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直及驻张各单位:
当前,全省疫情呈多点发生、波及范围逐步扩大之势,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持续加大。为从严从紧抓实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保持指挥体系处于应急状态。10月31日以后,全市各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继续按照《关于做好解除临时性静态管理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集中办公、定期调度,及时处理疫情防控日常事宜。
二、严格提前报备工作。所有外省或有本土疫情发生的本省外市州入张人员需提前1天通过“我的张家界”APP报备。近10天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区或有本土疫情发生区旅居史的来张人员以及健康码红、黄码人员,务必提前向所在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告,主动履行个人防疫责任,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三、加强入张通道健康查验工作。各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基于风险评估,可在与外省、市交界处增设健康服务卡点。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交通卡口健康查验工作,做到“6个100%”,即100%测体温、100%佩戴口罩、100%扫场所码、100%查验健康码、100%查验行程卡、100%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来自疫情外溢风险较大地区的入张人员严格落实“入张即查、入张即检、入张即管”的相关规定。
四、做好来张人员的健康管理。所有外市入张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张,在交通卡口实行“落地检”。外省入张人员实行入湘后3天2检,即抵湘后第1天和第3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第2次阴性结果显示之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进入景区景点,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有宾馆酒店、景区景点均需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加密核酸检测频次。10月31日以后,全市所有城区仍坚持每7天开展一次区域核酸检测,乡镇政府所在行政村及与外省、市接壤的行政村每周核酸抽检不少于50%。对高速公路出口所在街道、乡镇实行每周2次的区域核酸检测。落实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将网红打卡点、商业街、餐饮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工作人员纳入重点人群进行定期核酸检测。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人员和同住人员按两天一次的频次开展核酸检测。
六、强化聚集性活动防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办的不线下办。除旅发大会相关活动外,近期原则上不安排会展、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会议、培训、考试,50人以上的,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外市人员参加100人以上的或本市人员参加300人以上的,要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活动主办方要落实防控措施。推行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防止人员大规模聚集发生交叉感染。
七、提升防控救治能力。实施流调溯源能力倍增计划,10月31日前,全市专业流调溯源队伍提升至50支,其中市疾控中心15支、武陵源区5支、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各10支,每支队伍按要求配备公安人员;市、各区县通管办、三大运营商要组建一支常备队伍,随时配合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加快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10月31日前,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要分别将提升核酸检测能力0.5万管、1.5万管、1万管所需要的设备设施配置到位。各区县要加强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建设,做好选址、材料准备等工作,确保在24小时内可投入使用。
八、做好排查信息“回头看”。各区县要建立常态化排查信息“回头看”机制,充分利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推送信息、“我的张家界”APP、备案登记台账等登记信息,做好重点疫情发生地入张人员的大数据信息排查和敲门入户的双向排查,确保每名风险人员追踪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或隔离措施落实到位。近期,各区县要迅速组织基层社区对10月18日以来,有邵阳市、怀化市鹤城区等地旅居史人员进行排查,重点掌握核酸检测和管控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对前期已排查的邵阳市、怀化市鹤城区漫出人员要进行排查“回头看”。
九、加强场所码使用管理。严格落实公共场所“场所码”全覆盖,各区县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本辖区本行业各类公共场所、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所有入口醒目处张贴“场所码”。严格落实“场所码”全查验,各类场所及单位要安排专人值守监督,严格查验进入人员健康状况,切实做到“进门必扫、逢扫必验、绿码通行、不漏一人”,对发现的红、黄码人员及时上报并进行排查管理,不得随意放行。严格落实“场所码”管理责任,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场所码”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张贴使用“场所码”的,或“场所码”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机构,依法依规给予警告、停业整顿等相应处罚并公开曝光。
十、规范红黄码人员防疫服务措施。场所防疫工作人员发现红黄码人员后,要立即引导至临时留观场所临时管控,做好登记,并报告社区、景区景点排查专班。黄码人员由当地社区、景区景点排查专班进行调查处置;红码人员逐级报告至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实行“先管控再流调”,分类落实防疫服务措施。对经流调发现的风险等级不符的人员信息,各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落实健康码转码责任,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转码。
张家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10月28日
原文链接张家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
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的客户群体都有哪些?
二氧化氯作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杀菌、保鲜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二氧化氯有国家标准GB/T20783-2006《稳定性二氧化氯溶》,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废水和污水处理。也可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公共环境、食品加工、畜牧与水产养殖、种植业等领域的杀菌、灭藻、消毒及保鲜[1];卫生部GB2760-200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将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中作防腐剂中,其标准HG3669-2000《食品添加剂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适用范围果蔬保鲜、鱼类加工,同时也将二氧化氯列为食品加工助剂[2]。虽然二氧化氯有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但二氧化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出现各种问题。1、 二氧化氯的检测方法二氧化氯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酸化条件下,试样释放出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易显色物或有色物质,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或比色法确定二氧化氯含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标准或行业二氧化氯含量测定要求还是有或大或小的区别,HG3669-2000《食品添加剂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中测定的是“有效二氧化氯含量”,需要特定装置,试剂用碘化钾、硫酸、盐酸等,而该标准又按国标要求2001年强制执行;GB/T20783-2006《稳定性二氧化氯溶》中测定的是“二氧化氯含量”,所用试剂为碘化钾、硫酸、丙二酸等,即所谓“丙二酸碘量法”,然而“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作为消毒剂申报国家卫生部批件时,检测的方法是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的“五步碘量法”, 其结果是有较大差别的,而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在销售时又必须附卫生部产品批件,这很容易产生误解;再有,二氧化氯产品用于涉水批件时,省级疾控检测中心多采用的是GB/T5750.1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中比色法,同一产品其检测结果也与上述不同。还有,农业部兽药典二氧化氯产品检测只需简单的碘化钾、盐酸等,即所谓“普通碘量法”。这样同一种产品,有5种“标准”检测方法,有5种不同含量。即使在卫生消毒一个方面,同一产品,其批件、证件、标准中二氧化氯含量不同,但其又相互支持,而在销售时又必须同时提供,这在市场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诸多问题。至少,作为消毒二氧化氯检测方法在同一领域应该一致。各行业和部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所有的二氧化氯产品检测方法都应该相同,形成所谓标准化。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二氧化氯含量测试纸,但没有测试相对较准确的试纸,所谓进口二氧化氯测试纸,也只能对某一特定产品如“稳定态二氧化氯”有一定测试功能,对其他同一浓度不同种类产品如固体或液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浓度测定,确有很大区别;即是同一产品不同人员测试有时也会有较大的不同,这都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麻烦问题。2、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和亚氯酸钠溶液的区别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简称为稳定液)是运用稳定化技术将二氧化氯气体(纯度>98%)稳定在无机稳定剂溶液中,并且通过活化技术又能将ClO2重新释放出来的水溶液,二氧化氯含量≥2%;亚氯酸钠溶液是用工业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溶液吸收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生成的水溶液[3],按照HG3250-2001《工业亚氯酸钠》规定液体产品中亚氯酸钠含量≤50%。稳定液与亚氯酸钠溶液生产原理基本相同,稳定液中的二氧化氯(ClO2)是以亚氯酸盐(MClO2)的形式存在,而亚氯酸钠溶液的主要成分也是以亚氯酸盐(MClO2)形式存在,只是亚氯酸钠溶液含杂质较多,从这一点讲亚氯酸溶液与稳定液并无本质区别,也正是这一点容易造成稳定液市场的混乱[4]。有些不良商家用固体亚氯酸钠加水溶解成溶液,澄清,加入一定的稳定剂、缓冲剂调节PH值等,生产的所谓“稳定液”,这种亚氯酸钠溶液式的“稳定液”与真正的稳定液在产品外观和使用过程中现象时一般使用者是没有能力鉴别的,这造成消毒杀菌效果的偏差,消费者甚至认为不如氯系消毒剂,并且在价格上对稳定液也有一定的扰乱,进而对真正的二氧化氯产生怀疑和误解。稳定液与亚氯酸钠溶液区别其实是别较多的,贺启环教授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与亚氯酸钠溶液的评估指标研究》一文中,有较详细说明,但是对使用者来说没有相应规范的检测方法,而稳定液国标中产品中指标只是简单加入丙二酸碘量法检测二氧化氯含量,其它的非二氧化氯成分如Cl2,ClO-,C
以艾柯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的用户群体为例,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的用户群体主要为:
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校: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疾控中心,药品检验,中心血站,医院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
各种质检所,检验所:产品质检,生物制药,检验检疫局环境监测等各类实验室
农牧林等企业事业单位:畜牧兽医,农业技术中心,油田石化等实验室
各类企业中心实验室,检验室化验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