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不靠谱。繁殖蛋白虫的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从实际操作的难度来看,这样的合作其实更像是一场骗局。蛋白虫市场需求不大,请谨慎。蛋白虫是一种蠕虫和环节动物。一些鱼(如马诺龙)以这种蠕虫为食。这种虫的原因是水体太肥,养殖本身不是骗局。蚯蚓、黄粉虫等昆虫的饲养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黄粉虫养殖风险较大。
一是病害比较严重。五六年前,黄粉虫病害很少发生。那时一斤种虫可以繁育生产几十斤商品虫。现在,一斤种虫繁育生产出的商品虫也就6斤左右。目前,一斤种虫市价56元——60元,回收价每斤3.5元——4元。若按一些公司许诺的每斤种虫可以繁育8斤成虫,总收入也不过32元,还顶不上引种价。而且,不少公司都有最低引种量要求,少的100斤,多的要500斤左右。其中风险可想而知。
二是养殖成本并不低。据养殖户反映,当前养1斤黄粉虫约需喂3斤——4斤麸子,3斤左右青菜,饲料成本约在2元左右。如果加上死亡损失、设备及人工投入等,每斤成本要超过3元。按公司收购价计算,这样的成本基本不挣钱。
三是市场还不够成熟。前些年,黄粉虫主要作为特种养殖业的饲料,或在花鸟鱼虫市场零星销售。近几年,经过一些公司的努力,产品的出口市场有所拓展。只要能够赢利,一些公司愿意收购黄粉虫。但问题在于,收购价高了公司不挣钱,收购价低了养殖户不挣钱,双方利益难以平衡。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黄粉虫生产,目前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对于想从事黄粉虫养殖的养殖户来说,应慎重考虑以上三方面问题,最好在其有所缓解,或解决了部分问题后,再决定是否上马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