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梅开花后怎么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3:31:15
字号:

1、土壤:用松软、透气、肥沃的砂质土栽培,忌用黏重土、盐碱土。

四季梅开花后怎么养

2、温度:它喜稍微冷凉的环境,最好提供15-20℃的环境,夏季高温下加强通风,寒冷地区入冬搬到室内。

3、肥水:生长季见干见湿浇水,每月还需追肥一次,施加有机肥即可,孕蕾期施加磷钾肥,促进开花。

4、光照:平时都需放在采光处,让它多晒太阳,光照足利于开花。

四季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摘要养殖方法:四季梅花可选择透水性好的砂质土壤,一般使用园土与泥炭土进行养殖,养殖过程要注意控制浇水量,以防烂根,冬季需保持盆土干燥,生长期需要每周施1次氮肥,孕蕾期追施磷肥,喜阳光充足,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3℃。注意事项:长出4-6片叶子时需摘心,积极防治锈病、叶腐病、根疣线虫等病虫害。

一、砂质土壤

四季梅花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的园土与泥炭土都能进行养殖,但是不能选择盐碱土壤进行养殖,会使四季梅花生长发育不良,因此可选择通风透气、透水性好的砂质土壤,有利于促进四季梅花生长的更旺盛。

二、减少浇水

浇水过多会使盆内产生积水,导致四季梅花的根部出现腐烂,因此需要注意控制水量,可每隔3-5天浇1次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即可,进入冬季时要减少浇水量,并保持盆内土壤干燥使植株安全越冬。

三、及时施肥

四季梅花在生长期和孕蕾期都需要进行施肥,为其供应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植株更好的生长,期间可每隔7-10天施1次氮肥,在四季梅花的孕蕾期再施加磷肥,有利于四季梅花开出美丽的花朵。

四、温度光照

四季梅花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33℃,冬季时最低温度不可低于5℃,不然会使四季梅花遭受低温冻害,四季梅花喜爱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因此在养殖时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阳光,使其进行光合作用并生长开花,在夏季烈日时需要进行遮荫。

五、注意事项

1、摘心修剪

当四季梅花长至4-6片叶子时,需要进行摘心,使其萌发更多侧枝,期间摘心不宜超过3次,在四季梅花开花后需要进行修剪,期间可将开过花的枝条进行修剪,避免营养消耗过多,导致四季梅花生长不良。

2、防治病虫害

四季梅花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叶腐病、根疣线虫等,这些病虫害会使枝叶受损,甚至可能导致植株枯萎并死亡,因此可及时喷洒代森锌可湿性粉剂、萎锈灵可湿性粉剂、二溴氯丙烷乳油进行防治。

六、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可选择在4月份左右进行春播繁殖,将挑选好的种子撒在准备好的培养土、腐叶土、细沙等量混合的土壤内,保持温度为18-24℃左右,等待15天左右就会发芽。

2、扦插繁殖

四季梅花还可以选择扦插繁殖,可截取8-10cm左右的枝条,保留上面2片叶子,然后将枝条插入土中,并保持土壤湿润,等待15天左右就会长出新根。

四季梅,也叫长春花。 长春花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冬季阳光不足,气温降低,不利于生长。

温度控制

长春花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温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长江流域冬季一定要采用保护地栽培,低于15℃以后停止生长,低于5℃会受冻害。由于长春花比较耐高温,所以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在夏季和国庆节等高温季节应用。

水肥管理

长春花雨淋后植株易腐烂,降雨多的地方需大棚种植,介质需排水良好对于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则施肥宜采用水溶性肥料,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肥的使用量。如果是用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当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料。

摘心管理

长春花除正常的肥水管理外,重点要把握的是摘心和雨季茎叶腐烂病的防治。摘心的目的是促进分枝和控制花期。一般在4~6片真叶时开始摘心,新梢长出4~6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约是在第一次摘心后15~20天。摘心最好不超过3次,超过3次会影响开花质量。长春花最后一次摘心直接影响开花期,一般秋季最后一次摘心距初花期25天,夏季最后一次摘心比秋季提前3~5天。

注意事项

1、长春花比较适宜盆栽,但要注意不能让植株长得太高,影响室内装饰和观赏。所以在上盆成活后,要经过几次摘心,以促进多发分枝、多开花,花后须剪去残花。

2、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耐贫瘠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7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