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骑行的唯美句子
请记得:“每一次艰难的跋涉,都是磨练心志的修行。”骑行,不仅是一种追寻健康绿色生活的方式,更是我们锻炼身体、磨练心志的途经。每一次热汗淋漓的上坡,每一次畅爽的冲刺,每一次骑行百公里的毅力,每一次快要放弃时候的坚持,每一次突破极限的喜悦,都会让我们内心更加强大。
就如网文所言: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骑行在盘山公路上的艰辛和下山的惬意是什么感觉;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路遇陌生骑友挥手致意的心情;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打着车灯在黑夜里前行的感觉;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乘风而行的感觉;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靠自己的脚就可以征服一座又一座大山到达远方的喜悦;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这年头百公里居然还能0油耗;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除了朝九晚五上班以外,还可以这样自由和快乐的生活着;
清风一程 雨一程,一个人的旅途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任重道远
你驾你的豪车声色犬马。我跟我的摩托浪迹天涯。
跑步破晓,骑行黄昏
如果有谁羁绊了你的脚步,你只需让你的车轮碾过尘土
你可以组合一台单车,但组合不出骑单车的快乐,除非你骑上它
人一辈子最好的时光就是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放学路上。 骑行在路上,风景在心中 我们要骑行到更多的地方,邂逅更多的风景,写下更多关于青春的故事…… 再牛逼的坡,也阻挡不了哥推车的步伐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吃不吃早餐,骑车完全是两个状态,好比生活一样。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自由自在的骑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在乎骑行的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的心情。 其实我们只是把流浪当做旅行。而我之所以选择骑车是因为路上会有更多的美丽在等着我们。 只要你有一颗自由的心和一辆车就够了 骑行者的梦想:一辆好车,一台单反,一个坚强的屁股 骑行的目的有二:一、看妹子;二、骑车看妹子。 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一种瘾,钟情于骑行在路上的状态,自由,未知,期待,惊奇,可以获得,可以遗忘。骑行,在路上,用车轮丈量我们的青春之路 男孩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男人?女孩要走多少路才能遇见自己?
在大山深处骑一辆自行车独行,除了身体上的辛劳就是心灵上的清净。就在建设将他的中华轿车停在保定的那家球馆的停车场里的时候,比他小四岁的华新刚刚骑着他的那辆山地车结束了对长阳高家堰与桥边土城交界的那座高高的赤土垭的最后攀登。
那是一个不得不使着劲、咬着牙、低着头、喘着气,用尽全力向前骑、向上攀登的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从大山深处返回宜昌中心城区,途中走过一道弯还有一道弯,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累了,找个地方歇一歇,擦把汗继续前进;饿了,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喝一口山泉,还是得继续向上骑;骑着骑着,一抬头,就会感到蓝天很近,白云触手可得,就会听见小鸟在看不见的地方动听的鸣唱,蜜蜂在眼前飞快的扇动着翅膀,就会看见自己所骑行过的山路像一条彩带似的在远处展现,就会看见自己还没有走完的道路在前面无穷无尽的伸向远方。
华新是一个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宜昌教育行业的老男人。生在宜昌五中、长在那所学校,长大后最初参加工作也就是在那所学校里,当过体育老师,也当过团干,即便是后来离开了那所学校,也会时不时的回到母校看看。走进那所1952年创办的中学,自然变化很大,光是校门就挪腾了好几次,时而面对当时的大南湖的一湖碧水,时而又面对永耀电厂的高高烟囱,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想起了当年和儿时的小伙伴念时哥都会唱的一首四川民歌:“哎,好久没到这方来,唱起歌儿过山岩。站在坡上望一望哎,凉风悠悠噻吹哟过来。”
宜昌五中原来的那些青砖青瓦的两层教舍自然早就荡然无存,华新家门前的那几棵上十米高的老杨树和那棵他父亲栽种在红星路的门房边上、每年都会开上一片红花的石榴树也早就不见了。可是那个他曾经在上面学会骑车的操场还在。张爱玲说过:“人生最得意处不在于升官发财,而是你在少年时,骑一辆脚踏车,转弯时小撒把,在人家的惊叫声中溅起一地的水花,意气扬扬地远去了。”华新似乎没有那样的恶作剧,他就是在五中的那个操场上骑着自行车一圈又一圈的绕着圈。每当走到那里,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当年那自行车铃铛的清脆响声。那是他父亲的一辆老式自行车,永久重磅28寸男式自行车,结实得很。
骑车运动不只是可以减肥,华新的身材比那些仅仅只靠节食减肥或者在跑步机、健身房的人来得更好,起码运动所带来的结实肌肉和健壮体魄要比那些或者面黄肌瘦或者赘肉满身的不正常的体型要好看多吧!有氧三项就是走、跑、骑,而自行车的骑行集合了走和跑的优点,因为行走虽然很便利,但行走距离上有一定限制;跑步除了受到城区道路的一些条件限制,而且对膝关节损伤很大,所以自行车锻炼的好处除了不限时间、不限速度、不会对路人造成重大伤害的同时,还是一种感觉自由、畅快无比、愉悦心灵的方式。因为骑行在路上,风景在心中。
青年时代的锻炼身体,使得华新长大以后成为了五中的一名体育教师;而五中的教学生涯和团委工作,除了培养出他的温文尔雅的性格,更多的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体魄强壮的男人,尤其是步入老年后的坚持骑行运动,两腿交替的蹬踏使得他的左右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自然就可以提防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不仅使得下肢的关节和肌肉受益,还使得头部和上身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在早晚高峰期,城区到处塞车的道路中自由穿行,那叫一个爽!
骑行是一项不需要象别的体育运动那样必须提前刻意准备的`。骑在自行车上不限时间、不限速度、不限场所,中心城区的每一处非机动车道都是自行车可以自由发挥的锻炼场所;既可以独自骑行,也可以结伴而行;可以驮着钓鱼杆子出发,也可带着画夹板子去溜达;可以顺便去走走朋友、串串亲戚,还可以在山区车道上测试自己的耐力,华新就经常戴着头盔、手套,穿着骑行服,带着鞍包、水壶和干粮,或结伴同行,要知道骑行骑行,不骑不行;只有骑在车上,才能领略沿途的风景;有时候也会独自出行,默默地注视着自己身边的这个世界花开花落、云舒云卷,看着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风雨雷电。
据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只有骑上自行车,才能看到更多的户外风景。就好比此时站在赤土垭上的华新,就会被自己已经骑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也会被远处隐约可见的宜昌城市轮廓和归途中更大的胜利所吸引。他收回目光,喝一口水,重新戴上头盔、手套和墨镜,迫不及待的继续骑行,车轮在下坡的道路上开始滑行,速度越来越快;有风迎面扑来,风速越来越大,他索性放开了车把,双臂张开,让自己的耳边充满了风的呼啸,就在那个瞬间,他能感觉到他的心在长空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