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白矾(枯)、铅丹、 龙骨各15克, 麝香3克。
制法上研极细。
功能主治燥湿敛疮,消肿止痛。小儿肾热,上冲于耳,津液结滞,作痛流脓;或因沐浴水入耳内,蕴积成热,耳流脓汁。
用法用量先以棉杖子搌尽耳内脓水,每次用少许,分掺两耳,一日二次。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白龙散--《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枯矾4分,龙骨1钱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耳有脓水不干。
用法用量先用绵杖搅净脓水,然后将药少许吹入,日2-3次。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白龙散--《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王兑方
处方乌牛粪不拘多少(晒乾,火锻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极细),(一方用黄牛粪)。
功能主治小儿麻痘疮子,已出太盛,发溃,脓水粘衣着席不能转动,疼痛湿烂。
用法用量如用蛤粉相似,用绵扑扑有疮处,不拘时候。敷之便干,更不成瘢痕。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王兑方
白龙散--《中藏经·附录》卷七
处方寒水石(生)、甘草(半生半炙)、葛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麦门冬苗汤调下。
摘录《中藏经·附录》卷七
白龙散--《中藏经·附录》卷七
处方白善粉1两,铜绿1钱(别研入)。
制法上同再研匀。
功能主治风毒赤烂,眼眶倒睫,冷热泪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百沸汤化开,以手指洗眼;或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服亦得。
摘录《中藏经·附录》卷七
白龙散--《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处方天浆子(有虫者)1枚,白僵蚕(直者,炒)1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
用法用量加腻粉少许,以薄荷自然汁调灌之,取下毒物;量儿大小,分作2服,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白龙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蛤粉2两,白矾2两,青盐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肿赤痛。
用法用量用生油调涂肿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白龙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龙脑半钱,马牙消半钱,绿豆粉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睛漏疮,目大眦出脓汁,有孔子。
用法用量用灯心蘸药点之,日4-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白龙散--《证类本草》卷三引《经验方》
处方马牙消(光净者)。
制法用厚纸裹令按实,按在怀内着肉处养120日,取出,研如粉,入少龙脑,同研细。
功能主治退翳明目。主治不计年岁深远,眼内生翳膜,渐渐昏暗,远视不明,但瞳人不破散;目生胬肉,或痒或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用药末两米许,点目中。
摘录《证类本草》卷三引《经验方》
白龙散--《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西硼砂1钱,铅霜1字,脑子1字,寒水石1两(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咽喉肿痛,满口生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舌上,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白龙散--《仙拈集》卷四
处方白及、水龙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白蛇缠腰。
用法用量无根水调敷。
摘录《仙拈集》卷四
白龙散--《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寒水石4两(烧半白,研),乌贼鱼骨(研)1两,滑石(研)1两,硼砂3钱,轻粉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止痛。主治耳中卒然大痛
聤耳。
用法用量每用干掺。耳中痛者,油调如糊,滴纴于耳中。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白龙散--《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枯矾7钱,乳香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缺唇、自刎,血流如注者。
用法用量本方为原书「二龙散」之第一方。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白龙散--《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柑子皮、白梅、象牙屑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鱼骨硬。
用法用量每用1钱,绵裹含化。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白龙散--《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氏家传》
处方龙骨半两,麝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冷水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氏家传》
有谁知到中药里的白龙用什么功效?
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 KAl(SO4)2= K+ + Al 3+ +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 Al3+ + 3H2O = Al(OH)3+ 3H+ (可逆)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明矾与氢氧化钠反应如下:KAl(SO4)2·12H2O +4NaOH=KAlO2+14H2O+2Na2SO4 明矾与小苏打的反应如下:2KAl(SO4)2·12H2O+6NaHCO3=K2SO4+3Na2SO4+2Al(OH)3↓+6CO2↑+24H2O 明矾可由明矾石经煅烧、萃取,结晶而制得。
明矾作为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ˉ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
明矾作为灭火剂
泡沫灭火器内盛有约1mol/L的明矾溶液和约1mol/L的NaHCO3(小苏打)溶液(还有起泡剂),两种溶液的体积比约为11:2。明矾过量是为了使灭火器内的小苏打充分反应,释放出足量的二氧化碳,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明矾作为膨化剂
炸油条(饼)或膨化食品时,若在面粉里加入小苏打后,再加入明矾,则会使等量的小苏打释放出比单放小苏打多一倍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可以使油条(饼)在热油锅中一下子就鼓起来,得到香脆可口的油条(饼)了。
明矾作为药物
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
其他作用
明矾还可用于熬绿豆稀饭,主要作用是使绿豆更容易被煮烂。
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油漆、鞣料、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明矾性寒,味酸、涩。入肺、肝、脾、胃、大肠经。具收敛燥湿,解毒祛痰的作用。
治呕吐:明矾末、面粉适量,醋调成糊状,敷两足心,可止吐。
治火牙痛:明矾3粒,蜂巢1只,用温开水冲泡,待凉后漱口,连续漱数次可愈。
治化脓性中耳炎:明矾粉末吹耳内,每日数次。
治咽喉炎:明矾0.3克,天葵块根3克,共研末,吹入咽喉内。
治小儿鹅口疮:明矾5克,硼砂1克,共研末,涂疮面,即好。
治红眼:明矾少量,川黄连1克,红枣5枚,煎水洗擦。
治痔疮:螺丝肉数个。明矾适量放于螺丝肉内溶化,用棉花蘸水搽患处,每日二次。
治阴/道痒痛:明矾1克,花椒10粒,细盐一汤匙,水煎热擦洗。
治鹅掌风:明矾、白凤仙花各适量。将二味药共捣烂,敷患处,不可沾水。
治蝎子蜇伤:明矾粉末,醋调敷患处。
治脚癣:明矾15克,熟石膏12克,炉甘石9克,赤石子15克。将四味药共研末。先将明矾泡水外洗。流脓水者擦上药粉,每日一次,3日为一疗程。
治麻疹:明矾30克,牵牛子20克,鱼腥草50克。将三味药共研末,调凡士林适量,外敷涌泉穴,每日一次。
治热性癃闭:明矾30克,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纳入脐孔内,滴温水数滴,使明矾溶化。敷6小时后无效,可重复使用,以排尿通利为度。
治尿闭:明矾18克,葱白适量。将明矾研末,与葱白共捣烂,涂于脐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治脱肛:明矾18克,五倍子20克,石榴皮25克,虎杖15克,黄连9克。将上药研末,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外洗患处。
治小儿脐炎:
方1:明矾10克,滑石粉40克。共研末极匀,填脐眼中,外盖消毒纱布,每日二次。脐中无渗液时可停药。此方有良效。
方2:明矾(煅),赤石脂共研末,撒患处。
方3:小儿脐肿用明矾烧灰敷之。极效。
治咯血:明矾24克,桑叶30克,孩儿茶35克。将三味药共研末,每日三次,每次1克,开水送服。
治咳嗽明矾30克,研末,醋调敷足心。
治咳痰哮喘:明矾60克、面粉、醋、蜂蜜各适量,先将明矾研末与面粉拌匀,调醋和蜂蜜,拌制成稠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贴敷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日换一次,连贴10日为一疗程。
治脓疱疮:明矾9克,枯矾9克,雄黄6克。三味药同研末撒患处,用纱布包扎。
治湿疹:明矾60克,食盐60克。冲开水溶化后,以毛巾蘸汤淋洗。每日洗二次,连洗3日。药量可根据需要增减。
明矾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当明矾作为食品添加剂,被人食用后,基本不能排出体外,它将永远沉积在人体内。明矾中的铝不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和骨质疏松,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明矾可以杀死脑细胞,使人提前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症状。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禁止过铝制餐具的使用及明矾作为食品添加剂,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将明矾列为有害食品添加剂。
手足癣秘方
藿香25克生大黄2克黄精10克白矾10克用白醋500克煮沸冷却后泡洗患部。每次一小时。洗后擦马应龙痔疮膏。不可用肥皂之类洗手。一剂洗三次。日三四次。一般二剂愈。治疗百余例皆愈。
芒硝[máng xiāo]
芒硝,也作硭硝、芒消、马牙硝、盐硝、盆硝,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的俗称。外文名Sodium Sulfate。芒硝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可以主治破痞,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在干旱地区,常可以见到由它们形成的盐华及皮壳。盐湖、盐泉和干盐湖是形成芒硝的地方。
1概述芒硝(十水合硫酸钠Na2SO4·10H2O)
拼音:mángxiāo
11
朴硝又名芒硝英文:mirabilite
功效分类:泻下药;清热药。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工业应用:芒硝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品的干燥过程中。
炮制方法:
芒硝
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硝的晶体为短柱状或针状,一般这些晶体聚集在一起成块状、纤维团簇状。它们或无色或白色,具有玻璃光泽,入水即化。芒硝在干燥的环境下会失去水分而变成数粉末状,这时就称为无水芒硝。芒硝可以用来提取硫酸铵、硫酸钠、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中国芒硝分布较多。也作硭硝。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SO4·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用于制革、制玻璃、制碱工业等,也用作泻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芒硝出自《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凡使芒硝,先以水飞过,角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消,则作者亦好。《唐本草》:晋宋古方多用消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消,鲜言消石,岂古人昧于芒消也。《本经》云,生于朴消,朴消一名消石朴,消石一名芒消。《开宝本草》:芒消,此即出于朴消,以暖水淋朴硝取汁炼之令减半,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故谓之芒消也。又有英消者,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白色莹澈可爱,主疗与芒消颇同,亦出于朴消,其煎炼自别有法,亦呼为马牙消。
2性状 芒硝
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通常成致密块状、纤维状集合体。无色或白色,玻璃光泽,具完全的板面解理,莫氏硬度1.5~2,比重1.48。味清凉略苦咸,极易潮解,在干燥的空气中逐渐失去水分而转变为白色粉末状的无水芒硝。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下班样光泽。无臭,味咸苦。如不密闭保存,可风化而成白色粉末(即元明粉)。
3产地 芒硝
产于干涸的盐湖中,与石盐、石膏等共生。现代芒硝矿床产于内陆湖泊和海滨半封闭的海湾潟湖里,在干燥炎热的条件下,温度在33℃以上蒸发时,形成无水芒硝;在33℃以下或秋冬气温下降时,形成芒硝。
世界上芒硝湖的分布,以中国和俄罗斯较多。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吉林等省、区。古代芒硝矿床产在陆相湖泊沉积岩系里,一般在红色砂页岩系中呈透镜状产出。中国湖北省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工业矿物原料所指芒硝,常包含无水芒硝和钙芒硝,用以制取硫酸铵、硫酸钠、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其中用于制造洗衣粉的芒硝占总用量的65%~70%。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怀俄明州,以及美国西南部、西部其他地区富产芒硝,也产生于奥地利、西班牙,在波希米亚以及里海的卡拉博加兹戈尔湾也有丰富的矿藏。
4药用基本信息
性味与归经:咸、苦,寒。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芒硝
适应症:1.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 2.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3.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 5.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用法及用量:6-15克,不入煎剂,以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包敷患处。
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规格:每次15~20克,便秘可用3%~5%水溶液,于清晨空腹服。
药材基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减轻阑尾炎症: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引起肠道神经反射: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消肿止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利尿: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临床应用
1、骨蒸热(按:即结核病)。用芒硝粉,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两次。
2、腹中痞块。用朴硝50克、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共捣成饼,贴患处,以痞块消除为度。
3、大小便闭,鼓胀欲死。用芒硝150克,泡在一升开水中,饮下。引起呕吐即愈。
4、小便不通。用芒硝15克,茴香酒送下。
芒硝
5、两眼红肿。用芒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
6、眼睑红烂。芒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以清液洗眼。虽久患者亦能治。
7、退翳明目。取芒硝用厚纸包严,放在怀内,贴肉存一百二十天,取出研细,稍加龙脑。点眼。只要瞳孔未破,虽多年翳障,也可以消散。此方名“白龙散”。又方:芒硝500克,溶热水中,滤过。余汁用瓦罐熬干,露一夜。加铅丹(水飞,炒过)50克、麝香0.25克,再加一点脑子。每日点眼。
8、牙痛。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
9、喉痹肿痛。用朴硝50克,分次细细含咽,有效。或加丹砂一钱亦可。如感气塞不通,加生甘草末10克吹入喉部。
10、口舌生疮。用朴硝含口中。
11、小儿鹅口疮。用芒硝擦舌,一天擦五次。
12、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用猪胆汁和芒硝末涂敷。
13、指头肿痛。用芒硝煎水浸泡指头。
14、风疹、漆疮。用芒硝煎水涂试。
15、难产。用末芒硝10克,热童便送下。
16、死胎不下。治法同上。
17、将芒硝敷于双乳上,可在断奶时辅助消肿。
芒硝 - 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2、《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畏麦句姜。
3、《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1]5鉴别功效之别
1、芒硝:其性味咸苦寒。具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积,肠痈肿痛等症。
2、硝石:其性味苦、温、有毒。具润燥软坚,通淋之功。临床上用于五脏积热,胃肠便秘,霍乱,瘰疬之症。
3、硼砂:其性味甘、咸、凉。具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梗噎嗝,咳嗽痰稠之症。
性状之别
芒硝
1、芒硝:来源于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该药材粗制品称“皮硝”或“朴硝”,粗制品用鲜萝卜精制析出的结晶即称芒硝,芒硝结晶经风化干燥,药材称玄明粉。芒硝药材呈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微苦。玄明粉为白色粉末,余同芒硝。
2、硝石:又名火硝,马牙硝,为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本品为无色透明六角斜方形的短柱状结晶体,或为白色晶状粉末,含杂质较多者呈淡灰色或淡**,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微苦,有钻舌感。
别名白龙串彩、白龙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脓疮草 来源唇形科盘泽草属植物白龙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药。夏季花未开或初开时割取全草,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清热利水。用于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急性肾炎,子宫出血,乳腺炎,丹毒,疖肿。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全草熬膏服用。 注意孕妇及无瘀者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