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铝发动机竟然不是全铝的? “全铝发动机”似乎是厂商们推广的技术亮点。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全铝发动机”真的是铝合金做的吗?
不要骗我!“全铝发动机”不全铝?
毫无疑问,轻是铝材料的主要特征。其实汽车用的铝都是铝合金的形式,因为纯铝很软,而铝合金可以达到很高的强度。全铝发动机、铝合金轮圈、全铝车身、铝合金悬架...为了减轻重量,现在工程师们已经用铝合金材料代替了汽车中的许多钢制零件,全铝发动机也越来越受欢迎,包括 SAI C、江淮、 比亚迪 等许多中国品牌。
自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科劳斯·奥托发明四冲程内燃机以来,制造发动机所用的材料和工艺不断演变,如今铝合金已成为汽车发动机中常见的材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发动机里面是什么。“全铝发动机”是否完全由铝合金零件组成?显然,轴承、正时齿轮链、起动机、阀门、气门弹簧等部件不能是铝合金。
-什么是铝合金缸体缸盖?
简单来说,支撑发动机主机架的腔体就是发动机的气缸体,它的上方便是气缸盖。一方面,气缸盖、活塞和气缸构成了汽油燃烧的燃烧室,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安装固定正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等部件。气缸体和气缸盖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零件,所以从轻量化的角度来看,它们是车企最愿意要的零件。
早期的气缸体和气缸盖大多由铸铁制成。铸铁缸体和缸盖虽然强度和耐磨性高,成本相对较低,但在铝合金材料面前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由铸铁改为铝合金不仅可以大大减轻重量,还可以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与铸铁相比,铝合金在成本上并不占优势,但随着目前的大批量、大规模生产,可能不再是车企的大问题。因此,“全铝发动机”成为了今天的主流。
-为什么引用“全铝发动机”?
之所以给“全铝发动机”加上引号,是因为厂家的宣传和人们的普遍认知并不完全准确。甚至按照大多数人的认知逻辑——气缸体和气缸盖都是铝合金的发动机,也可以称之为全铝发动机。目前,缸体中铸铁制成的曲轴轴承座和气缸套仍不能完全用铝合金代替。
作为气缸体的一部分,曲轴轴承座由铸铁制成。严格来说,缸体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铝合金缸体。铝合金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胜任下轴承座,而应力相对较小的上轴承座可以用较轻的铝合金制成。另外,气缸体上的气缸套也是不能使用铝合金的零件之一。
“拉缸”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发动机故障。“气缸”是发动机的气缸。拉缸的原因很多,如冷却液不足、机油量少、异物进入气缸或活塞环失效等。,最终可能会损坏气缸内壁,使汽车无法再正常行驶甚至熄火。这里提到的气缸内壁一般是发动机的气缸套,甚至对于厂家所说的“全铝发动机”,气缸套也不是铝合金材质,大部分还是铸铁材质。
气缸套必须由铸铁制成吗?铸铁气缸套曾经是发动机不可缺少的零件。然而有一天,电弧喷涂技术出现了,在一些发动机上看不到气缸套。
宝马最新的B系列发动机、全新福特野马谢尔比GT350上的5.2L V8发动机以及全新日产菲尼迪Q50上的3.0T V6发动机都取消了传统的铸铁气缸套。采用这种电弧喷涂技术,气缸内壁涂有合金涂层或其他复合材料,厚度一般只有0.2-0.3毫米。除了耐磨性和导热性的提高,与铸铁相比,
基于对轻量化的追求,厂家似乎讨厌钢材,想尽办法用铝合金来代替,或者干脆像铸铁气缸套一样取消。那么,除了发动机缸体、缸盖大量使用铝合金外,还有哪些发动机零部件在逐渐淘汰钢材?
哪些钢铁部件被替代了?
●铝合金替代的钢铁零件
-涡轮增压器也可以是铝制的!?
安装涡轮增压系统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一种手段。在挤压发动机动力的背后,涡轮增压器和排气歧管需要承受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这显然对铝合金的材料机制具有破坏性。所以目前虽然大部分发动机在气缸体和气缸盖都采用了轻质铝合金,但是涡轮增压器还是采用铸铁。然而,当人们坚信涡轮增压器一定是一个沉重的“铁块”时,一家企业却苦于追求涡轮增压器的轻量化。
宝马最新的B系列发动机集成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材质是铝合金,没错。铝合金材料能承受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吗?
宝马的铝合金涡轮增压器来自“好极优”大陆集团,是第一家将铝合金涡轮增压器应用于汽车的供应商。增加水冷系统后,不仅铝合金可以满足温度要求,而且整个增压器壳体可以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损坏,对增压效果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宝马与大陆合作开发涡轮增压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要知道目前很多汽油机的涡轮增压技术都是从柴油机过渡而来的,这次合作代表了宝马从无到有的汽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发展。
“铝合金涡轮增压器+水冷系统”的方案无疑会提升宝马发动机的轻量化水平和燃油效率,但更高的成本也是让宝马纠结的一点。好在宝马的B系列发动机遵循模块化生产的原则。无论是3缸1.5T B38、4缸2.0T B48还是6缸3.0T B58,它们都可以共享很多技术和硬件,所以成本在未来可能不是大问题。
-不仅仅是减重-活塞和活塞连杆
活塞是发动机里最难的小弟弟。它能承受最恶劣的工作环境——高温、高压和燃油腐蚀性,还能与气缸壁不断摩擦和战斗。所以发动机对这个小哥哥的身体要求很高,它的强度、刚性、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都必须能承受这样恶劣的环境。
铸铁是最经济的材料选择,对于铸铁制成的活塞和活塞连杆来说,高强度和高温是小菜一碟。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铸铁材质的质量比较大,活塞往复运动时,发动机要克服活塞和活塞连杆本身的惯性力。
●发动机哪些钢制零件不能更换?
我们看到许多发动机零件已经被铝合金取代了。钢材真的会被彻底淘汰吗?目前来看,显然不是。铝合金在强度、耐高温性和疲劳特性上仍然落后于钢,所以这也是发动机零件不能完全用铝合金制造的原因。
-曲轴一定是钢做的?
曲轴也是一个很惨的角色,相当于一个转换力的工具。它承受自身的离心力和往复惯性力,同时承受活塞连杆疯狂的上下运动,将活塞连杆的驱动力转化为扭矩输出到外部。它的转速也是发动机转速。一般来说,乘用车的发动机转速可以达到8000-9000转/分甚至更高。可以想象,曲轴也一定是一个不怕重活累活的人。
目前,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仍难以满足发动机的需求。曲轴材料只有两种,锻钢和铸钢。锻造曲轴的强度高于铸造曲轴,所以现在汽车发动机曲轴大多采用锻钢。当然,无论是锻造曲轴还是铸造曲轴,都需要进行最终的加工才能形成曲轴。曲轴制造过程视频如下:
更多精彩视频,均在车载家庭视频频道。
-不能减轻的部分?飞轮
在任何一台汽车发动机上,都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钢制轮盘,这就是飞轮。从尺寸上也可以看出它的重量不轻。但是,在发动机融入大量铝合金的今天,飞轮为什么不“轻量化”?
因此,有足够的转动惯量是飞轮的必要条件。质量越大,转动惯量越大。为了使发动机更紧凑,钢显然比铝合金更合适。
另外,除了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飞轮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铝合金无法替代的钢制零件,比如正时齿轮链、气门和气门弹簧等。所以在这个阶段,发动机上的钢铁材料不可能完全被淘汰。为了提高未来的轻量化水平,除了改变材料之外,也许我们可以从结构设计入手。
●总结
轻量化无疑是发动机乃至整车制造一直追求的重点。现在铝合金已经取代了钢铁部件,而这些部件曾经似乎是无法替代的。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铝合金的材料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锻造铝合金,但其耐热性和疲劳特性仍不在钢的水平。因此,为了让铝合金在发动机上展现出轻量化的优势,厂家不得不相应增加其他方面的技术补偿。例如,宝马的铝合金涡轮增压器需要一套额外的水冷系统。厂家所说的“全铝发动机”,并不是所有的钢制零件都换成了铝合金材料,有些零件还是以钢制材料为最佳选择。如果想提高整车的轻量化,可能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