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是1985年由石铁源、徐锡宜作曲,石祥作词,娄连广编曲的一首歌曲。首唱是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男高音歌唱家董振厚,后有蒋大为、董文华、等翻唱。在中国知名度相当高,广为传唱。
为什么说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据说这首歌当时只拿到了十六圆稿费。所以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你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十五的月亮简谱如图
《十五的月亮》是由石祥作词,铁源、徐锡宜作曲,娄连广编曲,董振厚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84年。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1984年的一天,作词人石祥到河北省与部队官兵座谈“战士喜欢什么样的歌曲"时,一位连长希望他创作一首歌唱军人妻子的歌曲。起初石祥对如何称呼军嫂感到犯难,称军嫂为“妻子”太老气,称“亲爱的”“心上人”又太时髦。
直到晚上快熄灯的时候,他推开窗子想开阔一下思路时,一眼望见明月,便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在天,夫妻两地相望,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于是石祥便用“你”、“我”解决了人称难题,有感而发,很快写完了《十五的月亮》的歌词。
之后某天,在石祥晨练时,偶遇作曲人铁源,便兴致冲冲地把歌词背给了铁源听,铁源听后也拍手称赞,并希望为该曲作曲。铁源回到房间后,两天内便创作出了该曲的曲谱,之后铁源请作曲人徐锡宜对曲谱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十五的月亮》作为一首12小节共6个乐句的歌曲,虽结构短小,但严谨、明快,具有简约而旨丰的审美效果,以新视角揭示了战士的内心情感世界,表达了战士的心声,满足了广大官兵和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该曲在热情讴歌中国***、祖国和军队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广大官兵内心情感的表达及牺牲奉献精神的褒扬。
该曲中的“爱”均是以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该曲既是“爱”的表达,更是对军人牺牲奉献精神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