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梅(珍珠梅)详细资料大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4:40:32
字号:

珍珠梅(学名: Sorbaria sorbifolia (L.)A. Br)是蔷薇科,珍珠梅属灌木,高可达2米,枝条开展;冬芽卵形,紫褐色,先端圆钝,具有数枚互生外露的鳞片。羽状复叶,小叶片对生,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稀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稀偏斜,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上下两面无毛或近于无毛,羽状网脉,托叶叶质,顶生大型密集圆锥花序,分枝近于直立,总花梗和花梗被星状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苞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全缘或有浅齿,上下两面微被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萼片约与萼筒等长;花瓣长圆形或倒卵形,白色;雄蕊生在花盘边缘;心皮无毛或稍具柔毛。蓇葖果长圆形,有顶生弯曲花柱,7-8月开花,9月结果。

珍珠梅(珍珠梅)详细资料大全

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苏联、朝鲜、日本、蒙古亦有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海拔250-1500米。

珍珠梅树姿秀丽,夏日开花,花蕾白亮如珠,花形酷似梅花,花期很长。在园林中丛植于草地角隅,窗前,屋后或庭院阴处,效果尤佳。亦可作绿篱或切花瓶插。

(概述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珍珠梅 拉丁学名 :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 别称 :山高粱条子,高楷子,八本条(东北土名)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蔷薇科 亚科 :绣线菊亚科 属 :珍珠梅属 种 :珍珠梅 命名者及年代 :(L.)A. Br,1864 形态特征,主要变种,产地生境,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分株,扦插,压条,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叶斑病,白粉病,金龟子,斑叶蜡蝉,主要价值,园林,药用,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稍屈曲,无毛或微被短柔毛,初时绿色,老时暗红褐色或暗黄褐色;冬芽卵形,先端圆钝,无毛或顶端微被柔毛,紫褐色,具有数枚互生外露的鳞片。 羽状复叶,小叶片11-17枚,连叶柄长13-23厘米,宽10-13厘米,叶轴微被短柔毛;小叶片对生,相距2-2.5厘米,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渐尖,稀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稀偏斜,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上下两面无毛或近于无毛,羽状网脉,具侧脉12-16对,下面明显;小叶无柄或近于无柄;托叶叶质,卵状披针形至三角披针形,先端渐尖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全缘,长8-13毫米,宽5-8毫米,外面微被短柔毛。 顶生大型密集圆锥花序,分枝近于直立,长10-20厘米,直径5-12厘米,总花梗和花梗被星状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苞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或有浅齿,上下两面微被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花梗长5-8毫米;花直径10-12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基部微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萼片约与萼筒等长;花瓣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7毫米,宽3-5毫米,白色;雄蕊40-50,约长于花瓣1.5-2倍,生在花盘边缘;心皮5,无毛或稍具柔毛。 蓇葖果长圆形,有顶生弯曲花柱,长约3毫米,果梗直立;萼片宿存,反折,稀开展。花期7-8月,果期9月。 主要变种 珍珠梅星毛变种 珍珠梅星毛变种 珍珠梅星毛变种亦称星毛华楸珍珠梅(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和穗形七度灶(植物学辞典)其花序及叶轴密被星状毛,叶背具疏生星状毛,果实具疏生短柔毛。 多产吉林、黑龙江。多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海拔250-300米。分布朝鲜。 与该种近缘的种有密脉珍珠梅。原产中国,模式标本系采自法国维里莫林树木园栽培植物。密脉珍珠梅和珍珠梅的异点在于雄蕊少 (20),小叶片具25对以上侧脉。但未指出与华北珍珠梅的差别,未见模式标本。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苏联、朝鲜、日本、蒙古亦有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海拔250-1500米。 生长习性 珍珠梅喜光,亦耐阴,耐寒,冬季可耐零下25℃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也较耐盐碱土。珍珠梅喜湿润环境,积水易导致植株烂根,缺水则影响植株生长,故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干旱季节应浇足水,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初冬和初春季还应浇好封冻水和开冻水。珍珠梅耐瘠薄,除在栽植时施入适量有机肥外,每年开春适当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可使植株生长旺盛,花多,花期长。 繁殖方式 珍珠梅的繁殖以分株法为主,也可播种。但因种子细小,多不采用播种法。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植株根部丛生的萌孽苗带根掘出,以3~5株为一丛,另行栽植。栽植时穴内施2掀堆肥作基肥,栽后浇透水。以后可1周左右浇1次水.直至成活。 5年生以上的株丛可长成很大的冠幅,可于早春萌芽前将老株丛四周的土壤刨开,然后把周边的根蘖苗逐棵切离母体挖掘出来,移入苗圃培养,1 年以后即可成苗出圃。大批量繁殖苗木时可采用播种法。种子干藏,翌年春播。 分株 珍珠梅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易萌发根蘖的特性,可在早春三四月进行分株繁殖。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没有病虫害,并且分蘖多的植株作为母株。 方法是:将树龄5年以上的母株根部周围的土挖开,从缝隙中间下刀,将分蘖与母株分开,每蔸可分出5至7株。分离出的根蘖苗要带完整的根,如果根蘖苗的侧根又细又多,栽植时应适当剪去一些。这种繁殖法成活率高,成型见效快,管理上也较为简便,但繁殖数量有限。 分株后浇足水,并将植株移入稍荫蔽处,一周后逐渐放在阳光下进行正常的养护。 扦插 这种方法适合大量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3月和10月扦插生根最快,成活率高。扦插土壤一般用园土5份,腐殖土4份,沙土1份,混合起沟做畦,进行露地扦插。插条要选择健壮植株上的当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条,剪成长15至20厘米,留4至5个芽或叶片。扦插时,将插条的2/3插入土中,土面只留最上端一二个芽或叶片。插条切口要平,剪成马蹄形,随剪随插,镇压插条基部土壤,浇一次透水。此后每天喷1至2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20天后减少喷水次数,防止过于潮湿,引起枝条腐烂,1个月左右可生根移栽。 压条 三四月份,将母株外围的枝条直接弯曲压入土中,也可将压入土中的部分进行环割或刻伤,以促进快速生根。待生长新根后与母株分离,春秋植树季节移栽即可。 栽培技术 ①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则生长更好,开花更繁茂。 ② 施肥: 对施肥要求不高,刚栽培时需施足基肥,就能满足其生长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后结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 ③ 浇水 :春季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夏秋干旱时,浇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干旱;入冬前还需浇1次防冻水。 ④ 光照: 珍珠梅耐半荫,但在阳光下生长也好。 ⑤ 修剪: 花后要及时修剪掉残留花枝、病虫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齐,避免养分消耗,促使其生长健壮,花繁叶茂。 病虫防治 珍珠梅的病害较少,主要虫害有刺蛾、红蜘蛛和介壳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介壳虫,用三氯杀螨春醇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防止刺蛾。 叶斑病 发病时叶片上会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叶背面病斑上疏生褐色霉状物。 防 治方法: 可喷洒50%托布津500~800倍稀释液。 白粉病 发病时叶片上会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面粉状物,严重时嫩稍卷曲,叶片凹凸不平,早期脱落。花小而不开放,花姿畸形卷曲、干枯。 防治方法: ⒈深秋时清除病残植株,减少病菌来源; ⒉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加强光照,增施磷钾肥,增强抵抗力; ⒊发病后应及时剪除受害部分,或拔除病株烧毁; ⒋喷药。休眠期喷洒等量式1%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 。 金龟子 小青花金龟子等咬食叶片、花蕾及花,致使叶片残缺不全。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振动枝条捕杀; 2、成虫发生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或50%马拉松1000倍药液。 3、利用成虫入土习性,在植株四周撒施2.5%亚胺硫磷粉剂,施后把松表土,使成虫触药中毒死亡。 斑叶蜡蝉 成虫、若虫常群集嫩叶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叶片随叶龄不同发生穿孔、破裂、卷曲或增厚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冬季应剪除过密枝和枯枝,并烧掉,以减少虫源; 2、成虫盛发期可用虫网捕杀; 3、若虫和成虫危害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200倍液进行喷杀。 主要价值 园林 珍珠梅的花、叶清丽,花期很长又值夏季少花季节,在园林套用上十分常见,是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可孤植,列植,丛植效果甚佳。 珍珠梅多在园林庭院单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须经常灌水,特别春夏干旱时节要保持土壤湿润。入冬前灌足冬水,在高寒地区应保护越冬,其他管理均较粗放。珍珠梅株丛丰满,枝叶清秀,贵在缺花的盛夏开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长。尤其是对多种有害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适宜在各类园林绿地中种植。特别是具有耐阴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楼大厦及各类建筑物北侧阴面绿化的花灌木树种。 药用 茎皮:苦,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鄂伦 *** 马尿瘙,那拉疙瘩:皮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关节扭伤,红肿疼痛,风湿关节炎《民族药志三》。那拉疙瘩:主治骨折,跌打损伤。 达斡尔药gaakunku:治跌打损伤及软骨炎。 鄂温克药地上部分主治红肿。 朝药珍珠梅:皮、叶及果穗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图朝药》。须当那木:根治关节炎《民族药志三》。

迷迭香,拉丁学名(Ro *** arinus officinalis),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灌木。性喜温暖气候,原产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远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现在园林中偶有套用。

从迷迭香的花和叶子中能提取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抗氧化剂和迷迭香精油。迷迭香抗氧化剂。广泛用于医药、油炸食品、富油食品及各类油脂的保鲜保质;而迷迭香香精则用于香料、空气清新剂、驱蚁剂以及杀菌、杀虫等日用化工业。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迷迭香 拉丁学名 :Ro *** arinus officinalis 别称 :海洋之露,艾菊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菊亚纲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亚科 :野芝麻亚科 族 :迷迭香族 属 :迷迭香属 分布区域 :欧洲中部、北非地中海沿岸 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植物分布,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主要价值,工业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植物文化,植物花语,传说故事,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茎及老枝圆柱形,皮层暗灰色,不规则的纵裂,块状剥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状细绒毛。叶常常在枝上丛生,具极短的柄或无柄,叶片线形,长1-2.5厘米,宽1-2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向背面卷曲,革质,上面稍具光泽,近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的星状绒毛。 花近无梗,对生,少数聚集在短枝的顶端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小,具柄。花萼卵状钟形,长约4毫米,外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及腺体,内面无毛,11脉,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全缘或具很短的3齿,下唇2齿,齿卵圆状三角形。花冠蓝紫色,长不及1厘米,外被疏短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稍外伸,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2浅裂,裂片卵圆形,下唇宽大,3裂,中裂片最大,内凹,下倾,边缘为齿状,基部缢缩成柄,侧裂片长圆形。 雄蕊2枚发育,着生于花冠下唇的下方,花丝中部有1向下的小齿,药室平行,仅1室能育。花柱细长,远超过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后裂片短。花盘平顶,具相等的裂片。子房裂片与花盘裂片互生。花期11月。 生长习性 迷迭香性喜温暖气候,但在中国台湾平地高温期生长缓慢,冬季没有寒流的气温较适合它的生长,水分供应方面由于迷迭香叶片本身就属于革质,较能耐旱,因此栽种的土壤以富含砂质使能排水良好较有利于生长发育,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长缓慢,因此再生能力不强。 植物分布 原产欧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在欧洲南部主要作为经济作物栽培。中国曾在曹魏时期引种,现主要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与山东地区栽种。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一般于早春温室内进行育苗。土法育苗、穴盘育苗均可。土法育苗需先整理好苗床。苗床可平畦或小高畦,床土应整碎耙平,施足发酵底肥,浇足底水。撒播或条播均可。但种子尽量稀播,或与细干土拌匀,播于苗床上,浇小水,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种子具好光性,将种子直接播在介质上,不需覆盖,在畦面上搭小拱棚,既保证地温,又使土壤表层不易板结。 种子靠苗床底水发育,但要一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待芽顶出土,再浇水,以小水勤灌为原则。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摄氏度。约2-3周发芽。当苗长到10厘米左右,大约70天,即可定植。 穴盘育苗的,将草炭、蛭石按3:1的比例混匀,即可播种。上覆一薄层蛭石,浇一次透水。上搭小拱棚,其后管理同土法育苗。不同的是,待迷迭香出苗后,要时常移动穴盘,以免根沿着穴盘下方的孔,扎入地下,定植时伤根。 迷迭香芽率很低,一般只有10%-20%,在第一年,迷迭香的生长极为缓慢,即使到了秋季,植株大小比刚定植时的植株大不了很多,形成大批产量要在2-3年以后,速度很慢。所以,生产上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式。但由种子开始栽培的,气味较芬芳,故采用何种繁殖方式,要视需要而定。  扦插繁殖 多在冬季至早春进行,选取新鲜健康尚未完全木质化的茎作为插穗,从顶端算起约10-15厘米处剪下,去除枝条下方约1/3的叶子,直接插在介质中,介质保持湿润,约3-4周即会生根,7周后可定植到露地,扦插最低夜温为13摄氏度。 压条繁殖 利用迷迭香茎上能产生不定根的特性,把植株接近地面的枝条压弯覆土,留顶部于空气中,待长出新根,从母体剪下,形成新的个体,定植到露地。 田间管理 移栽 迷迭香的大田移栽苗是迁插枝生根成活的母苗。移栽株行距为40×40厘米,每亩种植数量为4000~4300株。平整好的土地按株行距先打塘,施少量底肥,然后在底肥上覆盖薄土,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浇水时不可使苗倾倒,如有倒伏要及时扶正固稳。栽植迷迭香最好选择阴天、雨天和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 栽种季节在云南省中部、南部一年四季均可,春秋季最佳。栽后5天(视土壤干湿情况)浇第二次水。待苗成活后,可减少浇水。发现死苗要及时补栽,栽植时要以塘距之间塘中为点成直线,以利通风。 施肥 迷迭香较耐脊薄,幼苗期根据土壤条件不同在中耕除草后施少量复合肥,施肥后要将肥料用土壤覆盖,每次收割后追施一次速效肥,以氮、磷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尿素15千克,普通过磷酸钙25千克。 修剪 迷迭香种植成活后3个月就可修枝,过分的强剪常常导致植株无法再发芽,比较安全的作法是每次修剪时不要超过枝条长度的一半。迷迭香植株,虽然每个叶腋都有小芽出现,将来随着枝条的伸长,这些腋芽也会发育成枝条,长大以后整个植株因枝条横生,不但显得杂乱,同时通风不良也容易遭受病虫为害,因此,定期整枝修剪十分重要。 直立的品种容易长得很高,为方便管理及增加收获量,在种植后开始生长时要剪去顶端,侧芽萌发后再剪2~3次,这样植株才会低矮整齐。 采收 迷迭香一次栽植,可多年采收,采收以枝叶为主,可用剪刀或直接以手折取。但必须特别注意伤口所流出的汁液很快就会变成黏胶,很难去除,因此采收时必须戴手套并穿长袖服装。采收次数可视生长情况,一般每年可采3~4次,每次采收每亩至少为250~350千克。 病虫防治 在潮湿的环境里,根腐病、灰霉病等是迷迭香常见病害。如果栽培基质还是潮湿的时候,迷迭香植株出现萎蔫,需要把植株立即移出温室。最常见的虫害是红叶螨和白粉虱,最为理想的方法是使用生物防治。 应重在预防,可以从卫生状况、合适的水分管理、合理的温度和光照上着手,并且需经常观察、及时淘汰病弱株。 主要价值 工业价值 迷迭香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香料植物,生长季节会散发一种清香气味,有清心提神的功效。它的茎、叶和花具有宜人的香味,花和嫩枝提取的芳香油,可用于调配空气清洁剂、香水、香皂等化妆品原料,最有名的化妆水就是用迷迭香制作的,并可在饮料、护肤油、生发剂、洗衣膏中使用。 药用价值 迷迭香具有镇静安神、醒脑作用,对消化不良和胃痛均有一定疗效。多将其捣碎后,用开水浸泡后饮用,1天2~3次,可起到镇静、利尿作用。也可用于治疗失眠、心悸、头痛、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外用可治疗外伤和关节炎。还具有强壮心脏、促进代谢、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等作用。 还改善语言、视觉、听力方面的障碍,增强注意力,治疗风湿痛,强化肝脏功能,降低血糖,有助于动脉硬化的治疗,帮助 *** 四肢恢复活动能力。 食用价值 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调理油腻的肌肤,促进血液循环, *** 毛发再生。改善脱发现象 (孕妇禁食) 。 在西餐中迷迭香是经常使用的香料,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以及烤制品中特别经常使用。清甜带松木香的气味和风味,香味浓郁,甜中带有苦味。 植物文化 植物花语 回忆: 迷迭香被定义为爱情、忠贞和友谊的象征,而它的花语则是回忆,拭去回忆的忧伤「你给我的承诺我不会忘记,请你永远留住对我的爱,思念我、回想我」。 纪念: 义大利人会在丧礼仪式上将小枝的迷迭香抛进死者的墓穴,代表对死者的敬仰和怀念。而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迷迭香的花语就有纪念的意思,象征著长久的爱情、忠贞不渝的友谊和永远的怀念。 传说故事 迷迭香的香味浓郁,据说古代匈牙利女王喜欢用迷迭香泡澡而古代人相信它可以加强记忆力,所以它也有海上灯塔之称。当外出的船迷失方向时,迷航的水手可以凭借著这浓浓的香气来寻找陆地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2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