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晚上开灯的危害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3:41:26
字号:

在养猪的过程中,晚上打开猪舍的灯,会导致猪的生长作息紊乱,从而影响其生长,所以在晚上,需要为猪提供黑暗的环境,同时在养殖时,需要每天为猪提供三次饲料以及充足的饮用水,使其生长的更加健壮。

养猪晚上开灯的危害

养猪晚上开灯有什么坏处

1、影响生长

猪不属于夜间动物,在晚上就会进入休息阶段,如果在晚上开灯,为猪提供明亮的生长环境,就会导致猪的作息紊乱,从而影响生长,所以在养猪的过程中,只需要白天为其提供十小时左右的光照。

2、提供饲料

猪属于杂食性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青菜叶、瓜果、红薯等食物,也可以将玉米粉、米糠、麦麸等谷物类饲料混合后提供给猪,还可以为其提供肉类食物。但是肉类食物不宜投喂过多,以免猪出现上火现象。

3、疾病预防

在养猪的过程中,需要定期为其接种疫苗,避免猪出现传染性疾病,降低存活率,也可以为为猪定期打扫圈舍,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还可以为猪提供维生素等药剂,提高其免疫力。

4、控制温度

猪适合生长在二十五度左右的环境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导致猪出现中暑现象,拒绝进食,此时需要向猪圈中喷洒凉水,为其散热,在冬季温度过低时,则需要向猪圈中铺设稻草,为猪保暖。

你能来呼吁这个问题,对公益充满了责任心,我很佩服。

不过就这个问题,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是这样: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散养,特别是林间散养的猪,其肉质口感比圈养,特别是比大规模饲养场圈养的口感好,吃起来更有香味。这是由于散养的猪的食物更多样性,更自然,而且猪的活动比较多造成的。所以林下散养猪是有一定道理和市场的。

其次,你说的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散放的猪的确更容易寄生猪肉绦虫。卫生是个问题。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散养本身无错,只是目前国内的散养水平未到达卫生规范。对此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从积极的角度考虑,改善养殖条件。

具体是,土壤检查,选择无疫源的地区进行办场,定期进行检测和消毒,杀灭虫卵。此外,对肉猪粪便定期检查,给每头猪打标记,配置“体检表”。对感染的病猪一旦发现及时隔离并焚烧掩埋。最后,生猪出栏前亦要对肉质进行检测。病猪肉通过肉眼、镜检等方式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又提供绿色美味的猪肉。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1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