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13大矛盾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2:25:42
字号:

看到房子,就会让人想到几个关键词:安全感,归宿感,自我认同感!

影响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13大矛盾

产生这些的原因其实是以为,紧随房子的隐形福利:教育,医疗,人文,社交……其实房子只是一个文明入口,有了房子的确让人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当然房价或许也会让人变得很焦灼!

这一切皆因房子并非仅仅是一为人所用的普通物品,有史以来,中国房地产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属性很强的东西!

2017年的房地产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纠结的一年,在过去的十几年房地产市场都惯例性的涨2年跌一年。那么2017年的楼市会如何发展?从来没有这么纠结的2017年历史上第一次具备了13大矛盾?

1、持续火热的地价与短期平稳的房价矛盾

拿地门槛提高、资金成本上升,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将终结,房地产业将从制造业进入到服务业时代.

房价卖5万的,同区域拿地的地价要6万,这种逻辑矛盾的存在让2017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奇葩。

即使在最近热点城市住宅签约被市场及行政管控抑制,限价政策再出。地价依然处于高位中。

2、信贷收紧预期与房价上涨预期的矛盾

在货币政策的层层执行和传导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楼市,可能也要变天了。

这种转变不会像四季交接那样分明,但对2017年的刚需购房者来说,房贷政策可能收紧的趋势,无疑又给出了一个让人继续持币观望的理由。

在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只要信贷真的收紧,房价是不可能涨的,那么未来房价的收紧预期会持续吗?

2017年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46亿美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

2017年1月份的天量信贷会不会持续,对那么多地王需要房价上涨,而信贷又能不能支撑这个资金需求。

?3、楼市发展11.76万亿天花板与房企排名抢规模的矛盾

房地产销售额已经在2016年全年达到了11.76万亿的规模,同比涨幅为增长34.8%,行业内认为这已经接近天花板。但从房企的规模看,依然在积极拼抢万亿规模。

如果行业接近天花板,那么企业要增加规模,特别是在高地价的趋势下,快周转已经风险越来越大。这种矛盾将很可能导致部分千亿级别房企压力非常大。

4、房企规模持续爆发,利润持续减少的矛盾

从2014年开始,全国基本就陷入了标杆房企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干的越多赚的越少。净利润率持续下调。

135家企业2016年上半年报合计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5695.3亿相比2015年同期的4118.4亿涨幅高达37.11%。而净利润则涨幅低于营业收入涨幅,仅从2015年上半年的4153.6亿上涨到了2016年上半年的464.3亿。

135家上市房企的利润总额仅相当于建设银行一家利润的1/3。

而135家房地产公司464亿的总利润,可以说对比建设银行2016年上半年1334亿、农业银行1051.48亿、中国平安407.76亿。都差距非常大。

5、政策不停出台,房价平稳的矛盾

春节后,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继续收紧,不仅加息的预期逐渐出现,从地方执行的调控政策看,也依然有收紧的可能性。

在调控政策影响下,整体楼市在2017年初继续低位运行,截止日前,从2016年930日来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已经出现在28个城市,出台了各种相关房地产的新政接近80次。

从春节后的市场预期看,楼市调控趋势依然延续。

从全国城市看,整体平稳趋势明显,2月春节后,各地信贷收紧明显。但总体看,除了执行认房又认贷的部分城市有下行表现外,其他城市基本平稳。

?6、购房者害怕踏空与调控免疫力的矛盾

过去调控政策非常有效,购房者一看政策就观望,但随着踏空的次数增加,购房者对政策的免疫力越来越大。现在看,政策因素影响购房者越来越弱。

?7、租售比越来越悬殊,依然要买房的矛盾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租售比悬殊,按照投资回报率计算,一套500万住宅,年租金仅在10万上下,这种情况下,看似租房划算,但从房价上涨角度看,大部分人依然要买房。2017年租售比更低,而在市场平稳期,也更多的之前租户想买房。

?8、住宅买不到与公寓不敢买的矛盾

现在看,一二线城市住宅供需比已经非常悬殊,想买住宅的难度很大,而现在看,公寓的政策收紧也在持续,春节后短短几天,上海、天津、北京等地都传闻要对商住公寓设限。整体市场出现了住宅买不到、公寓不敢买。

?9、顶豪遍地与刚需减少的矛盾

一线城市顶豪遍地,但刚需盘、上车盘数量则明显减少,整体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

10、一二线供不应求与三四线库存继续增加的矛盾

从全国城市看,一二线的土地供应持续不足,2017年将依然会继续萎缩,这种情况下,房企拿地难度持续增加,而三四线的库存则依然天量。

11、一线城市中心区域的商品房供应不足与市郊的商品房开发过度并存

一二线城市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下去,限购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于大城市生活的向往。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而言,到大城市去工作与生活,就是他们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换。

12、未来楼市发展机遇只在20大城市圈的矛盾

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看,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支持,上下游几十个行业是目前相对发展较快的行业,去年房地产占GDP比重6.5%。

但从未来发展看,其实只有一线和发展相对较好的部分二线,合计大约20个城市的周围城市圈才有发展价值。

?13、资金价格上行与融资需求增加的矛盾

2016年房企抢地积极性大涨,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主要原因。在2016年,整体信贷政策宽松,大部分房企发债成本明显降低,替换了过去的高价资金,最低甚至在3%左右。宽松的信贷货币政策,导致房企积极补充库存。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2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您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课题组5日发布的研究成果认为,2016年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将呈上涨趋势,区域涨幅进一步分化。但从较长时期看,如果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房地产价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现全面下滑趋势。及以上住房的限制。首付降低5%~10%可以使有购房意愿的家庭提前实现住房消费。

而在论及对中国房价涨跌预判时,课题组专家表示,2016年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将呈上涨趋势,区域涨幅进一步分化。但从较长时期看,如果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房地产价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现全面下滑趋势。那么,课题组专家为何会认为,2017年下半年才是房价持续下滑的拐点呢?

其一,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使人口流动速度大幅放缓。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顶点74.53%。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调查,25~44岁这一年龄段人口要占购房人数的75%左右。2010年以后,中国人口不仅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而且人口流动的速度也大幅放缓。这使得民众的购房需求长期处于逐步褪化趋势。

其二,城镇化将由加速推进进入减速推进的时期。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突破50%的拐点,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一步推进的空间已经不大。而城镇化的发展红利逐渐消失,也将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

其三,中国经济正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未来经济中速发展将是“新常态”,预期中国经济会经历较长时间的结构调整和转型阵痛期。而在这段时期内,居民收入会下降,失业率会抬头,房地产金融风险在上升,这都不利于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拐点将会出现。

而课题组专家之所以觉得房地产泡沫不会马上破裂,主要原因是,央行的货币超发严重,使得房地产泡沫短期还有继续膨胀的可能。2009年之后,中国广义货币 M2大规模超常增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M2/GDP的比值大幅上升,2015年则超过2倍,整个经济(包括房地产)的杠杆水平大幅上升。而在央行货币政策没有大幅收紧之前,国内房地产泡沫一时还破不了。

首先,当前中国楼市主要是自住型购房者为主?还是投机性购房者为主?一般而言,自住型购房者除遭遇失业问题外,即使遇到房价大调整,绝不肯轻易“弃房断供”。但投机者则不同了,他们是希望在相对低价位买入房产,在高价位抛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房价泡沫立马就会出现松动。

再者,无论是投资性,还是投机性购房者,几乎都需要通过银行贷款来完成。面对高房价每月还贷的巨大压力,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购房前对自己收入预期有一个估判。过去由于国内经济的高增长,人们对自己收入预期也充满信心。而现如今各行各业都不景气,今年居民收入增幅能够跟上GDP就算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会使人们在购房方面的需求受到限制。

最后,决定房价走势的另一个因素是货币政策。简单的说,就是信贷资金能否持续流入房地产市场,继续托起房地产泡沫。去年以来,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涨,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速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有80%流向房地产市场。

但是房地产市场的畸型繁荣,会使实体经济愈加衰退、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毫无进展,广大中小微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现在央行已经注意到信贷“脱实向虚”的弊端,未来货币政策并不一定会收紧,但是会更加定向灌滴给实体经济,特别是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将房地产泡沫维系到去年下半年,恐怕并不容易。

社科院的课题组预计2017年下半年房地产将出现拐点。北京美帆认为,如果在一个投资或自住型为主的市场中,房价的趋势是相对容易预判的,但在一个投机为主的市场上,任何暴涨暴跌随时都可能发生,妄图预测市场波动成功率不会太高。同时,对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要循序渐进,而不要想通过加降杠的方式来化解,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加重危机发生后的裂度。

望采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6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