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钓鱼技巧全攻略:初春野钓鲫鱼技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13:34:26
字号:

在春季钓鱼就要先了解春季的钓鱼技巧,春风既吹绿了大地,也给垂钓增添了麻烦。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春季钓鱼技巧全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春季钓鱼技巧全攻略:初春野钓鲫鱼技巧

春季钓鱼技巧:1.选准对象鱼

相对来说,早春吃饵比较活跃的有鲫鱼、翘嘴白、白条、小麦穗等,鲶鱼、鲤鱼次之。因此春钓应以鲫鱼为主,鲤鱼、草鱼等顺便钓之。如用大钩粗线专钓鲤鱼或者鲢鳙之类,则难有收获。

春季钓鱼技巧:2.钓向阳、钓草

乍暖还寒季节,浅水比深水升温快。鱼类虽属变温动物,但对水温的变化仍很敏感,所以多栖息和觅食于向阳的一侧。垂钓向阳,既无人影而又阳光充足,鱼儿在这里没有惊吓又感温暖,有利于觅食。

为了索饵繁殖,淡水鱼类都有恋草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春暖花开的四五月份,在温度、水深等自然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水草之中就成了它们生活繁殖的场所,在贴近水草的地方垂钓自然应当成为首选钓点。钓谚云:?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就是这个意思。

春季钓鱼技巧:3.钓顺风、钓南风

夏钓以钓顶风为佳,但春天因为风大且少有水生物,水中既不缺氧也没有足以吸引鱼的食物,因而应选择避风的堤岸下、转弯处,尽可能顺风占位,有利于投钩,也可减少 风大所带来的操作不便。

刮南向风时一般会使水温升高,能促进鱼儿活动,故春日垂钓,无风或南风有阳光的天气最好。小风时也可在下风口,但有三四级以上风浪时,上风口垂钓为宜。(夏天、秋天钓下风口,氧气充足,为富氧区,且食物丰富)

春季钓鱼技巧:4.小漂小坠钓灵敏

使用浮漂以1号小漂最为理想,要求轻、灵、流线型,七星漂效果也不错。由于要求较高的灵敏度,显然台钓比传统钓要好。用台钓应调灵敏、钓灵敏。鱼饵在水下的状态最好是一饵刚触塘底,一饵稍悬起。这时鱼儿哪怕是轻微地一吸饵,也会在浮漂上反应出来。

春季钓鱼技巧:5.小钩细线

春钓无巧,线细钩小?。春钓应选用小号袖型和园口型钓钩,如伊势尼3?5号,万能袖3?4号。钩条在同类型钩中尽可能选择细一些的,韧性要大,富有弹性。鱼线宜细,主线0.8?1.5号,子线以0.3?0.6号为佳。

这是由春季低温状态中鲫鱼活动量小、鱼嘴张口小、行为呆滞、摄食动作轻微等特点决定的。细线配小钩,其灵敏度远优于粗线大钩。柔软细小的钩线不易引起鱼的警觉,又有助于鱼的吞食,自然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春季钓鱼技巧:6.用荤饵小饵

一般杂食性鱼类经过漫长冬眠静卧之后,腹中空虚,急需进食补充营养,但对素饵却不感兴趣,以觅食荤饵为主。

红虫是春钓的首选饵料,它本身就来自水底,鱼儿在水中经常能吃到它,慢慢地养成了一种口癖。单个或几个红虫一束挂钩,对鱼的诱惑力最大,唯感不足的是上钩困难。蚯蚓为饵时不能象夏季那 样用整条蚯蚓挂钩,应针对鱼张口小的特点将蚯蚓剪成1CM左右的小段穿钩,钩尖外露。否则鱼吃到蚯蚓吃不到钩,信号明显也提不上鱼来。

再有用河虾钓鲫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将新鲜的河虾剪去头尾,大虾把外壳一同除去(有壳效果不好),然后将?虾仁?放在容器内,倒入适量?九一八?或?湖鲫?等商品饵,轻微搅拌 一下,使虾仁周身粘满商品饵即可挂钩垂钓。最好是头一天晚上制作,第二天使用。?虾仁?被腌制了一晚,既有自身的腥味,又有商品饵的香味,且留味持久,有诱钓合一的效果。

春季钓鱼技巧:7.提竿以钓第一信号为宜

第一信号是指鱼把钩吸到嘴里还没等吐出来的一瞬间,表现在浮漂上是轻微地上升后向下有力地一顿,仿佛浮漂突然掉下去一样,尺距在半目左右。

由于鲫鱼吃食的习惯一般是先触后入口,然后向上游动,因此浮漂轻托一定幅度(1目左右)的时候也是提竿的较好时机。如不及时提竿,抓不住第一信号鱼儿稍感不适很可能吐钩而去,影响钓获率。浮漂轻微地较慢地上下抖动不是鱼咬钩的信号,不宜提竿。当然,出现送漂、领漂、闷漂等也应及时提竿。用荤饵垂钓提竿时要适当用力抖腕,钩牢鱼嘴。

天津蓟县于桥水库是很多天津和北京市民较为熟知的特色大型水库,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得到极大的改善,水变清了,鱼儿也多了,周边的绿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水库钓鱼攻略。

于桥水库钓鱼指南

1、目前于桥水库基本上是不让钓鱼的,但是如果实在想钓鱼,可以选择一些边角地带尝试一下。

2、在马伸桥的浮排有钓鱼项目,不过是收费的,50元/天,体验还不错

3、建议钓鱼的时候使用海竿,这样可以钓更大的鱼。

4、钓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确保钓鱼环境绝对安全才行,而且不要污染周边的环境

于桥水库环境治理过程

从天津中心城区向北驱车100多公里,再穿过“引滦明珠”于桥水库库区内“九曲十八弯”的羊肠小道,便来到前置库的地界。

前置库位于津冀交界处,是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于桥水库调度河北省上游来水、防洪蓄水和净化水源的重要调节区域。数百条曲折纵横的埝埂将水面面积18平方公里的前置库水域划分为43个单元格,如同大型迷宫一般,一眼望不到边。

但在前置库改造前,这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大部分区域都是鱼池,还有种植大棚、牲畜棚舍、遗留房屋等,种植养殖活动给库区水污染防治带来了很大难度。

“2015年,天津市投入5.59亿元建设前置库,将这里改造成大型网格状水质过滤系统,并于年8月投入试运行。”于桥水库管理处副处长廉铁辉说。

廉铁辉介绍,前置库进水设计流量54.0立方米/秒,经过分流,通过多个单元格沉淀、植被吸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年处理规模达5.82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引滦来水“净化器”。

年6月,天津市正式与河北省签订了《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2016年至年,河北省、天津市各出资3亿元共同设立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引滦入津水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前置库改造是整个于桥水库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这里改造初期就像一片‘水滩荒地’,面积大,情况复杂,管理上也无经验可循。”天津市引滦工程于桥水库管理处前置库管理所所长吴涛说。年,已在水库工作12年的吴涛和管理所的其他十位成员挑起了保卫前置库的重担。

他们在不同单元格种植了适合生长、能吸收污染物的植物,有芦苇、香蒲、茭白等挺水植物,还有菹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

“可管理不善的植物也会得病。前置库里禁止打农药,只能通过物理方法治疗。”管理所工作人员肖楠说,“去年7月,几个单元格的芦苇得了锈病,我们通过机械船只隔离打捞,有效控制了病情蔓延。”

管理所的成员还经常与专家沟通并及时总结经验,渐渐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成了半个“植物专家”。

经过管理,前置库内水质不断改善,鱼虾蟹也逐渐丰富起来,但也时不时发生村民翻网偷捕行为。

“我们11个兄弟每天就要趴在埝埂上,藏在芦苇中,巡逻蹲守。”吴涛说,数九天里,我们与凛冽寒风、刺骨冰雪为伍;三伏天里,与扰人蚊虫、潮湿露水相伴。

管理所成员一天执勤六七个小时是常事,有时还会连续工作三四天。55岁的关胜国是管理所年纪最长的成员,常年彻夜巡逻的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夜里三四点睡不着觉,疼得直翻身。

“干了这么多年,身上已经有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关胜国说。

前置库工作人员凿冰防止水尺冻裂,及时观测水位。

近年来,天津市于桥水库与同是以滦水为主要水源的河北省唐山市陡河水库多次就水质净化、水草打捞、船只设备等管理问题相互借鉴经验,推动引滦水环境治理。

“于桥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承担着防洪、城市供水、发电等任务,在水草机械化打捞、库区封闭管理和前置库建设等方面为改善引滦水质作出了表率和贡献。”廉铁辉说。

年,天津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并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40%、劣V类水体比例为25%,较2014年分别提高15个百分点、下降40个百分点。

水库基本数据

主要景点有翠屏湖,翠屏山,凤凰山;水库枢纽工程有拦河坝、放水洞、溢洪道、水电站。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全长2222m,最大坝高24m,坝顶高程28.72m。

放水洞(兼发电洞洞径5m,坝后电站设贯流式机组四台,总装机5000千瓦。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闸,八孔闸门,净宽80m,最大泄洪能力4138m3/s。

水库作用

据天津市水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1983年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通水以后,于桥水库成为引滦入津重要的调蓄水库,并和引滦沿线上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一起被列为天津市重要的城市水源地。25年来,于桥水库已累计向天津城市安全供水179.72亿立方米,不仅保证了城市人民的饮水安全,也极大地改善了天津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市水利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城市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结合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城市水源地保护措施,完善于桥水库水环境预警系统,恢复水库生态系统,确保天津城市供水安全和水源地生态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23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