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养殖基围虾,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1:13:19
字号:

斑节对虾又称斑节对虾,生长在东南沿海地带,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饲料需求低、抗病能力强的优点。除了市场拓展的需求,斑节对虾淡水养殖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养殖者提高自身养殖效益的途径之一。20世纪,我国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首次在斑节对虾中进行淡水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经过大规模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怎样才能养出斑节对虾?1.池塘建设需要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坚实的土地和方便的排水。虾池面积1340 ~ 6700平方米,水深1.2 ~ 1.5米,长方形最好。虾池应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渠道进行灌溉和排水。

在室内养殖基围虾,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进出水要用丝网进行筛选,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虾池。池底最好挖环形沟或斜沟,深度0.5 ~ 1m,宽度3 ~ 5m。2.幼苗会枯萎。殖用的斑节对虾多为工厂化生产,养殖用海水比重一般为1.015 ~ 1.020。当它们被转移到淡水中繁殖时,必须经过驯化才能逐渐淡化。脱盐的程度必须达到池塘标准,只有用水比例达到1.003时才能直接转入淡水养殖,整个脱盐过程需要逐渐脱盐2天以上。3.苗木数量。每670平方米体长0.7-1.0厘米的斑节对虾,应单独育苗2-5万株。与淡水鱼混养时,最好暂养体长2.5 cm以上的虾苗,根据具体情况减少苗数。

4.水质管理。水质要求pH值7.0 ~ 8.0,溶解氧不低于4 mg/L,黄绿为最佳水色,透明度30 ~ 40 cm,放养初期每5天左右加10 cm水,夏季高温季节增加到最高水位。5.饲养管理。在虾苗下塘,养殖时,第一个月主要以池塘浮游生物为饵料或少量细颗粒为饲料,一个月后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淡水贝类和杂鱼。6.疾病控制。坚持预防为主。在整个养殖期间,每月定期使用胆汁酸来保护肝脏,保护斑节对虾肝胰腺的健康,促进虾类的去壳生长,增强斑节对虾的体质,降低发病率。

1、建设:池塘选择南北走向,长宽比为2:1,池的深度为1.8-2m,并修建一个小池塘(宽8m,深1m),搭设大棚。2、池塘处理:放苗前30天,使用150kg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5天后,灌注新水。3、放养:3月下旬放苗,每亩放养10万尾,8月上旬放苗,每亩放养5-6万尾。

一、大棚养淡水虾技术

1、建设

(1)池塘选择南北走向,长宽比为2:1,池的深度为1.8-2m,然后在池塘靠北一侧,修建一个小池塘,宽8m左右,长为大塘的宽,池的深度为1m。

(2)在大塘的塘埂上面拉一根钢绳,用木桩间隔顶住,作为大棚的屋脊,然后在屋脊山房拉舍一层网片,网片上覆盖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再加一层网片,最后用木桩固定好。大额平两侧用薄膜封好。

(3)在小池塘的塘底,每隔1.5m,搭设一根直径2cm的PV管,管子上打孔,管道连接压缩泵。

2、池塘处理

(1)放苗前30天左右,每个大棚使用150kg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

(2)15天后,灌注新水40-50cm左右,等再过3-4天,往池塘中添加600kg有机肥,同时使用1kg的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

3、放养

(1)如果是3月下旬放苗,每亩放养10万尾左右,7月底收获。如果是8月上旬放苗,每亩放养5-6万尾左右,水温降低至16-17℃收获。

(2)虾苗挑选标准:体型整齐一致,体长为1cm左右,颜色青亮,健壮活跃,肢体齐全,没有病害。

4、喂食

(1)在养至4-5cm之前,不需要投喂饵料。

(2)当池塘内的枝角类,桡足类生物饵料急剧减少的时候,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上投喂总量的三分之一,晚上投喂总量的三分之二,到了生长后期,在夜间增加投喂一次。

(3)日投喂量以投喂后2小时以内进食完毕为宜。

5、换水

在养殖前期的时候,每天加水5-10cm,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左右。等水位到了2m左右后,开始逐步换水,每天的换水量为10cm左右,后续逐渐增大至15-20cm。到了养殖后期,换水量增大至30cm,透明度保持在30-50cm左右。

二、基围虾是激素养大的吗

1、基围虾里是否含有激素取决于养殖户。部分养殖户为了提高虾的产量以及质量,获得更大的利润,会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抗生素。但是这方面的监管比较严格,有关部门随时有可能会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前往鱼塘取水抽查,而且虾等水产品对于水质要求较高,如果养殖池中加入激素,可能会影响到虾的存活率。

2、如果害怕购买到含有激素的虾,可以购买野生的河虾食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00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