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真茶属于帕真茶区。
有一座山位于214国道勐海到景洪以南,与南糯山隔河相望,它叫路南山,又叫雷达山。雷达山有三片古茶园:西侧有帕真、帕沙,南侧有南盆。这三片茶园有相似的茶韵:香、甜、润,可以称为“雷达山茶”。雷达山茶中,帕沙早已名声在外,今天我们说说一个鲜为人知的古茶园——帕真。
帕真隶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自治乡,哈尼族(当地叫僾尼族)村寨帕真老寨的海拔1600多米,老寨的茶园在高处,古茶树分部种植均于1600-1900米之间的山坡上。茶园在高处,村寨在低处,这样的地势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态环境。
来源:
当地群众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帕真古茶园系布朗族先民栽种,至今约有1100年历史。这些资料都表明,帕真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古茶园种植的传统。
在当下的普洱茶界,帕真古茶山保留了一份清净,虽然从帕真村委会到格朗和乡政府的路为砂石路,交通方便,但是从村寨到茶山的路无法通车,因此抵达的人并不多,这片茶园少了很多喧嚣打扰,也为这款好茶提供了优异的条件。
布朗族简介
“桑康节”是布朗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布朗族把新年称为“桑康”,意为星移斗转、辞旧迎新。每年的4月9日至11日,布朗族群众穿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佳节。
欢度布朗族“桑康节” 佐连江 摄
1700多年的 历史 ,“桑康节”承载着布朗族悠久的 历史 文化。打扫除尘、清理村寨;杀猪、宰牛,宴请宾客;滴水、插花、放高升;听经、礼佛、祭祀古茶树……这一切,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民俗故事。
欢乐的布朗族同胞 依腊 摄
天籁之音布朗弹唱,婉转悠扬;蹁跹少女头戴鲜花,以花传情。佳节至,能歌善舞的布朗族人民欢聚一堂,纵情欢歌,尽情舞蹈。欢声笑语里互道一声:“桑康节快乐!”
欢度布朗族“桑康节” 佐连江 摄
山花悠悠,布朗茶香。相传,布朗族是最早发现和学会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千百年茶缘,布朗族人民说茶、吃茶、唱茶、用茶……节日期间,隆重的“祭茶仪式”、多样的赛茶活动,“桑康节”早已被茶香浸润!
欢度布朗族“桑康节” 佐连江 摄
春天,到满目绿意的古老茶乡共度布朗族“桑康”佳节,品一碗春茶,听一段弹唱,领略布朗族人民淳朴、热情的民族特色风情,将布朗古韵慢慢回味。
欢度布朗族“桑康节” 佐连江 摄
欢度布朗族“桑康节” 佐连江 摄
小贴士:
2013年12月,西双版纳州以法定形式确定“桑康节”为西双版纳州布朗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的4月9日—4月11日。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
2008年,布朗族弹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早安云南》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专属你的“云南美”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 旅游 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宣传部 各州市文旅局
承办:云南网
监制:刘晓桐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刘晓颖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罗蓉婵 何沐 曹璐 唐丽娜 张碧玉 郭凯
本期文案:杨吉娟
海报制作:蔡陈晨
视频制作:杨婕
:勐海县委宣传部
视频素材:西双版纳州文化和 旅游 局 勐海县文化和 旅游 局
《早安云南》面向 社会 征集云南生态山水、节俗节庆、非遗文创和美丽瞬间的、短视频,选用者,稿酬从优!(投稿邮箱:ynwdfzx@qq.com)
1、布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利于植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种植旱稻、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豆类、杂粮次之。
2、布朗族居住地多为云南今日盛产茶叶之地,是云南大叶种茶叶的主产区。布朗族的服饰文化别具一格,以其独特的方式装扮自己,服饰以黑色、青色为主。族人以大米为主要粮食,以玉米、豆类为辅,喜食酸鱼、酸菜、酸笋、酸茶。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