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剪
广义的修剪涵盖修整树姿和剪截枝条。狭义的修剪就是有目的地合理地剪枝,即通过剪枝、剪梢、摘心、弯枝、扭梢、抹芽放梢、断根、环割、撑、拉、吊等手段,或生长调节剂、化学药剂等的作用,来调节柑桔生长与结果,达到设定的树形和结构。
二、意义
1、提高果实产量。通过整形修剪,能使树冠骨架紧凑、牢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增强通风透光能力,形成立体结果;增强树势,提高结果能力,调节“大小年”,延长经济结果年限;另外,合理修剪配合其它管理措施,全园各树可以达到生长发育一致,充分发挥群体的结果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合理修剪的柑桔树,可以依据树龄、树形、树势及枝组、枝梢强弱,各尽其力,负担相应的结果量。这样,果实的营养供给就有了保证,果实发育良好,大小一致,优质果多。且修剪之树,光照大为改善,果实基本上都能充分着色。
3、增强抗逆性,减少病虫害。修剪后的柑桔树,由于骨架合理,枝组、小枝有足够的数量,而又不显得过多,加上通风透光良好,保证了树体健壮、枝梢充实,增强了桔树的抗逆性,使病虫不易寄生、蔓延危害。同时,修剪时剪除了病虫枝,降低了病虫基数,因此能减少病虫危害。
三、原则
1、要看树看地看时修剪,也就是依势造形。
2、整形修剪应促使树冠矮化,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增加结果容积。
四、操作
1、整形:对照模式,灵活运用,适当变通。其要点是:枝条分布合理,树冠骨架牢固,上空下不空,外空内不空,小空大不空,上下不重叠,左右不密挤,通风透光,立体结果。
2、修剪:首先,要掌握全面情况。比如一根枝条,往往出现站在这边看好象要剪掉,而站在另一边看却不能剪掉。其次,是按次序修剪,譬如确定某类树按维持或成就树形、扩张树冠、调节生长和结果的顺序一个方位一个方位地实施修剪,避免错剪和漏剪。至于剪除枯枝、弱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属于例行修剪,适用于各种时期、各类桔树的修剪。
3、修剪时期:可在冬季和夏季两个时期进行。冬季修剪一般在采果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采果后只进行例行修剪,春季气温回升后,正式修剪,可处理大枝。动剪迟早,可依情况而定,如大年树可在2月下旬开始,稳产树在3月中下旬开始,小年树可推迟到萌芽现蕾期进行。夏季修剪又称生长季修剪,以抹芽、摘心、疏梢为主,也可对局部衰退枝进行处理。
4、修剪程度:以去叶量确定。一般控制指标是冬季修剪最大去叶量为20%-25%,夏季修剪去叶量在15%以下为宜。
修剪的技术性强且费工。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简化修剪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简化修剪的主要途径包括控制树高和树冠大小,利用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减少主枝和层次以简化树形等。在劳力不足的条件下,倾向于采用树篱形或中干小冠形群体结构,以便利机械操作。中国人力资源和传统经验都较丰富,修剪技术的改进则以谋求合理的树冠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果树生产潜力为前提。
收获后修剪
为了高产,荔枝需要及时培育结实的秋芽和强壮的枝条。采果后进行合理的修剪。一是将弱枝和害虫分枝修剪到小于0.4厘米的位置;二是切短粗枝,目的是使上部枝重,下枝轻,提高枝间透性,促进其光合作用。
适时调整荔枝秋梢。
不同时期的荔枝品种需要在不同时期拔除不适宜结果的母芽,这对荔枝的高产非常有帮助,因此荔枝的常见害虫有甲虫、蛔虫和蛾。害虫发生后,可以使用胜丰杀虫剂或功夫和兑水来完成杀虫。
在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通称夏季修剪。其反应迅速,作用强烈,大都用于幼树、旺树,藉以缓和生长势促使开花,或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夏剪方法包括摘心、环割和拿枝软化(落叶果树)、适时“抹芽”和“放梢”(柑橘类)、结合采果将结果母枝短截回缩(如柿、板栗、荔枝)等。此外,也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代替部分夏季修剪措施。
培育健壮的枝条
采果后,要用三个月培育两三个秋季嫩枝,这对荔枝高产稳产很有帮助,要注意品种间的适时栽培,因为品种之间有差异,再多培育几次,效果会更好。
以上就是荔枝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农民要想种植高产荔枝,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栽培方法,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