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农作物,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更好地生长,才能有增产潜力。小麦、玉米也如此,生长环境好,根系下扎深,吸收的养分多;土质舒松,利于根系加深增粗。那么,黏性和砂质这两种土壤,哪种适宜小麦、玉米生长并增产增收呢?
1黏性土壤:我们当地把这种地叫黄土地,浇过地后脚落在泥里,拔出脚来鞋上全是泥,甩也甩不掉,所以又叫黏土地。这种地块的好处是,浇过地后,“撑”的时间长,由于土质密度小,施用的基肥埋在土壤中,不易蒸发;同时浇地后由于耕作层之下比较“牢固”,水、泥不易下沉,所以保肥保水的性能比较好;
但这种地块明显的确点,是在土质细腻,密度小的情况下,造成通透性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干旱时土层表面会裂缝。
2砂质土壤:砂质土壤的优点是土壤的通透性好,利于根系下扎,由于渗水快所以抗涝能力较强;
缺点是既不保肥又不保水:浇地或雨水后容易将土壤中的养分冲走、下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块地浇水后,在下边挖坑能有积水。另外砂质土壤中的养分容易蒸发。
小麦、玉米适宜哪种土壤?1小麦、玉米在黏性土壤和砂质土壤适宜的深度:小麦、玉米种植深度都在5㎝左右。左右的原因,就是由于土壤是黏土还是砂质土:黏土保肥保水的性能好,种植稍浅能够吸收到养分,并且温湿度能保证种子扎根、发芽;而砂质土要深些,且不说肥料吸收(因另发芽期不需要土壤中的养分),单就湿度方面,在土层浅的情况下容易因干旱快而影响出苗率;尤其小麦,如果种植过浅,很容易在苗期发生冻害。
2哪种土壤最适宜:在小麦、玉米生长前期一一也就是苗期,适宜生长在黏土地,因为这种地块土壤肥力好,根系下扎快,在吸肥能力强的情况下,有利于苗全苗壮。而在生长中后期,根系下扎深,并且次生根较多,这时通透性好的砂质土壤适宜小麦、玉米生长。
从以上可以看出,黏性土壤和砂质土壤对小麦、玉米生长各有利弊。也就是说都有利于生长,同时也有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弊端,进行管理,就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1)种植在黏性土壤:需要勤划锄、松土,保证土质疏松。尤其在苗期,有利于根系下扎,并促使次生根的发育、生长;
(2)种植在砂性土壤:不管是基肥还是追肥,相对于黏性土壤要增加用肥量,并增加浇水次数,以满足小麦、玉米生长的需要。
总之,种植农作物,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在土壤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加强管理,达到作物生长的需要,就会有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