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郑州市委网信办消息,为贯彻落实“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国视频工作会议精神,规范涉房地产领域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秩序,12月1日起,郑州市委网信办将联合郑州市房管局、郑州市公安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涉房地产领域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涉房地产领域的自媒体公众号、房产中介营销号,恶意炒作房企个案、曲解政府出台政策、发布虚假信息;以偏概全、夸大其词唱衰房地产市场,甚至出现恶意中伤、诽谤抹黑、敲诈勒索等违规违法行为;还有一些账号蹭热点赚取流量,用网络水军“带节奏”操控舆论走向,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给舆论环境、社会稳定以及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据了解,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有关职能部门将联合今日头条(包括抖音)、微博、百度等互联网商业平台,全面排查涉郑州市房地产领域互联网用户账号,重点聚焦七个方面问题:不具备新闻采编资格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为的;歪曲报道、恶意解读涉房地产政策行为的;敲诈勒索、“黑公关”行为的;恶意炒作房企个案获取不当利益行为的;夸大或虚假宣传唱衰市场行为的;违规发布扰乱社会秩序信息行为的;纵容评论区失管漏管行为的等。
目前,涉房地产领域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已全面部署启动,专项整治工作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大互联网行政管理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涉房地产领域互联网用户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强化网络综合治理,优化涉房地产领域生态环境,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开设涉房地产领域运营乱象举报邮箱:zzwlglc@163.com,欢迎社会公众积极提供举报线索,对举报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日前,沈阳市房产局、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销售宣传的通知》。
该文件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商品房营销代理机构在销售商品房过程中,房地产销售广告不得含有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升学等事项的承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购买者可以签约入读、划片入读某特定中小学,不得使用引发购房者对特定中小学入学资格产生误解的特定用语;不得对规划和建设中的文化教育设施作误导宣传,涉及在规划或者建设中的文化教育设施应当明确注明“在规划中”或者“在建设中”。
同时,文件要求,房地产中介机构在居间代理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不得以学区房名义挂牌二手房;不得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或政府公布的交易参考价格挂牌二手房;不得组织出售方联合抬高报价;不得协助交易双方签订阴阳合同。
这也是本月又一个出手整顿学区房炒作的城市。此前在9月3日,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信办、发改委、教育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严禁利用学区房炒作房价。
按照要求,芜湖加强对学位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热点学区严格实行同一套住宅房小学6年内、中学3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入学(多胞胎、二孩家庭除外)。同时,严厉查处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房源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媒体等市场主体利用学区炒作房价、利用学区诱导小区业主参与哄抬房价、在广告中使用“学区房”进行宣传等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厦门、成都、大连、南京、合肥、太原、温州、天津、芜湖和沈阳出手整顿学区房炒作乱象。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第一财经分析,各地对学区房的整顿主要源于近几年学区房价格上涨过快,一方面学区房的上涨会带来恐慌性入场,并且导致短期内部分板块和小区房价出现价格明显异动。另一方面,学区房的价格变动也和市场炒作有一定关联,需要进行相应整治。从目前已经落地学区房相关政策的城市来看,市场的确已经出现一定降温。
7月初,北京西城严格实施多校划片入学政策,8月25日,北京公布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根据媒体报道,德胜、月坛“顶级学区”里,大幅降价的案例层出不穷。
在深圳,根据此前8月央视财经报道,深圳学区房的热度明显降温,一些远低于此前成交价的优质学区房也无人问津。
张波分析,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城市推出学区房相关政策,这对于稳定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保证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政策本身的力度以及在各地落地的实际效果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张波提醒,学区房改革的重点方向是资源的均衡性,如何更好地均衡优质老师资源,如何更好消除不同区域的中小学的差异性,尤其是基础教育层面均衡性的推进,是重点需要考虑的方向。从长远来看,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均衡性才有可能真正淡化所谓学区房优势。从长远来看,学区房的概念会被逐步弱化,相关房价也将回归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