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的用料:猪肉400克左右、鸡蛋1个、油、盐3勺、生抽3汤匙、老抽1汤匙、料酒3汤匙、五香粉1勺、白糖15克、姜、大料2粒、淀粉、马蹄6个、葱3根、生菜。
步骤:
1、肉馅加入盐、白糖、胡椒粉往一个方向绞打上劲,再打入一个鸡蛋继续绞打。
2、加入马蹄(要切碎),继续绞打均匀。
3、加入淀粉及葱,重复以上动作。
4、搓成一个个圆形状(为了防止沾手,可以先把手沾点水)。
5、下锅炸。
6、炸至金**捞出,备锅,倒入水,生抽,糖、姜片、葱煮开后,加入炸好的肉丸,煮约半小时捞起。
7、另将准备好的生菜烫熟,装盘。
8、用户需要将煮好的肉丸装入盘中,爽脆不腻的狮子头可以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狮子头
国宴狮子头的用料
猪肉 400克淀粉 6勺油菜 6棵料酒 5勺老抽 2勺荸荠 4个姜 6片盐 8克咸鸭蛋黄 5个
步骤 1
梅头肉或者五花,3肥7瘦,切成石榴籽大小
步骤 2
狮子头讲究细切粗剁,斩断肉里面的劲,但不要剁太碎,不能偷懒用绞肉机哦!口感肯定不一样的
步骤 3
葱姜拍一下,加入适量清水,加入料酒少许(冬天可以加温水,夏天凉水,随意)
步骤 4
马蹄拍一下切碎(马蹄解油腻)冬天用冬笋也可以的。
步骤 5
加入四勺淀粉,8克盐,这个勺子半勺,胡椒粉少量,四分之一勺
步骤 6
肉搅打上劲,一边搅一边加葱姜水,干了就再加点,搅三四分钟就好,不要太久,太久了出来就太劲道了。没有松软的口感了。
步骤 7
包入一颗鸭蛋黄(有蟹黄的话包蟹黄更好)一定要流油的咸蛋黄,面面的那种不香
步骤 8
手上抹点水不容易粘手来回扔丸子,为的稍稍上劲不容易散,成型就好
步骤 9
锅内炒一下葱姜加入水淀粉,(两小勺淀粉加一大碗水调好倒入)加入酱油红烧汁,没有的话可以放老抽代替,打馅儿用的葱姜水也别浪费,一起倒进去,加入一片桂皮,几个花椒粒,三四角八角(扬州菜不喜欢加花椒类的,有一点提味就好)转入砂锅中。
步骤 10
油锅七成热,炸至表面金黄
步骤 11
炸好放入砂锅中
步骤 12
小火炖100分钟,一个半到两小时之间。
步骤 13
油菜加点盐开水烫十秒钟,出锅摆盘,简直太美味了呀!
步骤 14
鲜嫩多汁,加入蛋黄更香哦!
步骤 15
年夜饭这样上桌完美!(玫瑰花,前面菜谱有教程,这是白萝卜先用紫甘蓝榨汁泡了一下,下面不容易染色,半小时后拿出来又在胡萝卜汁里泡了几小时)一共出了5个,刚出锅就被我儿迫不及待的消灭掉1个。
扩展资料
所谓的“狮子头”,因其形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石狮子的头而得名,此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淮扬菜中的精品,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原名葵花斩肉,唐朝被改名为狮子头。此菜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口感软糯滑腻,健康营养。1949年开国大典时,被列入国宴,从此名声大噪。
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中这样描述狮子头,“狮子头,扬州名菜。大概是取其形似,而又相当大,故名。北方饭庄称之为四喜丸子,因为一盘四个。北方做法不及扬州狮子头远甚。”狮子头南北方的做法不同,四喜丸子属于鲁菜,大汤盘满当当地端上来,只有四枚油光光的丸子,红烧狮子头是淮扬菜。制作技法上,四喜丸子偏色泽光亮,浓油重酱,丸子里淀粉比较多。红烧狮子头比较注重食材本身味道,中间可以加蟹粉、咸蛋黄等江淮常用食材,多佐以高汤蒸制。
狮子头所属的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源于扬州、淮安,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秉承“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选料严谨、制作精细,追求本味、刀功力求精细,善用火候,原料多以水产为主,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等。狮子头居淮扬美食首列,贯穿舌尖百般滋味,是食客们到了淮扬等地必须品尝的一道佳品。
徐珂在《清稗类钞》记载了狮子头的做法:“狮子头者,以形似而得名,猪肉圆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菜或竹笋,略和以水及盐,以肉作极大之圆,置其上,上覆菜叶,以罐盖盖之,乃入铁锅,撒盐少许,以防锅裂。然后,以文火干烧之。每烧数把柴一停,约越五分时更烧之,侯熟取出。”狮子头一菜在清代就已经被社会公认,乾隆下江南时将这道菜带回了京城,使之成为清代宫庭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