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智慧城市诞生在哪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3:02:31
字号:

在美国的迪比克市。

第一座智慧城市诞生在哪里

2009年1月28日,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会见了作为工商业领袖代表、IBM总裁彭明盛。彭明盛正式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能星球”的概念,建议其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同年9月,艾奥瓦州迪比克市和IBM共同宣布,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迪比克市是美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迪比克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数字化并连接起来。

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进而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使迪比克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

另外,为了提高公交系统的载客量和服务质量,迪比克市下足工夫,一方面通过和IBM公司合作,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追踪现在公交路线的载客量,另一方面借助数百名志愿者乘客的帮助,统计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和地点等数据,以便更好和规划交通路线和提高公交系统的调度效率。

扩展资料:

智慧城市形成因素:

智慧城市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

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

创新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信息装备中心主任宋刚博士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也需要微博、维基等社会工具的应用。

更需要LivingLab等用户参与的方法论及实践来推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同时他结合北京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建设对创新2.0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百度百科-智慧城市

中国广播网-全球智慧城市兴起节能便利是宗旨

非常好,中国最好的公共管理学院。

一,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数据分析:

1,教师总数为47人,其中海归22人(美国13、欧洲5,日2,港2),清华10,北大5,其他人分别来自国内8个名校(人大1,社科1,科学院1,山大1,农大1,南开2,南大1,吉大1);

2,教师的本科专业多样化,博士毕业专业则大部分是公共管理学科班出身,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做的是真正的公共管理学的东西,这几年在政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参考)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数据:

1,北大教师总数53人,其中海归17人(美国7,欧洲5,日4,港1),北大33,其他4个人是来自3个国内院校 (社科2,南开1,山大1);

2,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里面的老师,绝大部分是北大法学和政治学毕业的,所以研究方向更偏重于法学、政治学方面,真正的公共管理方向偏少些。

三,重要奖项获奖情况比较:

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奖项--“杰出管理学贡献奖”,两校的获奖情况比较::

清华:

2008年第三届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 (胡鞍钢还获得过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2011年第六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

北大:

还没有人获奖。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20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