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1:51:16
字号:

截止到2007年,研究所主持和参加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北京市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攻关、“863”高科技计划、“973”基础研究项目、“948”引进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在蔬菜花卉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蔬菜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蔬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特别是我所组织引进、研究的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我国蔬菜及农作物栽培方式发生重要变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甘”甘蓝、“中蔬”番茄、“中椒”甜椒、“中农”黄瓜等蔬菜系列新品种的育成,推动了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截止到2007年,研究所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65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国家级奖励15项,参加完成的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成果奖43项。先后培育出180多个优质、丰产、抗病的蔬菜新品种。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蔬菜花卉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泡菜腌制前,用白酒擦拭泡菜坛进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2)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有的微生物还需要生长因子,另外,还要满足微生物对PH和氧气的需求.

(3)乳酸菌的厌氧菌,为了给乳酸菌的发酵创造无氧环境,泡菜坛要进行密封;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4)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盐的用量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

故答案应为:

(1)消毒

(2)碳源 氮源 PH 氧气

(3)乳酸菌是厌氧菌密封造成缺氧环境 提供乳酸菌菌种

(4)盐的用量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0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