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养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0:16:25
字号:

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这一定义,强调了生态养殖的基础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 生态养殖条件是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 结果是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 其中“共生互补原理”、“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等几个关键词,明确了“生态养殖”的几个限制性因子,区分了“生态养殖”与“人工养殖”之间的根本不同点。

什么是生态养殖?

城市依托型: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经典案例:北京蟹岛(一)

一、正确饲养方法:

1. 应选择体型大、体表发亮健壮活泼,食欲旺盛,尾部向背弯曲,适应性强的蝎子做为种蝎。

2. 无论是采用什么器皿饲养蝎子,都要考虑环境是否通风、安静、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同时饲养的器皿要够高,防止蝎子爬出。

3. 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 因此,采用全天候人工控制恒温在33℃~36℃,可以不分春夏秋冬养蝎法养殖蝎子。

4. 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每平方米放养2~ 3龄仔蝎8000条;4~5龄青年蝎4500条;成蝎为3000条;种孕蝎为1000条。

5. 蝎子对湿度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多数人认为蝎子喜欢潮湿,其实不然。蝎子是喜干怕湿的,但过于干燥是不利于蝎子产发育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昼湿夜干和窝内干活动场地湿的原则, 使其池底或盆底的泥土含水量在15%~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5%为最佳湿度。种蝎的饲养密度不要太大, 要防止因交尾场所不够而互相残杀。交尾期间,场地要平整, 窝内要干燥,

6.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种类愈多愈好。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和蛐蛐等。大蝎子喂大黄粉虫,小蝎子喂小黄粉虫,一般每日可按5~7 条蝎子吃一条黄粉虫来计算投食量。投食时将黄粉虫励在小塑盘中, 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寻食的场地上。也可多喂一点食料,以免蝎子争食凶斗造成残害。

7. 用吸足水的海棉块放在小塑料盘中,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的场地上,最好是每天的下午6点钟洗换一次海棉和小盘,以免水质变坏,造成污染引起蝎病的发生。蝎子除从海棉块内吸收水分以外, 还可以从泥土里吸取一部份水分。

8. 孕蝎的饲养管理:如发现母蝎腹部肥胖,而且透过膜壁可见到腹内有白色大米粒状的胚胎,说明此孕蝎快要产仔了。 产仔孕蝎的适宜温度是 33℃~36℃。温度偏低会延长孕期,而且可能导致难产,死胎率也高, 所以温度对孕蝎是十分重要的。 对这样临产仔母蝎应及时地挑出来单独放在产房内;做产房的容器采用玻璃罐头瓶或塑料瓶均可。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境内的蟹岛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生态农业+ 旅游 业”模式的典型代表,隶属于北京蟹岛集团,为环城市乡村 旅游 的知名品牌。蟹岛建于1998年,前身为北京蟹岛种植养殖集团有限公司,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水产、微生物工程、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有机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餐饮住宿、 旅游 会议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园区,多业态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资源的循环经济产业系统构成了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城郊 旅游 综合体,同时也打造了典型的环城市乡村 旅游 发展“1+3”模式。

蟹岛以高品位的第一产业一有机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一一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龙头,使其得以在很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形成了ー条“自种一自养一自卖”的有机食品产业化链条。蟹岛采用“前店后园”式经营格局,将农业、农业 旅游 和农产品加工业衔接起来,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后园模式:一产养三产

种植养殖是蟹岛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包括大田种植区、蔬菜种植区、苗木花卉种植区、养殖区等,形成了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循环系统,其中大田作物种植区占地1400亩,蔬菜种植区占地300亩,苗木花卉区占地200亩,水产占地300亩,年产值达到5000万人民币。

1.有机种植带动生态农业游

(1)采摘大棚四季长鲜。蟹岛种植园区有近干亩稻田及100多座高 科技 温室大棚,棚内蔬菜、瓜果、豆类品种达80余种,可以供游客采摘及餐厅食用,蟹岛种植所用肥料皆为农家肥、沼渣、香油渣等有机肥料,除草采用完全人工,拒绝除草剂,产出的大米蔬菜、瓜果均为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同时,在管理方面,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每个工人负责两个棚,加强权责管理,并配备专业的农药检测设备,对每一批出产的水果都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测,力保所有果蔬的农药残留都为零,从源头上确保果蔬安全。

(2)蟹岛菜农与带农进城。除了参观、采摘外,游客还可以在蟹岛农场购买田地自种自收。200余亩的蟹岛农场分垄分区设计,800元/垄(15米*1.3米)。购买田地的游客会得到土地证书,获得“蟹岛菜农”资格。获得蜃岛菜农资格的游客在蟹岛每年一度的农耕文化节中可以享受各种优惠活动。

“蟹岛菜农”可在4月20日至11月5日期间收获两茌蔬菜瓜果:春季九选三(黄瓜、西红柿、圆茄、长茄、扁豆、绿茄、红樱柿、黄樱柿、豇豆),秋季四选三(大白菜、白萝ト、扁萝ト、心里美萝ト);也可自带喜欢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及后期的维护工作由专业的"农业管家”进行管理,农业管家会定期向“菜农”汇报地里的蔬菜生长情况。

在体验认耕田垄,扶犁开播的喜悦之外,蟹岛还推出了“带农进城”阳台耕种活动,为菜农推出盆栽瓜果和盆栽蔬菜,“菜农”可在自家阳台轻松种植。

(3)蟹岛农耕文化节。蟹岛农耕文化节由北京蟹岛集团主办,是朝阳区区至北京市比较成熟的节庆活动,致力于打造北京农耕文化节庆品牌,也为久居城市的人们搭建了个接触中国农耕文化的平台。文化节上,“蟹岛菜农”们可以了解古时皇家祭祀神农氏礼仪,重温皇帝祭田亲耕的最象,还可以兔费观看来自平壤、内蒙古的文艺表演等。

2.生态养殖促进高效节能发展

(1)散养与有机饲料。蟹岛养殖区饲养的家禽家畜有20余种,均采用草饲料及稻糠暇养,确保肉、蛋、奶的质量。在近3000平米的养殖场内,鸡鸭鹅完全处于散养状态,避免了大规模密集养殖的弊端。鸡饲料是用无菌苍蝇和麦麸培养出来的蛆虫,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用的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这样长成的鸡鸭产的蛋被称为“虫子蛋”。

(2)严格的管理。如此大型的养殖场,消毒和免疫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蟹岛养殖场会在台账中详细记录消毒与免疫的具体情况,包括消毒和免疫的日期、药品名称、剂量和浓度量、消毒方式、操作员签字等

(3)生态、高效的稻蟹混养模式。蟹岛是北京大型螃蟹养殖基地,年产量达十几万公斤,基地采取“稻蟹混养”和“蟹岛水库自然荠殖”的立体种养殖模式,保证稻米是绿色有机食品,同时也能保证螃蟹不受农药污染,因为稻田中养螃蟹,如果使用农药或化肥螃蟹就无法成活,而螃蟹靠稻田中的小鱼小虾为食,鱼虾蟹的美便就是水稻的天然肥料。

3.资源循环利用创新运营模式

循环经济观贯穿于整个蟹岛发展中,蟹岛用地热、太阳能、沼气提供能量,避兔烧煤烧油和烧锅炉所带来的严重污染,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2002年,蟹岛投资150万元修建一座可产气510立方米的沼气池,以餐厨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所产沼气为住宿、餐饮等产业提供清洁能源,为污水处理提供发电动力,生产沼肥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杀虫、杀菌剂。目前,蟹岛每年利用沼气达到62.050立方米,仅餐厅燃料一项,每日就可节省煤气20罐,一年即可节省100万元的能源支出。而沼渣、沼液则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菜地。蟹岛每年全部使用垃圾处理附属物作为肥料,全年可节省60余万元的支出。两项累计,减少支出160余万元。设施成本一年即可收回,真正达到餐厨垃圾“零排放”、设施运行“零成本”。

4.有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

蟹岛建立了完整的农事操作记录、出入库记录、产品收获记录,不同品种的有机生产操作规程和公司管理制度等有机生产档案。2006年7月通过南京国环有机认证中心2006年的认证,认证面积为1204亩,60个品种,包括蔬菜品种54个,大田作物8个,果树1个。

2006年,在北京市农业局的支持下,蟹岛完善了有机食品质量追体系建设,建立了蟹岛有机农产品追溯系统,使蟹岛有机产品作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追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4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