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发动机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保证发动机的灵活运转,提高机械的运转效率。如果发动机的金属部件有相对运动,就需要使用发动机润滑油。润滑油的其他功能:1。清洁作用,即流动的润滑油可以带走运动表面的磨损肩部,燃烧产生的残渣(积碳),润滑油的燃烧产物或氧化产物(低温油泥)等污渍,这些会沉降到油底壳底部,或通过机油滤清器过滤上述杂质,保护金属表面。机油可以清洁发动机,清除残留在滤清器中的杂质,保护金属表面免受燃烧时形成的酸性腐蚀。同时,机油还能带走润滑油的燃烧残渣(积碳)、燃烧产物或氧化产物(低温油泥),并迅速沉降到油底壳底部。所以油看起来又黑又脏,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其品质。2.冷却效果:发动机润滑油与工作表面直接接触,有助于冷却金属零件,带走燃烧产生的热量。机油可以帮助冷却系统(如水、散热器、水泵、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流经发动机和油壳的气流)带走活塞产生的热量。所以也要求发动机润滑油能承受一定的温度。3.防锈就是防锈。就像油刀等东西一样,发动机的金属部分也要防锈。这是由于润滑油的另一个重要特性——防水性,使得机油有效地起到了发动机防锈的作用。4.活塞通过活塞环与气缸壁接触,保证燃烧室的密封性。但即使配合紧密,密封面也会有很小的缝隙,造成泄漏,功率下降。润滑油膜可以进入活塞环和气缸之间的间隙,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机油的密封作用是密封发动机的活塞和气缸。这种密封度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防止气缸串扰,保证发动机有效功率的输出,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也就是说,油滴入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以维持气缸压力。5.缓冲作用:发动机润滑油可以承受轴承传递的一定量的F冲击载荷,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轴承与发动机I其他部件之间的冲击载荷。
发动机润滑油的种类和选择方法
润滑油粘度的选择与温度、速度、负荷和工作环境有关。夏季高温,选择高粘度润滑油,高负荷高速发动机选择高粘度润滑油。例如,德国发动机通常被选择5W40粘度,日本车通常选择5W30粘度。如果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越大,汽车和机油制造商就没有必要投入这么多资金来开发低粘度机油和适用于低粘度机油的发动机。
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耐磨、清洁、密封、冷却、防腐、防锈等功能。其中,润滑油的粘度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粘度越低。80%的发动机磨损来自冷启动。润滑油粘度越大,摩擦阻力越大,低温流动性越低。如果粘度过大,车辆在低温下无法快速到达需要润滑的地方,零件的磨损就会增加。
低粘度机油最大的优点是省油。比如本田飞度,推荐0W-20,所以加这种机油是最省油的,低温流动性也是最好的。假如加了5W-30机油更注重高温性能和清洁能力。如果添加。5W-40高温保护性能比较好,但是低温启动和燃油经济性就比较差。适当降低粘度等级有利于降低摩擦阻力,提高速度,节能降耗。因此,正确的理解是选择低粘度型号和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
不同粘度的机油不能随意使用或混合。值越高,粘度越高5w-40粘度高于5w-30粘度。如果标注5w20对于机油,使用40油会造成阻力,过大,高速时会造成修泵压力不足,润滑不足,可能会造成拉缸。同样的道理,如果使用了标记,5w40机油,使用,20油,也会导致润滑不足,因为过期润滑油,在钢牙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润滑不足,也可能导致拉缸。因此,总而言之,最好按照规定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问题。
发动机润滑油被称为汽车的“血液”。由于润滑油功能强大,工作环境恶劣,因此需要具有粘温、抗氧化、抗剪切、抗泡、抗乳化和相容性等性能。而且由于各种车辆的工况不同,润滑油的选择尤为重要。
如果加错了润滑油,会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一般情况下,根据随车提供的《用户手册》选择润滑油。
润滑油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两个,分别是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和API(美国石油学会)。
SAE粘度分类为基准,API性能分类为基准。
1.SAE标准
SAE标准规定用-18测得的动力粘度对冬季使用的机油进行分类,共有0W、5w和l0W。
15W、20W、25W6等级,等级越高,最低工作温度越高。表1-1-1列出了几个级别对应的最低工作温度;春秋和夏季使用的机油按99的运动粘度分类。有五个等级:20,30,40,50和60。等级越高,粘度越大。对于-18C和99下测得的粘度值,称为单级油,能满足两个要求的粘度值称为多级油,如10W/40。可以根据驾驶习惯、环境、车辆功能等因素选择润滑油。
2.API质量分类
API将机油归为' target='_blank '机油分为汽油机系列(S系列)和柴油机系列(C系列),其中S系列有SA、SB、SC、SD、SF、SE等几个等级,C系列有CA、CB、CC、CD等几个等级。标签越低质量越高,但一般选择要看具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润滑油不能混用,不同牌号的润滑油也不能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