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的工作原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3:22:07
字号: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

弹道导弹的工作原理

如果使用特殊弹头,在弹道末端是可以机动的,增加了拦截难度。

其飞行弹道一般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

1、主动段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飞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路径。

2、被动段包括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是导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仪角作惯性飞行,到弹头起爆的路径。

扩展资料

弹道导弹的分类:

1、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2、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

3、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4、按结构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5、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各国的分类不一致。

中国的划分标准一般为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

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百度百科-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弹道?

冲压式发动机有两个技术特点不适合弹道导弹用:第一是冲压式发动机只能在高速下才能启动.所以你看目前用冲压发动机的导弹无一例外都是靠辅助动力装置加速的,等速度上来了才能用冲压.做得比较好的可以把固体火箭发动机整合在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内,否则就只好外置了.那么弹道导弹是垂直发射的,它的加速过程肯定要比巡航导弹慢得多,所需的辅助动力也肯定比巡航导弹大得多.第二是冲压式发动机工作离不开氧气,即使飞毛腿这种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弹道高也远超冲压发动机的工作高度,这个不必多解释.因此,如果用冲压发动机作弹道导弹的主动力,势必要给它加装足够强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启动的动力,而这个固体火箭发动机想把增加了冲压发动机的火箭垂直加速到足够快,肯定体积重量都很大,不比只用固体火箭时小.而且即使它好不容易垂直加速到冲压发动机启动所需的足够速度时,应该已经飞出稠密大气层了,冲压发动机又因氧气不足不能正常工作了.如果不作主动力,只把冲压发动机作为弹头再入时机动的机动动力,倒是更可行的想法,也有这种讨论,启动速度和再入大气层的氧气含量都满足要求.我认为,冲压发动机的额外重量肯定会抵消其动力航速,对提高弹道导弹的射程意义不大.但它确实可以带来机动方面的优势,对提高突防能力有一定好处.也许以后会有这种导弹出现.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这种导弹的整个弹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弹道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弹道是导弹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弹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 按结构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弹道导弹的主要特点是:①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②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 ,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③导弹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④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⑤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⑥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⑦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⑧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⑨为提高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战略弹道导弹可携带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和突防装置。⑩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系统,用于机动飞行,准确攻击目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7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