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烘烤的缺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1:54:18
字号:

稳定性差、维修困难和成本高。

节能烘烤的缺点

1、稳定性差:节能烘烤设备多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和变频器技术,但这些技术对设备的稳定性有要求,如果设备质量不佳,可能出现故障或操作不稳定等问题。

2、维修困难:节能烘烤设备相较于传统烘烤设备复杂度更高,因此维修难度也更大。

3、成本高:相较于传统的烘烤设备,节能烘烤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设备保养和维护,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支出。

寻甸县“产学研”一体发展低碳烟草业

以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寻甸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烤烟一直是县域农业的重要支柱,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以来,寻甸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和烤烟恢复性增长战略,烟叶生产科技水平飞速提升,育苗、移栽、施肥、管理等环节均能采用科技措施予以控制和保证。但是,烟叶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烘烤技术,始终是现代烟草农业终级产品与卷烟工业初级原料之间的瓶颈所在。由于原有烘烤技术的人工技能特性,技术难以掌握,极容易出现烘烤失败,使烟叶烘烤成为了制约烤烟生产最终效益的一大瓶颈。

为有效解决这一烟叶生产的制约瓶颈,寻甸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多方求助,今年成功引进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到寻甸县七星镇建设自动控制智能烘烤新型烤房,实现了节能环保与降耗增收双赢,取得了寻甸县现代烟草农业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一、创新发展低碳烟草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此次引进的自动化烘烤设备,有效攻克了烟叶烘烤的技术瓶颈,并明显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据烟草部门调查和测算,目前寻甸县农户广泛使用的普通烤房在烟叶烘烤过程中,每生产一百公斤烘干烟叶的单位平均煤耗为300公斤。以2009年为计算依据,全县共种植烤烟14.52万亩,收购烟叶43万担,烟叶烘烤需要消耗煤炭6.45万吨,燃烧6.45万吨煤共计排放二氧化硫516吨,排放二氧化碳14.19万吨。采用引进的新型自动控制智能烤房后,每百公斤干烟叶的平均单位耗煤为200公斤,在同等产量下,全县合计消耗煤炭4.3万吨,相比原普通烤房合计节约燃煤2.15万吨。燃烧4.3万吨煤,共计排放二氧化硫344吨,共计排放二氧化碳9.46万吨,与原技术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3万吨。能耗和排放的明显降低,不仅显示了极佳的节能环保效益,更契合了现代农业高效低耗的基本发展要求。

二、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寻甸县作为烤烟生产大县,引进和推广自动化智能烤房的目的,就在于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填补烟叶烘烤的科技瓶颈和空白点,提高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按目前的烘烤技术和煤炭每吨60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原有烘烤技术条件下,每年消耗的6.45万吨煤炭总价值是3870万元,在每公斤烟叶中,煤炭所占成本为每公斤1.8元,电费为0.20元,合计2.0元。引进自动智能烤房后,全县每年为烘烤烟叶预计消耗煤炭4.3万吨,比原普通烤房合计节约燃煤2.15万吨,节约率为33.33%,价值合计1290万元。在每公斤烟叶中,煤炭所占成本降为每公斤1.2元,降低的煤炭成本,可为全县烟农合计节约支出1290万元。

另据烟草部门统计,在原有的烘烤技术和条件下,烟叶的平均烘烤损失率约为25%—30%,以43万担的年收购量计算,全县烟农每年因烘烤不良或烘烤失败而造成的损失约10万担,价值约7500万元。采用新烘烤设备后,几乎没有烤坏的烟叶,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其中上等烟可达90%,其余10%为中等烟,消除了烘烤损失,此项又可为全县烟农增加收入7500万元。以上两项节约的支出,共计可为全县烟农增加收入近9000万元,以科技降耗增收的巨大效益明显体现。

三、“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前景

寻甸县主要烤烟种植区种植的“红大”品种是云南烟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由于“红大”品种具有品质优、虫害大、难烘烤的特性,往往能种植出好的烤烟,却不一定能烘烤出优质的烤烟,烟农的最终收益风险较高。此次引进实验的自动化智能烤房,完全解决了烟叶烘烤的技术瓶颈,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前景,主要的应用优势和科技特点表现为“三少三快、两高两大”:一是占地少,安装快。本次实验的烤房占地仅30平方米左右,烤房于7月29日开始建设,8月1日完成烤房组装,8月3日完成地面平整及烤车安装,总共用时6天,单次实验全部投资约19.3万元(含电力架设、运输及土建安装等费用)。若引进技术依托在寻甸县开办的昆明机电工程学校进行本土化生产,可将烤房的单位投资成本降至10万元以下,略高于目前推广应用的标准化密集型烤房成本。二是能耗少,烘烤快。8月11日,烤房开始进行建成后的实验烘烤,8月17日进行第二次实验烘烤。两次烘烤平均历时与常规烤房相比,自动控制智能烘烤房每炉烤烟可缩短时间2-3天,节约的人工价值约为100至150元。耗煤600公斤(成本360元),电178度(成本123元),产干烟分别为252和284公斤,产量是普通烤房的三倍以上。加之新型烤房装烟室与加热室分离,实行强制通风和热风循环,热燃烧效率高,热能循环利用,利用率最高可达95%,耗能较少。三是成本少,操控快。自动控制智能烘烤房每次的烘烤实验总成本为483元,每公斤干烟的两次实验烘烤单位成本分别为1.92元和1.7元,并有继续降低的空间。若普通标准烤房达到相同的干烟产量,总烘烤成本为540元以上,平均单位成本为2.12元以上。自动控制智能烤房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只需根据烟叶成熟度和烟叶部位,按照说明标准输入不同的温度控制数据,启动控制仪,添加燃料即可自动完成,自动排湿不用往返开启天窗、地洞,劳动强度低,耗工量少。四是质量高,产量大。自动控制智能烘烤房温度均匀,有专门的排湿风机,湿度控制好,使烘烤物均匀平衡脱水,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避免了烟叶挂灰、烤黑等现象,几乎没有烤坏的烟叶,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烘烤中部烟时,上等烟比例达90%,其余10%为中等烟。每炉烘烤量是普通烤房的3-4倍,每个烤房可应对30-40亩烟叶的烘烤任务,适于烤烟种植大户或集中烘烤。通过两次烘烤的结果来看,单位重量略高于常规烤房烤出的烟叶。五是科技高,前景大。新引进的自动控制智能烤房主要包括装烟室、热风发生室及温度、湿度监控装置等部分。烘烤时,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从装烟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经过与设定的程序对比计算后,再发出控制信号,实现温度、湿度的自动控制。整个自动智能烤房的构成设施,除控制芯片因属专利产品,按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向专利权人购买外,其余设施的技术及工艺完全可依托在寻甸县开办的昆明机电工程学校相关专业进行生产,并按实际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通过自动智能烤房的生产和改造研发,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将部分在校学生培训为生产维护技术人员,促进机电工程职业学校的教学研发。同时,又能依托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资源,推广培训和辐射带动广大烟农掌握新型智能烘烤设备的操作技能,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模式,具有较为宽广的应用前景,必将有利于推进全县烤烟恢复性增长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9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