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从每一单位的能源、土地和材料得到更多的价值。那么,我们能否从一滴水中索取更多的东西呢?
在美国,总的人均用水排放量在1900至1970年间增长了3倍;1960年至70年代初之间,总的个人水消费量就增长了1/3。但是,自1975年以来,人均用水量已明显下降,年下降率为1.3%。在1980年前后,绝对用水排放量曾达到最高值。
对技术和成本都十分注意的工业,是这种进步的明证,尽管它消耗的水只占整个用水量的一小部分。整个工业用水的排放量比美国总的用水排放量早10年进入稳定期,而且下降了1/3,比美国总的用水排放量下降的速度快。更有趣的是,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工业用水排放量自1940年以来已稳步降低。当时每一美元的产出需用14加仑的水,而今每一美元产出只需用3加仑水。在许多工业部门,用水量都快速下降,这些部门包括:化工、造纸、石油精炼、钢铁和食品加工。对生产水平进行调整之后,不仅每单位生产的用水量,而且排水量也许会降低到50年前的1/5。在制造业中,技术以及法律和经济学都有利于节约用水。更有效的利用热能和用水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通过采用更好的热交换器和冷却水循环使用来实现的。立法,如美国1972年《清洁水条例》,就鼓励减少排水量和采用循环水。虽然水处理的成本仅约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但废水处理系统却需要巨大的投资。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美国离最有效的实践尚相距甚远。对“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各成员国的所有用户而言,它们的排水量之间的差距在10倍范围内,而以美国和加拿大最高。虽然允许在主要的用水部门(灌溉、电冷却、工业、民用自来水供应)之间有所区别,但降低用水量的机会依然存在。在80年代末期,测量到的美国有害废弃物中,90%以上仍旧是废水。
从长远来看,对所有的过程用更高得多的热动力效率去除流进循环水中的杂质,只需要少量的能源,渗析膜技术为这种有效的水净化系统开辟了道路。因为带电的氢气将成为主要的能量载体,它的燃烧(如果氢取自海水)可能最终会提供另一种重要的新鲜水源,也许能为每人每天提供200公升水(最终消费者水平),这大约为用水精打细算的国家如丹麦目前的排水量的1/4。最重要的是,当农业空间缩小、灌溉更加节约时,它对水的需要将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