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发动机启停系统在行驶中车辆临时停车(比如等红灯)时自动关闭。当需要继续前进时,系统自动重启发动机的一套系统。系统在知道驾驶员意图后,会自动重新启动发动机。对于配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自动起停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只要在行驶过程中直接踩下刹车踏板,车辆完全停稳两秒左右,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如果你一直踩刹车踏板,发动机就会熄火。只要松开刹车,或者转动方向盘,发动机就会立即自动点火,踩下油门就可以立即再次启动。整个过程处于D挡状态。为了解决刹车一直太累的问题,只要AUTOHOLD电子手刹也打开,轻踩油门踏板发动机才会启动,右脚不需要一直踩刹车。发动机启停系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汽车环保技术,特别适合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预计到2012年,欧洲50%的新上市汽车将配备start驻车系统。据介绍,这套系统在城市条件下可以实现15%的节油能力。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当车辆因拥堵或交叉路口而停车时,司机踩下刹车踏板,停下来换挡。2.此时启停系统自动检测到发动机怠速,没有档位;防抱死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显示为零;电池的电子传感器显示有足够的能量用于下一次启动。满足这三个条件后,发动机会自动停止运转。3.当信号灯变绿时,驾驶员可以踩下离合器,然后启动“启停”,快速启动发动机。4.当驾驶员挂档并踩下油门时,车辆迅速启动。在高效的电池技术和相应的发动机管理程序的支持下,启停系统可以在低温下正常工作,只需经过短暂的预热过程即可激活。
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好不好?
说到发动机启停技术,我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配备这项发动机启停技术了,因为这项技术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广泛的应用在我们传统的车型上。
那么在1984年自动启停技术就首次应用在了我们大众高尔夫柴油发动机上。随后很多汽车的品牌开始小批量的试装该系统。而到现在很多中低端的车型也都配备了这项技术。根据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的时候,在中国市场就有大约7%的新车都搭载了这项技术,大概就有200万辆,它是2013年的六倍,可见这项技术的发展是非常的迅速的。
那么发动机启停技术是什么样的原理呢?简单的说它就是一套能够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点火的系统。它的初衷呢是在短暂停车的情况下,发动机可以自动的休眠,以达到节能减排的一个目的。其主要适用于城市交通中,在等待红绿灯或者堵车的一些情况。
那么不同品牌的自动启停装置,虽然技术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核心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当车辆因为拥堵而停止前进时,驾驶员踩下自动踏板停车在车道上,这时候系统自动的检测到发动机空转且没有挂挡,此时车轮的轮速传感器显示为零,而且电子电池传感器显示有足够的能量进行下一次的启动。
在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以后,发动机将自动停止转动,在启动时只需要我们松开制动踏板或者踩油门,或者转动方向盘便可以自动启动。但是有很多的车友也担心频繁的启动和熄灭我们的发动机,会不会对发动机有所损伤呢?
虽然这套系统它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发动机启动的次数,而我们普通的发动机一共启动次数只有几万次,而它在装有自动启停技术的发动机启动次数可能达到几十万次,那会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呢?
实际上是不会的,因为发动机的磨损大部分来自于冷启动时的瞬间磨损。因为此时发动机它的润滑条件是最差的,但是自动启停的时间很短,而且车子已经行驶了一段时间。此时被机油泵抽出来并且负责在发动机缸体内侧表面的机油并没有完全流回,并不属于冷启动,而是属于热启动。
所以对于发动机来讲并没有什么磨损,但是发动机启停技术真正会损伤的是我们的蓄电池和启动机。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蓄电池供电启动机执行,然后才能启动我们的发动机。所以频繁的启停对于我们的蓄电池和启动机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汽车企业在推出自动启停装置时,都做了充分的耐受实验,对于我们的蓄电池和启动机进行了一定的强化,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发动机启停技术会损伤您的汽车。如果大家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通过手动来关闭这项功能。另外大家在使用发动机启停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点是在坡道情况下不要使用启停系统。因为在坡路时启停系统它启动很慢。如果我们松开刹车时发生车辆滑动,那么会可能发生危险。不过绝大多数的汽车都会对坡道进行侦测,下坡坡道超过10%上颇坡道超过12%,启停系统都不会启动。
第二点就是开空调时尽可能不要使用启停系统。因为车辆配备空调实际上是为了增加舒适性,但大部分带有启停系统的车,它在发动机熄灭时,空调只会送风而不会制冷,这样它就会影响我们乘坐的舒适性。
第三点就是不能够在启停系统熄火时来进行加油。很多车主在加油时他并不会下车,直接让工作人员打开油箱盖进行加油。而此时车辆只不过是启停系统让发动机短时间熄火,并且随时启动。若此时添加燃油是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必须让车辆完全熄火断电才能够进行加油。
第四点就是汽车涉水行驶时必须关闭这个系统。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因为通过积水路段时,如果我们万一在行驶的途中停下,此时发动机会熄火,排气压力就会突然减小,水很容易从排气管倒流进我们的发动机内,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第五点就是发动机启停的期间,我们要尽量的减少高电流消耗的一些用电设备。因为发动机熄灭的期间,所有的用电的设备都要靠我们的蓄电池来提供。因此在发动机熄火的时候减少使用大功率大电流的用电设备,可以减缓蓄电池的压力,有助于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第六点就是发动机熄火时,我们不要反复踩刹车.因为发动机熄火时刹车它的真空度是不足的。那么基于安全的考虑,当停车时如果我们反复踩刹车,那么发动机会自动启动,保证我们刹车有足够的力。所以我们在发动机熄火时,不要去反复的踩刹车,否则的话它的这样的一个系统起不到应有的一个作用。
最后对于带有发动机启停技术的车主,我给出三点建议:第一点就是要使用全合成机油来确保发动机有更好的一个润滑的条件。
第二点就是定期的去清理一下积碳。因为长时间的走走停停,发动机频繁的启动,燃料并没有充分燃烧,极有可能造成积碳的产生。所以建议大家要定期去清理一下积碳。
第三点建议隔段时间就对我们的蓄电池进行慢充。因为频繁的让蓄电池大电流的放电,即使再强大的电池它也有枯竭的一天。而且我们汽车它是12伏恒压充电的,这样并不能够喂饱我们的蓄电池,所以建议大家每年对蓄电池进行恒流慢充,让其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延长我们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总结来说,发动机启停技术确实会带来一定的节能效益,但是频繁启动产生的一种顿挫感,也让有一些车主非常的讨厌。那么怎么评价和选择发动机启停技术,还是看大家个人的偏好。
什么是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
从字面上看,它就是一套可以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和点火的系统,英文叫做STOP&START,简称STT。搭载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的车辆,在行驶途中临时停车时会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时,系统会自动重启发动机。
它的核心在于自动控制熄火和启动,它能够尽量降低发动机怠速空转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发动机熄火后,蓄电池会取代皮带轮对发动机冷却风扇及车内空调提供运转动力。
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的原理
想要知道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是否对车有害,我们就得从它的原理说起。
当车辆因拥堵而停止行进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并摘挡,车辆静止,这时自动启停系统开始自检。当它发现发动机正在空转且没有挂挡,车轮转速传感器读数为零,于是它继续检查车辆是否有足够的电量进行下一次启动。当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发动机就会自动停止工作。不一会儿,你要走了,于是松开刹车、踩下油门踏板,发动机又会马上重新点火。
发动机启停技术的想法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出现过,应用的车上就要追溯到70年代了。当时丰田在皇冠轿车上曾进行过相似技术的实用性测试,当车辆停止1.5秒后,发动机会自动断油熄火,这可以说是之后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的雏形。到了80年代,大众和菲亚特将旗下量产车上,但直到2006年,自动启停技术才得以普及。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
抛开环保节能减排等说辞,我们之所以使用自动启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省钱。
很多人认为,在城市道路中频繁地熄火/起动,反而会增加燃油的消耗,并不能达到节油的目的,其实不然。车辆短时间停止后再次起动时,由于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转温度,起动阻力较小。而且在起动时,发动机飞轮是通过起动机的帮助进行起动的,此时起动的耗油量仅相当于怠速0.7秒的耗油量,所以理论上停车超过0.7秒就都有节油效果。
而如果如果停车时不熄火呢?一般1.4T发动机的怠速油耗在2.7升/小时左右,我们算2升/小时好了。折算下来怠速10秒钟消耗5.5毫升,按一个红绿灯平均等候60秒算,刨去启动的燃油消耗,11个红灯就能省出一听可乐(355ml)的油。长此以往,这得省多大一堆油啊!
德国博世公司之前针对发动机启停技术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均节油率为8%-15%左右,越拥堵、排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有过类似测试,得出的结果是节油率达到7%-27%。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完美的。一项技术的利与弊是同时存在的,厂商往往会着重宣传它的优点,对缺点则是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
自动启停技术对发动机有损坏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身边的朋友大多也有疑问。有人认为自动启停功能最好不要用,因为频繁的其他会造成活塞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也会磨损发动机其他关键部件。久而久之对发动机的损坏很大。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但仔细想想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频繁的启停发动机确实是对发动机磨损要大一些这话不假,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发动机的`磨损大都发生在冷车启动时。汽车发动机的磨损有80%以上来自冷启动时的瞬间,正常怠速运行磨损占20%左右。而自动启停工作的环境是热启动,只是在短暂停车时暂时关闭发动机,此时的发动机温度还很高,机油粘稠度较小,流动性较强,容易附着在零部件上。这时的磨损不会很大。
蓄电池与起动机维护成本较高
虽然对发动机没有太大的损害,但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还是有它的弊端的。频繁的启停发动机,会对相关部件?如起动机和蓄电池造成损害。虽然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都会采用增强型启动机和蓄电池,但实际使用中,它们的故障都会高于未搭载自动启停系统的普通车辆。
与此同时,增强型的起动机和蓄电池养护费用也会高于普通起动机和蓄电池。这就带来保养维修费用较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发动机频繁地反复启停,这就对机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令保养费用进一步增加。
用户体验较差 易产生积碳
各个品牌的不同车型,自动启停系统的设计也不同。一些车型的启停逻辑不是很好,介入时间拿捏不准,有时候长时间停车启停系统没有动作,而在收费站刷卡时轻轻一脚刹车却让它不请自来。另外,启动时噪音和震动较大,也是乘坐者最为诟病的一项缺点。
此外,如果遇上严重堵车,发动机停止工作的时间较长,燃烧室温度降低,未完全燃烧的碳氢氧化物和石蜡会形成积碳附着在气缸内壁。如果油品不好,情况会更严重。积碳会令油耗变高、动力变弱,本是为降低油耗设计的自动启停功能,反倒增加了油耗。
总结:
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环保节能,在理论环境下它也确实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结合我国的路况?堵车时间较长,长时间的走走停停势必会给起动机增加负担。
所以,在长时间拥堵时,最好将自动启停功能关闭,这样更有利于延长起动机和蓄电池的寿命。而如果在开空调的情况下,蓄电池负担较大,为了给下一次启动积蓄电量,发动机可能会在刚停下没多久就启动。此时也尽量不要开自动启停功能。
而在交通路况较好的情况下,如果红灯较多(比如长安街),那自动启停功能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总之,事在人为,发动机启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太适合我国的路况,但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这套系统终会得到广泛的普及。
启停永久关闭技巧
条件:车辆停在太阳下暴晒,温度超过35度即可操作
1,在太阳底下暴晒后,启动汽车,看温度大于35度即可。
2,然后点开发动机启停功能停用的界面,你会发现已经是关闭着的。
3,接下你要做的是,长按发动机启停功能停用图标,红圈内的小黄杠消失(即开启停),然后放掉。
4,你会发现几秒后小黄杠又出现了(也就是自己又关闭了)。这样就可以了,就算温度下来,发动机启停也是关闭的,隔天冷车启动还是关闭的。这样车子启动时,启停就默认关闭了。
再次要启动启停功能也很简单,在车子符合启停条件的情况下,点下中控屏幕的启停键,就可以恢复默认的启停开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