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出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夏玉米种植密度,一起来看看。
夏玉米种植密度
小穗型品种4500株左右,品种有掖单20、鲁元单14、邢抗2等;中穗型品种3500?4000株,品种有郑单958、忻单106、石玉7;大穗型品种3000?3500株,品种有冀丰58、农大108、户单2000等。
夏玉米种植方法一、播前准备
做好精选良种、前茬处理、机械选型等播前准备工作,为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一)品种选择。选用耐密植、抗倒伏、适应性强、熟期适宜、高产潜力大的品种。可采用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金海5号、聊玉22号、鲁单818、天泰33号、鲁单9066、德利农988、登海618、隆平206、连胜188等品种。
(二)精选种子。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适宜单粒精量播种的优质种子,要求种子纯度?98%、种子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3%。同时必须为包衣种子。
(三)秸秆处理。提高小麦秸秆粉碎质量。小麦收获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5%,抛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
(四)机械选择。选用多功能、高精度玉米播种机械,目前可采用多功能转勺式玉米精播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开种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
二、机械精量直播
主要是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一)播种时期。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当天或第二天播种玉米。粗缩病连年发生的地块夏玉米适宜播期为6月10~15日,重病地块在15日后播种。播种时田间相对持水量要在70%~75%。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灌溉,避免先灌溉影响播种机组下地,耽误播种时间。
(二)播种方式。采用多功能转勺式玉米精播机械免耕贴茬精量播种,行距60厘米,播深5厘米左右。做到深浅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镇压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或镇压轮打滑。
(三)种植密度。合理增加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比预定收获密度增加10%~15%。耐密型玉米品种十亩攻关田每亩播种6500粒左右,万亩示范田每亩5000粒左右。一般大田每亩4500粒左右。大穗型品种一般大田每亩3800粒左右,高产田4200粒左右。
(四)带施底肥:采用带有施肥装置的播种机带施底肥,每亩施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或带施玉米专用肥、缓释肥。底肥侧深施,与种子分开,防止烧种和烧苗。
(五)化学除草。采用带有喷药装置的播种机一次完成,或播后苗前土壤墒情适宜用40%乙阿合剂(或48%丁草胺.莠去津、50%乙草胺)等除草剂,对水后进行封闭除草。结合土壤封闭除草喷洒杀虫杀卵剂,杀灭麦茬上的二点委夜蛾、灰飞虱、蓟马、麦秆蝇等残留害虫。
三、苗期管理
主要是旱浇涝排,除草防病治虫,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一)浇?蒙头水?。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后浇?蒙头水?,以保证底墒充足、种子尽早萌发和一播全苗。
(二)化学除草。未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或封闭除草失败的田块,可在玉米出苗后至6叶前用48%丁草胺.莠去津或4%烟嘧磺隆等对水后进行苗后除草。不重喷、不漏喷,并注意用药安全。
(三)防治病虫害。幼苗4~5叶期,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预防和防治褐斑病。防治黏虫可用灭幼脲和杀灭菊酯乳油等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或40%氧化乐果乳油喷雾。
(四)遇涝及时排水。苗期如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水。要及时疏通田间渠道等排水系统,保证玉米生长期间排水畅通。要突出做好暴雨后田间及时排水工作。
四、穗期管理
主要任务是加强管理,促叶壮秆、促大穗,确保群体合理、个体健壮,搭好高产架子。
(一)拔除小株。实行单粒播种省去间苗定苗环节,但是田间出现的小、弱、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养分消耗和空秆。
(二)追施穗肥。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之间,是夏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应抓紧追施攻穗肥。每亩追施尿素13~16公斤、硫酸钾12~14公斤。在距植株10厘米左右处开沟深施,深度10厘米左右。
(三)防旱防涝。孕穗至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要保证排水干道和田间排水系统畅通,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容易发生倒伏的地块,可采取中耕培土等措施,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
(四)?一防双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普遍用药一次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穗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在大喇叭口期喷施杀虫、杀菌复配或混合药剂,能够兼治兼防多种病虫,减轻后期危害,保护玉米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效。
(五)化控防倒。密度较大、生长过旺、倒伏风险较大的地块,在玉米7~11展叶期喷施化控药剂预防倒伏。密度合理、生长正常的田块不宜使用化控剂。
五、花粒期管理
主要任务是提高结实率,防止叶片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保粒数、增粒重。
(一)人工辅助授粉。要密切关注玉米授粉情况,遇到特殊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高产攻关田可进行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大田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如遇连续阴雨或极端高温,也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补救措施,切实提高结实率,努力增加穗粒数。
(二)补施花粒肥。开花期增施氮肥,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叶片功能期。每亩施用尿素4~6公斤。高产攻关田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施用时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
(三)注意防旱。开花灌浆期大田玉米遇旱及时浇水,高产攻关田地皮见干就浇水。
六、适期机械晚收
主要是适期晚收,降低机收损失率,确保丰产丰收。
待夏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尽量晚收。一般地块在9月底~10月初收获,播种较晚的地块和种植生育期偏长品种的地块在10月10日前后收获。
夏季玉米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一、科学布局,合理搭配
黄淮海玉米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籽粒用玉米,以高产、优质、多抗品种为主导,推进“早熟、耐密、宜机收”等适合全程机械化品种的示范推广,确保提质增效。
河北、山西部分农牧交错和太行山沿线地区,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示范推广生育期适宜的鲜食玉米和夏播青贮玉米,提高生产效益。
二、精选良种,提高质量
科学选种,避免越区种植,坚持以下原则选种:
一是高产优质。根据土壤、气候、生产水平及玉米品种特性等,因地制宜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适合本区域种植的熟期适宜、高产稳产、耐旱节水、抗倒伏、抗病虫的品种。
二是适宜机收。选用中早熟、耐密抗倒、后期籽粒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获,特别是抗茎腐病、叶斑病和抗虫性强的优良机收品种。
三是质量合格。直接选购和使用发芽率高、活力强、整齐一致、适宜单粒精量播种的高质量包衣种子,避免购买和使用散籽和套牌种子,保证单粒精播地块的田间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节省间定苗的人工成本投入。
三、抢时精播,一播全苗
在“适”上下功夫,在“精”上严要求,确保一播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一是抢时播种。前茬小麦收获后,尽早抢种夏玉米,减少农耗时间,为夏玉米生长发育争取更多热量资源。适播期一般为6月上中旬,黄淮海中南部地区争取6月15日前、北部地区争取6月20日前完成播种,实现早播种、早浇水、早萌发、早出苗。
二是机械精播。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贴茬精量直播,60厘米等行距种植、播深5厘米左右,防止漏播或重播。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烧苗。
三是合理密植。因地制宜合理密植,一般地块保证亩保苗4500株左右,肥水条件较好、种植耐密型品种的高产田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密度定播量,播种的种子粒数应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10%-15%。
四、强化田管,培育壮苗
根据田间长势,加强苗期管理,促控结合,加快根系和植株早发育。
一是旱灌涝排。若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确保墒情,利于种子尽早萌发和一播全苗。苗期如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水防芽涝和苗涝。中后期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灵活安排节水灌溉,防止“卡脖旱”。开花和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浇水,保障正常授粉和灌浆结实。
二是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土壤墒情适宜时或浇完“蒙头水”后,及时进行化学封闭除草。未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或封闭除草失败的田块,可在玉米出苗后采用苗后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注意科学喷施,不重喷、不漏喷,提高药效,防止发生玉米苗期药害。
三是科学施肥。在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前提下以施氮肥为主,配合一定数量钾肥,并补施适量微肥。采取“一底一追”方式,其中1/3氮肥和全部钾肥、微肥作为底肥在播种时侧深施,其余2/3氮肥于小喇叭口期(9叶展)前后,机械侧深施(10厘米左右)。花粒期可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补施氮肥。如一次底施,须选用长效缓释肥。四是化控防倒。对于种植密度偏大、生长过旺,发生倒伏风险较大的易倒伏地块和地区,在玉米7-11叶展期喷施化控调节剂,预防倒伏。
五、防控病虫,适时晚收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病虫害动态,提前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预案,科学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一是绿色防控。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报,今年一代玉米螟在黄淮部分地区中等发生、三代在黄淮海大部中等发生,在采用抗病虫抗逆玉米品种及包衣种子的基础上,苗期注意化学防治二点委夜蛾、蓟马、地下害虫等,部分麦田套种以及早播夏玉米要注意防治粗缩病等病害,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采用辛硫磷或赤眼蜂生物防治。
二是防灾减灾。今年强厄尔尼诺已结束,但后续影响不容忽视,有可能高温干旱和低温洪涝并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提高警惕,强化减灾意识,及时调度信息,坚持防抗结合、避减并重,加强分类指导,提前储备应对局部干旱和局部湿涝的技术措施,推进科学抗灾。
三是适时机收。在不严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根据籽粒灌浆进程及籽粒乳线情况,应尽量晚收,挖掘光热资源和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宜采取机械收获,有条件的地方,玉米收获期籽粒水分降至28%以下,具备良好的籽粒收获机械、烘干或晾晒仓储设施,可直接机收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