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克夏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
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由于大白猪,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体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肤偶有少量暗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生产性能: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
大约克夏猪全身皮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大小适中,鼻面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平直。肢蹄健壮、前胛宽、背阔、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等特点。
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世界上优秀的腌肉型猪种,原产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遍布世界各地,中国1963年开始引入。其全身白色,头狭长,背腰长,胸腰椎有22个以上,肋骨16对,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高。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但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
杜洛克原种猪应具备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
汉普夏猪体型大,毛色特征突出,被毛黑色,在肩部和颈部结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故有“银带猪”之称。头中等大小,而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驱臀部肌肉发达。颜面长而挺直,耳直立,体侧平滑,腹部紧凑,后躯丰满,呈现良好的瘦肉型体况。被毛黑色,以颈肩部(包括前肢)有一白色环带为特征。成年公猪体重约315~410千克,母猪约250~340千克。性情活泼,稍有神经质,但并不构成严重缺点。产仔数较少,平均约9头,但仔猪硕壮而均匀。母性良好。据多品种杂交试验比较结果,用汉普夏猪为父本杂交的后代具有胴体长、背膘薄和眼肌面积大的优点。
二元母猪或三元母猪较好。
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母猪种类繁多,按颜色分,有黑色母猪、白色母猪,还有花斑色母猪。其生活习性也有一定差别,按地域来说,有的母猪以半生半熟的食料为主,有的要熟食为主,还有的吃生料。国内母猪有很多品种如太湖猪,长白猪、大白猪、二花脸、金华猪、杜洛克、皮特兰、荣昌猪等。
母猪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购买前选好母猪至关重要。建议中小规模养殖户不要在育肥猪群中自留母猪。
空怀期:肌内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初产猪肌注1次细小病毒死活苗,以后可不注;头3年,每年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每年肌内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