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地球大环境中生活,很多因素会引起猪只发病,从而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使猪的长肉性能降低,浪费资源和医药费用,增加生产成本。严重者病猪发生死亡,甚至引起全群覆没,给生产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猪病防治工作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问诊、视诊、触诊、叩诊、昕诊、闻诊等六种基本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收集有关结果。在诊断时,要注意机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外界的联系,并把用各种检查方法所获取的结果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1.问诊。问诊就是向畜主或饲养员询问病猪的生活情况及病史,以帮助探求病因。问诊时一般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发病的情况与经过,即发病时间、地点,病后的主要表现,同群其他猪或邻近有无类似的疾病发生,畜主或饲养员所估计的致病原因等。病猪或病猪群曾患过什么病,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疾病,其经过与结局如何。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日粮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以及饲喂方法;猪舍的卫生和环境条件。防诒情况,用过什么药物,用药剂量、次数和效果,以及接种过什么疫苗。
2.视诊。视诊就是用肉眼或借助器械观察病猪的病理表现和可视器官组织的变化。视诊着重观察猪的体型、精神、被毛、运动、姿势、可视黏膜(如眼结膜、口黏膜、鼻黏膜等)等有无异常变化。
3.触诊。触诊就是用手或借助仪器(如体温表、食道探子等)触知病猪的有关器官的敏感性、体温、皮肤温度、脉搏、局部硬肿等。
4.叩诊。 叩诊又叫打诊,就是敲打猪的体表,由于被敲打部位内容物性质的不同,所发出的音响也不一致,因此可根据发出的音响性质,推断体内的病理变化。叩诊所发出的音响,即叩诊音,可分为清音、浊音,鼓音、非鼓音,高音及低音等。
5.听诊。听诊就是从猪体表听取其体内器官活动所发出的音响,根据音响的性质和高低来诊断内部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常用来诊断肺脏、胃肠和心脏等疾病。
6.闻诊。闻诊就是鼻嗅闻病猪发出的特殊气味。一般检查包括检查猪群的精神状态、被毛、皮肤、结膜、淋巴结,以及体温测定、呼吸次数等。
要根据自身的实力(财力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行情,原料来源,产品销路等来做整体效益综合分析。
规模小挣不了多少钱,但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要根据自身综合实力,把经济效益放到首位,选择适宜的养殖规模。
若是初次养殖以年出栏30-50头为宜(二元母猪2头、种公猪1头或有条件下购买精液人工受精)。初次切记规模过大,成本投入太大,饲料、防疫、管理难度加大,市场风险也大。
若有一定经验,条件还可以,以年出栏100头为宜.等赚到钱后,再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必须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认为养殖很简单,你以前养上1-2头可能没什么问题,但你养上10头-20头后你再看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因为养殖行业不确定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