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种:播种前可以将种子用清水浸泡或者是用石灰水浸泡,如果采用清水浸泡,则将种子浸泡1-2天为宜。2、土壤:种植甘蔗的地块一定要保证排水流畅、肥沃疏松,这样才能满足根系的生长要求。3、种植:将准备好的种苗放在挖好的小坑中,用土压实,保持行距在1-1.2m左右。
一、浸种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用清水浸泡或者用石灰水进行浸泡。如果采用清水浸泡,则将种子浸泡1-2天即可;如果采用石灰水浸泡,则将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左右即可,浸种主要是为了杀死残留在种子里面的病菌。
二、土壤
1、种植甘蔗的地块一定要保证排水流畅、肥沃疏松,这样才能满足甘蔗根系的生长要求。
2、种植之前可以往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肥,基肥主要以磷肥和钾肥为主,然后再浇一些水分对土壤进行松土,使土壤保持平整且松软的状态。
三、种植
1、播种时将准备好的种苗放在挖好的小坑中,用土进行压实,保持行距在1-1.2m左右即可,这样有利于甘蔗发根。
2、甘蔗出苗后一定要及时清除土壤上的杂草,然后施加适量尿素溶液后再浇1次水。
四、温度
植株在不同时期适宜生长的温度都不一样,在苗期时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C-25?C左右。这个温度可以让植株生长很快,但是超过30?C植株就会生长缓慢,在甘蔗成熟期时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0?C以上,后期温度保持在13?C左右最为适宜。
五、除草
1、在甘蔗生长期时一定要结合药液进行除草,这样可以减少养分消耗,除草剂可以选择西马津和阿特拉津等药剂。
2、喷洒药剂的时候必须要兑水才能使用,一般只需要喷洒1次药剂即可,喷洒时间可以在甘蔗的出苗期间或者长势较好时进行。
甘蔗的种植管理方法:
种植:
1、整地:
整地是为甘蔗生长提供一个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以充分满足其根系生长的需要,从而使根系更好地发挥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同时, 整地还可减少蔗田的病、虫和杂草。
深耕是增产的基础。甘蔗根系发达,深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使地上部分生长快,产量高。
深耕是一个总的原则和要求。具体深耕程度必须因地制宜,视原耕作层的深浅,土壤性状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
深耕不宜破坏原来土壤层次, 并应结合增施肥料为宜。
早耕能使土壤风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以后,及时翻耕。早耕对于稻后种蔗的田块更为重要。
2、开植蔗沟:
开植蔗沟使甘蔗种到一定的深度,便于施肥管理。
常规蔗沟:
蔗沟的宽窄、深浅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要平。
抗旱高产蔗沟:
环山沿等高线开沟,深沟板土镇压,沟深40厘米,沟底宽25厘米,沟心距100厘米,用下沟的沟底潮土覆盖上沟的种苗。覆土6.6厘米,压实。
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保证全苗是获得高产的条件之一。但是往往由于种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 下种期不适,下种技术粗放,气候失调或病虫危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缺苗。所以, 必须做好查苗补苗工作。补苗时期:在萌芽基本结束,蔗苗长出3-5片真叶时, 发现缺株断行达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时补苗。
补苗用种苗来源:
①用假植苗来补, 即在蔗沟两端或田边按下种量的5%多播一些蔗种,以备补苗之用。
②用预育苗来补;
③移密补稀;
④挖不留宿根的蔗蔸来补。补苗技术:挖苗带土,剪去半截叶片,浇足定根水。
2、间苗定苗
目的:拔除过多分蘖,减少养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长健壮。
除蘖原则:可归纳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迟留早,去病留健,去浅留深。在操作上需要“稳”、“狠”相结合。“稳”就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留有余地。即根据甘蔗生长状况和水肥管理水平,确定每亩有效茎数。在这个基础上多留10-15%的苗, 同时大体上计算出每1米行长应留的苗数。狠”就是在确定了应留的苗数后,应坚决间掉多余的分蘖, 以免白白消耗养分,影响生长。
间苗时间:一般在分蘖末期到伸长初期结合大培土进行。
3、中耕、除草和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