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鲜花。
1、政府对设施农业的宏观调控及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
荷兰地势平坦,降雨充足,但光照不足,全年光照时间只有1600小时左右(我国年平均2600小时)。视地如金的荷兰政府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气候特点和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及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生产销售价位低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温室农业通过从私人、银行和国外贷款中获得大量资金,迅速发展起来,在7%的耕地上建立起1万公顷面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现代化温室,大力开发适于温室生产的高产值的作物品种,使园艺作物基本上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也使有限的土地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荷兰政府着重致力于农业宏观产业环境的营造。其一是通过信贷政策和补贴政策,鼓励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业“快步真增长”,出口创汇;其二是积极参加欧盟事务。自1995年3月“申根协议”签订以来,整个欧洲成为了荷兰的农产品市场;其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建设,使荷兰农业能够高效、持续发展;其四是在有效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其五是帮助企业组织宣传,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2、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
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后劲,也为企业盈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
专业化不仅体现在生产上,在温室产品的专业化经营方面也显露出独特的魅力。在参观中我们感受颇深的是荷兰温室产品经营一种全新理念。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寻求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地抑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各园艺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独领风骚,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3、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模式
生产的拉力源于市场。在荷兰,农产品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集卖市场在这个体系中扮演了提供商品生产信息及产品质量标准,调节市场供需、控制市场进程的重要角色。规范化的市场体系为荷兰的温室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温室企业生产的产品均标有生产厂家、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消费者就是通过产品品牌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满意的园艺商品。荷兰温室产品市场分类较明确,比较集中的有花卉拍卖市场、蔬菜拍卖市场、温室作业机具和专业产品市场等。
1968年成立的位于荷兰阿斯米尔镇的阿斯米尔联合花卉拍卖市场是现在世界最大的花卉拍卖行,占地面积71.5万平方米。拥有5000家经营花卉、盆栽植物的园艺公司作为这一股份联合体的成员。进入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的花卉和植物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按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随后即刻被送到冷藏库和存放库等待上市拍卖。拍卖成交的产品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然后被送往拍卖行的发货中心,发货中心设有植物检疫站和海关,80%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谢尔伯机场运到美国及远东各国。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鲜花销售量达1400万枝,全年总共出售鲜花和植物总价值达50亿荷兰盾。当天未被销出的鲜花会被销毁,用以保证鲜花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对生产者提出警示。为保护会员个体经济利益,被销毁的鲜花按最低价格的80%—90%给予补偿。
4、农业合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荷兰的农业以家庭式农场经营为主,其中,经营超过3公顷的蔬菜农场有150家,花卉农场有1500家,很多农场从祖辈开始就从事作物种植。由于小单元的生产结构,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力。各农户彼此之间视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而不是竞争对手。在市场面前,农民们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益,也具有相同的市场地位,因此开始自发地组织起一种适合市场功能的最经济的农户组织——农业合作社,这种合作社组织保存了其他一切农民习惯的独立经营功能。
荷兰农业合作组织类型很多,大体上分为:信用合作社、供应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销售合作社、服务合作社。荷兰农业合作社结构基本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简单型合作组织为若干个从事同一种植或养殖的农户把自己的产品集中到市场出售,这种市场组织是靠参与农户(会员)缴纳会费支持并为同一组织的农户出售同类商品服务的非赢利性合作社。复杂型合作组织由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农户以社员的名义参与组成,组织形式为董事会领导下的社员代表大会制,社员代表大会下设管理机构,为社员(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其中包括采购生产资料、出售产品、加工和筹备资金等。由此可见,在荷兰各农业协会均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强有力的市场规范能力和全程服务机制。由生产者工业委员会和商业委员会组成的合作社(或称农业协会)是政府与农业企业合作的重要形式。农业协会不仅是生产者和交易者的桥梁,而且还是双方相互利益的“保证人”,并且实现了服务体系、推广体系、检测体系、信贷体系、市场体系和信息系统的全程服务。同时,农业协会还在产业发展中积极涉足农业科普工作,起着政府和农民“中间人”的重要角色。
香芹是市场全年需要而数量又不太大的绿叶蔬菜,且产品是鲜嫩的叶片,不耐贮藏保鲜,所以必须安排周年栽培才能满足市场之需。香芹从播种至初收叶片,约需100~130天,延续采收120~180天,生育期长达一年。我国除南方夏季高温地区不宜生产外,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容易做到周年生产供应。
栽培季节及方式
①秋播春夏收 南方冬季不太严寒的地区,均可于10月播种,幼苗露地越冬 (或温床越冬,严寒过后移植),翌年5~8月收获上市。因越冬小苗不会感应低温,所以春季不会发生先期抽薹的现象。
②冬播夏秋收 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从12月至翌年1月在保护地育苗,3月定植露地,5~12月收获。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搭架盖遮阳网或防雨棚,遮阳降温防暴雨。华北地区,则于1月下 旬至2月上旬,利用改良阳畦或巳光温室保温育苗,3月上旬至4月上旬定植露地。5月中下旬始收,若能精细管理,夏季高温 期采取喷灌,浇地下凉水,可延续收获至11月上旬,严冬前还 可把这茬香芹的老根带土挖出,移栽日光温室,栽种后50余天可再收获,连续采收叶片3个月左右。
③夏播冬收 长江流域于6月开始直播或育苗,育成的苗于 9月上旬定植,到11月开始采收,直至第二年5月抽薹开花前, 具中12月至翌年3月可以覆盖大棚保温。华北地区夏播是在6 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于改良阳畦, 10月中、下旬扣上薄膜,11月下旬始收。
栽培品种的选择
香芹的品种主要有4种类型。
①普通香芹或称板叶香芹 主根肉质,长圆锥形。基生叶磺,平直,叶缘缺刻粗大而尖,主根可食或作药用。叶片适用于作讶味汁和酱汁。
②芹叶香芹或称那不勒斯的香芹 (NeaPlitan) 这类型品种与普通香芹相似,区别在于其植株较大型,叶片和叶柄比之粗厚。食用方法类似芹菜。
③皱叶香芹和矮生皱叶 香芹:叶缘缺刻细、深裂而卷曲,并成三回卷皱,如重瓣鸡冠状。矮生皱叶香芹的基生叶成簇平展生长,叶片呈宽厚的羽毛状。外观雅致,用于作“青枝绿叶”装饰菜肴或沙拉。
④蕨叶香芹 叶片不卷皱,但深裂成许多分离的细线状,外观轻而优美。主要用作盘菜的装饰。
目前我国以皱叶香芹种植较多,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当品种。
种植
①种植 地的选择:香芹既喜湿潮,又怕涝,因此种植地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前要深耕、晒田,老菜地最好用氧化钴消毒土壤,以及消灭地下害虫。施入充足的腐熟有机质肥料作基肥,因香芹多为生食,追肥不宜用粪稀,应以基肥为主。施入基肥量看地力而定,一般每公顷基肥应不少于43000~60000千克,可用鸡粪和厩圈粪各半,要充分腐熟倒细,均匀铺施。作畦可根据各地的气候、地势作高畦或平畦,设置排灌沟。畦面整平后喷洒一次除草醚。
②播种 直播或育苗,以育苗移栽好。直播用种量7.5~11.25千克/公顷,育苗用种量0.9千克/公顷。
因香芹种子的皮厚而且坚硬,并有油腺,难吸水,发芽慢而参差不齐,故宜浸种催芽。浸种约12~1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并轻揉搓去老皮,摊开晾爽再播。
育苗宜采用穴盘育苗,用288孔苗盘,种植密度30厘米x20厘米每公顷需苗盘585个,基质 (草炭:蛭石=2:1),1.65米3。配制基质时加入N:P:K二15:15:15复合肥0.75千克。
冬季育苗,苗床内的温度白天维持20~25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齐苗后苗床温度白天20摄氏度,夜间10~15摄氏度。小水勤喷,苗盘育苗要看苗势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用0.1%的磷酸二氢钾+0.2% 尿素。夏季育苗要遮阳降温。
③定植 育苗移栽的,小苗有5~6片真叶时定植到大田。行距30~40厘米,株距12~20厘米。直播的要及时间苗,一般间2~3次后按株行距定苗。
(4)田间管理 直播田在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并结合除草。追肥,每公顷用复合肥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00~375千克,以后每隔一个月追肥一次。采收期间每采收1~2次后,追施尿素75~150千克乃 濒,或用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
夏播田最好铺草降温,并可防止降雨时雨水和泥土溅污叶子。及时摘除黄叶和基部腋芽抽生的侧枝叶。冬栽要注意温度的管理,及时灌溉,不便干旱,一般每10天要灌一次透水。
干旱时会有蚜虫为害,保护地有白粉虱为害,需随时检查防治。
采收
香芹菜是一次栽植多次采次叶片的芳香菜,要适时和适量,才能保证质量和产量。适时的采收期,一般是在香芹植株叶片总数有15片,心叶已经团棵并横向伸展,已开始封垄时开始采收,过早采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降低产量。
采收时要注意基部~轮的老叶不要采摘,留作制造光合产物的功能叶;靠上部新生出的幼叶和末长成的叶片还要继续长大,也应留下待成长后再采收,每次采收时只收摘植株中部商品质量好,老嫩适中的2~4片已长成的叶片。春、夏季每3~4天可采收~遍,冬季则需7~10天采收一次。采收时要手轻,不要扯伤嫩叶和新芽,为保护腋芽不受损伤,可用剪刀在叶片基部下留1~2厘米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