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地鳖要怎么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3 00:54:19
字号:

地鳖虫,又名土元、地乌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大量出口。地鳖

中华地鳖要怎么养

虫以前主要是野生的,靠人工捕捉入药,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野生地鳖

虫逐渐减少,形成了货缺价昂的态势。因此,从1979年开始,我国一些地

方开始了人工饲养地鳖虫。 经过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地鳖虫养殖已成为

人们发展庭院经济最为简便快捷的项目之一。地鳖虫养殖专业户,联合体

,专业村层出不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

头企业。其养殖技术日趋完善,加工水平有明显提高。不少地方的农户也

确实靠养殖地鳖虫发了财。但到目前,在地鳖虫养殖这个行当中,也出现

了各种各样的误区。 详情参阅我网农业科技中有关《地鳖虫养殖业中的

误区和出路》一文。

地鳖虫的养殖技术:

一、土元的繁殖生长过程 土元的繁殖生长分为三期: (1)卵籽孵化

期,为45天左右,出齐幼虫。 (2)幼虫的生长期,为6个月,长成成虫。

(3)成虫的产卵期为一年半,产卵高峰6~7个月。

二、土元的生活习性 (1)昼伏夜出,怕光,喜欢阴暗潮湿,白天伏在

疏松肥沃的潮湿土中, 黄昏后出来寻食。 (2)土元有假死性:①遇到敌

害,即伪装假死时间相当长。②它是脱皮生长, 每脱一次皮体重和体积

同时增长一倍,为一龄。15~18天脱皮一次,在脱皮时也出现假死性。 (

3)土元是多年生,适温性昆虫,性情温顺懒惰,适应环境广, 繁殖率相

当高,年繁殖幼虫1300只左右。耐饥性相当强,半个月不吃任何东西,对

它的体质不受任何影响,属冬眠性昆虫。 (4)饲料广泛,各种菜叶,各种

植物叶,水果皮、瓜瓤,各种无毒青草, 各种粮油下脚料,都是土元的

好食料,土元还喜欢动物性饲料。人工饲养每天晚上饱喂1次,干饲料用水

拌一下和喂鸡一样。每50千克土元日食量为1千克左右,以上饲料综合喂、

单独喂均可。 三、土元的饲养设备 。 (1)虫筛:用途是将不同龄期的若

虫、成虫、卵鞘, 在一定时间内过筛分离,而后分别养育并分离出药用虫

体。筛孔分为5种规格:2孔筛:将成虫分离出时使用。4孔筛:分离出7~

8龄若虫时使用。6孔筛:分离出卵鞘及虫粪时使用,12孔筛:分离出1~2

龄若虫时使用。17孔筛:分离出初龄若虫,清除寄生性天敌粉螨时使用。

(2)饲养池:格式饲养坑,是利用旧房屋、 暂时不用的有顶及围墙的牲口

棚和厕所等,在地下挖深67厘米左右,宽70~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坑(可

根据饲养量及房舍内的实际情况而定)。将坑底整平夯实,四周砌抹水泥使

之平滑。 如在坑壁上方坑口处贴上3~7厘米宽的防止地鳖虫外逃的玻璃条

更好。坑内用薄水泥板或玻璃分隔成若干小格,各小格的大小要规范化,

以便计算出饲养不同龄期若虫的投放量,和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坑内放入

饲养土20~27厘米厚,坑口四周加较严密的木质盖,并留有镶窗纱的通气

孔,然而分别放入成虫或不同龄若虫。分格饲养便于管理和喂食。由于这

种饲养坑大部分伸入在地表以下,冬季坑内温度高于地表,夏季低于地表

,可使地鳖虫少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并可提高成活率

。 半地下饲养池的结构与格式饲养坑近似,只是池的一半深度埋在地下,

另一半高出地面,池内不再分格,池长2米,宽1.5米,池盖上除留有通气

孔外,还要留有便于管理操作的双层窗纱门,半地下饲养池适于喂养成虫

,进行大量繁殖并取得虫体药材。 四、饲养土的配制。 地鳖为昼伏夜出

性昆虫,日间潜入土中栖息,且喜在土中或土表觅食,因此,土的质量及

内含物质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地鳖虫的成活及生长发育。 (1)土质及含水

量:各地的选用饲养土时的要求,应根据其体情况加以调剂, 如菜园土

、垃圾土、沟泥、灶脚土、砂粘混合土,同时掺入适量(20%~30%)发酵

过的鸡粪、猪粪、马粪、焦泥灰或砻糠灰。不论选用哪种土,配好后应质

地疏松,营养丰富,干湿度适中,手攥能成团,松手能散开。若测量含水

量,应为15%~20%。这样的土质便于地鳖虫潜伏、钻进或爬出,并随意

活动觅食、寻找配偶。 (2)饲养土的处理:饲养土放入坑或池中以前,要

经过阳光曝晒、灭菌、逐虫,并过筛去除杂质及砖、石块。不利于地鳖虫

生活的一切因素,应尽量事先排除。 池中饲养土铺设的厚度,要依不同

虫龄或成虫阶段有所区别,同池不同密度及不同季节土的厚度也应有区别

。经验证明,1~4龄若虫饲养土的厚度应为7~10 厘米;5~8龄虫应为16

~20厘米;9~11龄虫和成虫应为20~26厘米。同一池中, 虫口密度大的

,土应厚些,密度小的,则土浅些;夏季土薄些,冬季土厚些;饲养种虫

要比饲养药用虫体土层厚些,以利于交配及产卵过程少受干扰。 五、饲

料的选择及喂养 地鳖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在人为控制的饲养条件下,选

择和搭配的饲料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败和收获的大小。 (1)饲

料种类:一般可分为三种不同性质的饲料。植物性饲料:包括麦麸、 米

糠、饼粕、粉渣、碎米、玉米等杂粮粉。经炒熟到溢出香味时摊开晾凉后

喂用。动物性饲料:餐厅剩下的猪、牛、鸡、鸭、鱼等下脚料,都可作为

饲料供其食用,但不能腐败变质,以防地鳖虫感病死亡。如有条件可加工

成骨、肉混合松状,冷藏保存。蚯蚓、蟋蟀、蝗虫、飞蛾等小型昆虫,将

其处死后直接投入,可供取食。也可人工养殖蚯蚓、蝇蛆、黄粉虫用来喂

养地鳖虫。青饲料:是饲养地鳖虫必须搭配的食物。青菜叶、包心菜、莴

苣、苋菜以及芝麻、蚕豆、花生、白薯等叶片,南瓜、丝瓜花及果实,均

可饲喂。瓜果皮瓤及山芋等应切块喂养。所喂青饲料应保持新鲜、干净。

要加倍注意不要采摘喷过杀虫剂的青饲料,防止地鳖虫中毒死亡。 (2)搭

配喂养:夏秋高温季节,每天要加喂1~2次青饲料,以早晨投放, 保持

新鲜为好。一日间的喂食次数和喂食量,应掌握低温月份隔天喂1次, 高

温月份每天喂1~2次。喂食量的多少与坑、池中的虫口密度相适应。每天

喂食后应观察饲料余、缺情况,原则上掌握精料吃完,青料有余,既要让

虫吃饱,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残料过剩招来寄生虫和螨类。 地鳖虫

脱皮前后食量减少应少喂,脱皮期间停止取食则不喂。当发现饲养土表面

有许多虫皮,或体色较浅的个体多时,说明大部分虫子已脱完皮,急需大

量食料,要及时恢复正常喂食。冬眠期可不喂食,但气候突然变暖,发现

有虫出土活动时,也应适量撒点精饲料供其取食。 六、卵籽的保管与孵

化 (1)卵籽的保管:在15℃以下至0℃。放入潮湿土中,每3~4天翻一次

,土干时换湿土,荐期10~12月,不影响孵化率。 (2)卵籽的鉴别:卵籽

的质量优劣与出虫率有直接关系。 鉴别优劣的方法有两个:①表面看卵

籽鲜褐红色、饱满、通气孔锯齿清楚。②用手捏开为白糊状。坏卵鉴别方

法有:一是外表粘有泥土,锯齿透气孔生有白边,表面霉暗;二是捏开为

空白、干的、黑的。 (3)孵化卵籽需要条件有:①温度在28~32之间,低

于28℃影响出生虫率, 高于38℃即死亡。②土的湿度在含水分25%左右

。于1:1 的卵混匀③保持孵化盆中的新鲜空气,不能密封。具体的孵化方

法:1.5~2.5千克卵加含水分25%的黄土 1.5~2.5千克合匀,每天翻2~

3次,以利于中下温湿度的均匀、透气。3天左右换土一次,所换入土的

温度要以筛出土的湿度一致,并保持原土的湿度。幼虫出壳后,要分盆隔

离饲养,防止螨虫的产生。孵化期土干时换湿土,严禁喷水以防霉卵。孵

化期保持28~33℃的房间温度。给温方法:火炉、暖气、电炉等。将幼虫

放入在缸或箱内饲养,加土8厘米厚。每天晚上喂一次, 掌握让小土元吃

饱不剩食为好。青精料搭配喂养,长得快。 七、土元温湿度调节 地鳖虫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适宜温度为:气温升高到9℃以上时,解除冬眠,

开始出土活动;秋未气温降至10℃以下时,停止活动,进入冬眠期;温度

保持在26℃左右时,卵期为40天左右,温度在30~32 ℃时, 卵期为30天

左右。各龄若虫及成虫的活动温度为15~35℃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5~30

过高,会使食物发霉变质,病菌及寄生螨侵入并繁殖,导致虫体感病死亡

所需温度时,可用火炉等增高室内温度,或用瓦数适合的电灯泡增加坑、

池的局部温度。为保持地鳖虫昼夜活动规律不变,可采用黑(用黑漆涂抹)

、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灯泡,昼夜轮换使用。 (2)降温:夏季坑、池中的温

度如超出了地鳖虫的适宜温度, 可采用室内地面洒水,加强室内及坑、池

中通风,安装抽、排风扇,或在坑、池中增加水盆、冰盘。气温持续偏高

,发现有死虫现象时,应及时过筛,将老龄若虫或部分成虫筛出,经处理

后作为药用,以降低坑、池中的虫口密度,并减少投食量。 (3)增湿:饲

养场地或坑、池中的湿度低于40%时,应采用喷雾、 地面洒水的方法,放

置吸水后蒸发面大的物品,如将吸水软泡抹板,棉纤维织品,浸湿后的衣

、被等悬挂在坑、池角落,使其散湿。 (4)降湿:坑、池中的湿度超过85

%时,应及时采取降湿措施, 如打开门窗和排风扇,加强通风。如室外大

气湿度过高,持续不下时,则应在坑、池中的角落处放置氯化钙木盒、生

石灰箱,以达到局部降湿的目的。

土鳖虫饲养方法

大棚养殖地鳖虫,因易于采光升温,使棚内保持较高温度,是一种高效而廉价的养殖新方法。下面简要介绍此养殖方法。

(1)建造养殖大棚选择地面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一面坡式坐北朝南塑料日光温室。北墙高度为2.5米,前墙高1.5米,宽5米。墙壁用泥土夯打或用水泥砖垒均可。地面用水泥抹平,顶膜最好使用双层聚氯乙烯移植膜覆盖,便于提高棚温,延长薄膜使用寿命。用压膜线把薄膜固定好,在山墙上安装小门,另一山墙留窗户,见图8。

"图8 大棚养殖地鳖虫模式(2)建造单层或多层养殖池单层池就是用砖垒成若干个高40厘米的小池子。池内壁贴瓷砖或玻璃条,防止地鳖虫外逃。池可分前后两排建造,中间留有走道。单层饲养池管理操作方便,但大棚利用率不高,收益低。若采用多层架盆式养殖,可增加饲养量以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用三角铁或木条制成多层式支架,架上放塑料盆。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分前、中、后三排,留两条走道(彩图19)。这样便可达到管理方便、受热均匀、经济效益高的目的。(3)大棚内温、湿度调控温、湿度调控是养殖地鳖虫的关键措施。地鳖虫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若超过40℃则难以安宁甚至死亡,低于7℃停止活动入蛰冬眠。在积温相同的条件下,晴天早揭草苫,充分利用光照,增加棚内温度,多蓄热;下午早盖苫保温。夜间温度低时,可在大棚内点燃煤球炉,使温度保持在25℃以上。也可在煤球炉上放水壶,让水壶里的水经常保持沸腾状。这样可使棚内温、湿度均衡,能克服棚内上热下凉的缺点。冬季门窗上遮厚草帘或棉帘,达到保温目的。地鳖虫冬季在棚中越冬时,不论采用何种饲养形式,均需在池、盆中根据不同虫龄添加不同数量的新土。新土的含水量为20%~25%。

1~2龄虫加新土2厘米;3~4龄虫加新土3厘米;5~6龄虫加新土4~5厘米;7~10龄虫加新土6~8厘米;产卵虫加新土8~10厘米。

同期孵化的若虫,要放同一池或盆中,饲养到3龄虫阶段,要经常喂给“蜕皮素”,使地鳖虫蜕皮整齐,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土鳖虫雌虫全体人药,雄虫最后脱皮前也可人药,性寒、昧咸,具有破坚结、催乳、化瘀止痛等多种功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土鳖虫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土鳖虫饲养方法

 1土鳖虫的生物学特性

 土鳖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虫从若虫到长出翅膀,约需8个月,雌虫无翅,成熟约需9?11个月。雄虫交尾后5?7天死亡。雌虫交尾后一周即可产卵,且一次交尾终生产卵。6?10月为交尾期。从4月下旬至11月下旬,均可产卵,7?10月是产卵盛期。卵子粘结在一起成块状叫卵鞘,为棕褐色,肾形或英果形,长约0.5厘米,经40?60天孵化出幼虫。卵鞘孵化的最适温度为30CC?35℃,刚孵化的若虫微白色,每隔25?50天蜕一次皮,其中雄虫蜕皮8次,雌虫蜕皮10?11次。

 2饲养设施

 2.1工具筛:共分四种。1号筛方眼8.5毫米;2号筛方眼3.5毫米;3号筛略同糠筛,方眼2毫米;4号筛方眼1.2毫米。

 2.2卵鞘缸(钵):若干。

 2.3饲养坑:为节省占地,一般采用五层坑结构。坑的背面靠墙,依墙竖立左右水泥墙板各一块,间距66厘米,上面平铺一块水泥盖板。墙板规格:高36厘米、宽53厘米、厚3.3厘米。坑的前面留坑门,分上下两段,下半边一段用水泥板扣分塞人,规格为:高20厘米、长66厘米、厚3.3厘米;上半边用木料做成固定门框,安装活动门。按此结构,在第一层盖板上面,建造第二层,依次建成五层。坑内均匀铺放饲养土。土要求细碎疏松、潮湿,先用3号筛除去土块,再掺入适量草木灰,湿度以含水量20%左右为宜。1。4龄若虫饲养土厚度以6?7厘米为宜,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的饲养土厚度应为10?12厘米为佳。

 3科学喂食

 土鳖虫食性比较杂,常用的主要饲料有:麦麸、米糠、豆腐渣、瓜果皮、蔬菜叶、甘薯藤、浮萍和动物性饲料。1?4龄若虫,不善于出土活动,多在饲养土表层内觅食,因此,可在饲养土表面撒一层干土,精料直接撒在土上面,便于幼虫觅食。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喜欢出土觅食,可在饲养土表面撒3厘米厚的稻壳,把饲料撒在上面,这样可使土鳖虫出土后,穿过稻壳,除去虫体泥土,保持饲料干净。在气温偏低的月份,每两天喂一次36?9月,温度高,土鳖虫生长快,食量大,需每日喂一次。喂食时间以早晨为好。应注意精料要与青料搭配喂养,多喂动物性饲料能促进土鳖虫生长发育快。

 4卵鞘的孵化

 卵鞘缸(钵)是专们孵化卵鞘用的,孵化缸(钵)内饲养土的制法是:先把牛粪粉碎,再用3号筛把牛粪和细土过筛,再按牛粪和细土各半的比例混匀,并加入少许水调至有潮湿感时人缸(钵)使用。5?8月中旬的卵鞘,当年就能孵化出幼虫,每月应设一个缸(钵)。上年8月下旬以后的卵鞘和5月份的卵鞘,在7月底可以全部孵化成幼虫。幼虫孵出后先用2号筛筛出卵壳,再用3号筛筛出幼虫,经点数后可在原地养至蜕完第一次皮,再移入饲养坑中进行饲养。

 5饲养坑的管理

 土鳖虫在泥土中喜群居,因此应高密度饲养。1?3龄若虫,每平方厘米可饲养10?20只;4?6龄若虫,每平方厘米可饲养6?10只;7?9若虫,每平方厘米可饲养1.5?3只。为了使其平衡发育,随着若虫的生长,应进行分档饲养。一般把1?6龄分为一档;7?8龄时结合剔雄养雌,把雌若虫分为一档;9。11龄若虫为一档。饲养坑内要以黑暗为主,以促进土鳖虫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6母虫坑的管理

 应选择操作方便的坑作母虫坑,以加快繁殖速度,提高养殖规模。为确保母虫全部受精,应不剔雄而让其出翅交配。在坑内发现有翅膀雄虫一个月后,用4号筛筛选出母虫和雄虫,这时母虫腹下呈粉红色或黑灰色,要选择体大、健康、活泼的集中在母虫坑内,加强饲养。筛出的雄成虫一并投入母虫坑,在剔雄养雌时,应选择体大、健康的雌虫,也放人母虫坑中饲养。母虫坑的饲养土湿度应大一些,要增喂多汁饲料,以补充母虫体内水分。否则,母虫就会因缺水吃卵,影响繁殖。在母虫产卵后,应每隔5天筛一次卵。

 7土鳖虫的采收与加工

 雌若虫是主要采收对象,在9?11龄时体重最高;雄若虫8龄时体重最高,此时采集经济效益高。二般在若虫8龄时,用1号筛选出若虫,拣出雄虫泡洒,留养雌虫至9?11龄时泡洒。上年产的母虫,已经衰老的也应泡洒加工。活鲜虫用水泡死后,清洗干净,晒至干燥即为成品。

土鳖虫的饲养条件

 1、饲养条件。土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中,其适应性很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各地均可饲养。

 2、立体工厂化饲养。养土元所用设备比较简单,小规模饲养用塑料盆即可。要想大规模养殖土元,可采取立体多层饲养台的方式。具体方法是:在房舍内靠墙处砌砖,每层高度掌握在30-38cm左右,层板最好使用水泥板,每面墙壁可建5-7层饲养台。实践证明,这种饲养台可使室内的温度比平面池高6-10℃,土元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完成一代仅需7个月左右,年产量显著提高。

 3、饲料配置。土元属杂食性昆虫,只要猪能吃的都行,如麦麸、米糠、饼粕、青饲料、土豆、蔬菜叶、骨头等,每天晚上投料一次即可。土元最为贪食蚯蚓,可配合养殖。

 4、科学管理。人工饲养土元,科学管理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螨虫是饲养土元常见的寄生虫,防治方法可用三氯杀螨砜和20%螨卵酯粉剂,用1:400倍稀释液拌入饲养土内;亦可通过及时更换饲养土或用油条、骨头、南瓜花作诱饵的方式来去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8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