同科蔬菜的壤质土6份和腐熟的优质厩肥4份进行配制,每1平方米培养土中加入复合肥2~3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在配制培养土时,每1平方米培养土中加入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克,2.5%敌百虫60克,拌匀,用塑料薄膜盖好堆闷4~6天,待消毒完成后方可使用。

②无土育苗:无土育苗是育苗过程中采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等轻基质材料做育苗基质,而不采用土壤的育苗方法。蔬菜育苗常用的基质配方是泥炭∶蛭石为2∶1,或泥炭∶蛭石∶珍珠岩为2∶1∶1。由于无土育苗基质没有养分,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需要另外提供,一般每1平方米育苗基质加入复合肥3~4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配制育苗基质时所加入的杀菌剂和杀虫剂种类和数量同有土育苗。如果在配制育苗基质时没有添加肥料,则需要在出苗后定期浇灌营养液。

(1)露地苗床的设置

露地苗床是蔬菜生产上常用的一种苗床。苗床用地要求排水良好,水源近,管理方便。苗床用地应选土层深厚,土壤应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透气、保水、保肥而排水良好,同时没有病虫害和杂草种子。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传染,应尽可能避免选用刚种过同科作物的土地作苗床,如培育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秧苗的苗床,最好不选用刚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方。

场地选定后,应在播前半个月至1个月深翻土,而后开1.33~1.70米宽的厢,以便管理和排水,厢面泼50%浓度的人、畜粪尿,炕土1~2周,临播前,每667米2苗床用腐熟堆厩肥约2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15~25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与土耕细拌匀作底肥、床土打细、整平。

(2)播种育苗

蔬菜育苗的播种期,主要取决于该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条件的要求,选择其最适宜的栽培季节,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但为了均衡上市,就需排开播种。为了避免病虫为害,可以提前或延后。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蔬菜的播种期见后述蔬菜栽培要点。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点播,种子的浸种消毒见前面温床育苗部分,播后盖细土,盖没种子为度,再泼腐熟淡粪水,下透7~10厘米,出苗慢的如芹菜、洋葱、早秋菠菜以及高温季节播种的甘蓝、花菜、莴笋等,播后还应在地面覆盖稿秆,并适当浇水,保持厢面湿润,出苗后即揭去覆盖,如苗床忽湿、忽干或地面板结,则影响出苗。

(3)搭棚遮荫

高温季节育甘蓝、芹菜、莴笋等秧苗,从育苗到移栽前,应搭高0.8~1.0米的稀疏菜棚遮荫,既防烈日、暴雨,又可接受稀疏的阳光,覆盖物早晚揭去。

(4)育苗期管理

出苗后适时匀苗1~2次,除去病苗,弱苗和使苗不致拥挤、徒长。苗较大时,匀苗宜用剪刀齐苗茎部剪断,以免连根拔起牵动留下的秧苗。苗期看苗施淡粪水2~3次,或施1次化肥(每50千克水加尿素100千克),苗期浇水不宜多,保持土表不发白为度,以免徒长,每次浇水量要足,使水下渗入土中,以利根群吸收,又不易晒干,保持一定湿润。夏、秋浇水应在早晚土凉时进行。苗期长且根再生力强的应适时假植,如冬甘蓝在苗龄25天左右,先一天苗地浇水后再带土假植,及时浇定根水和遮荫,以保成活,夏、秋虫害多,注意喷药防治。

(5)保护根系的措施

移栽时秧苗根系损伤愈小,恢复生长愈快,若采用保护根系的方法,移栽后易于成活,耐热耐寒力强,无返青期,有利早熟、高产。

现将生产上常用的保护根系的措施介绍如下:

①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技术 播种前数月,用瓜豆的藤蔓、杂草等轧碎,加新鲜人粪尿和水,沤成堆肥,或者用粗渣肥和经堆沤发酵过的干猪屎面,以上共约占三成,以无病菌田(如水淹地,非菜地等,如是老菜地须进行土壤消毒)的疏松沙壤土约占七成,两者混合,每500千克土加过磷酸钙约250克,草木灰约5千克,即成营养土。

用薄木板制成约1.7~2.0米长、1~1.33米宽(按苗床的宽度而定)的,其上有许多空方格的营养钵制作框,每个方格约宽7厘米、高8厘米左右,薄木板略上厚下薄,制成方格的内空即略成上小下大的形状,播种时,将营养钵制作框放在苗床内,再将营养土填满每个方格,每格营养土上播种子。如播番茄、茄子,每格播3粒,定苗1株;辣椒播7粒,定苗3株。播后用腐熟渣肥盖种,用洒水壶喷水,使每格营养土浸透为度。接着用第二个营养钵制作框在苗床内紧挨前框制作第二批营养钵,照前法填土喷水完毕,即提取第一个制作框,这时第一个制作框每个空方格留在苗床上的营养土即成一营养钵,注意水未浸透每格营养土不易凝结成团,喷透水后过久不取木框,泥粘着木框不易取出,营养钵之间的缝隙用堆肥填起来,以减少水分过多的散失,维持其正常含水量,利于出苗或幼苗生长。

营养块的制作:用渣肥与肥泥混合,铺入苗床约10厘米厚,趟平,经过2~3天水分稍干后,再用长约1米、宽约7厘米的木质“划块板”挨次压线,以泥刀纵横切成7厘米见方的土块。播种方法与上述营养钵同。移栽前一日适当浇水,以便切块取苗带土移栽。

②带土移栽 在移栽前一天床内先灌足水分,使土壤附着于根部,然后取苗带土移栽,如土壤疏松不便带土时,可先灌约10%浓度的牛粪汁或黏土浆,以使带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