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西个案分享:
你们才是创造自己生活原貌的神,超越业力系统,突破业力轮回,改写原始设定,都是可以通过你们自己的改变而更改的。
这是一次爱女心切的妈妈与阿卡西的交流,通过阅读师的管道,来传导一次关于爱与业力轮回业力突破改变婚姻设定的探讨。
爱情和婚姻是每一个人无限憧憬和渴望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能遇到纯净的爱情和拥有美好的婚姻。
案主的女儿本来是有业力系统的浩劫的,在婚姻方面,阿卡西开示她未来的老公虽然是她的灵魂伴侣与她做过好几世的夫妻,然而这位男性因为与她有累世业力的纠缠,因此在此生会在婚后出现婚内出轨的情况。这一开示结果是让案主不能接受的,因为案主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女儿的一位有大爱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拥有一个特别通透水晶一样的灵魂,是容不下沙子,对爱是有信仰的一个人。女儿未来的爱人会出轨,这一但成为事实,那么对于案主的女儿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触及灵魂的伤害。
婚姻是一个人一生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好的婚姻是双方彼此尊重,爱慕,理解,且唯一的。然而在此案主的阿卡西中,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未来会因为业力纠缠而有一位不忠诚的老公,这让作为母亲对自己女儿非常了解的案主完全不能接受。作为女性,其实大多数都只是追求一位可以专一只爱自己一人的爱人,无论他贫穷富有,只要能身心合一,彼此都是对方的唯一就足够。所以从阿卡西中得知这一结果的案主非常想要为自己的女儿来改变处于业力系统中纠缠的婚姻未来。
在人们的意识认知当中,业力纠缠业力轮回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给这位案主开示的阿卡西中,阅读师确又看到了关于案主女儿婚姻的另外一个未来。因为这位案主本身的大爱,以及身为母亲对自己女儿的全然理解和接纳,阿卡西向她开示了一个突破女儿业力纠缠,不受业力系统禁锢的婚姻未来。这个未来中作为案主女儿爱人的男性,是一位与她女儿灵魂相似的人。非常的干净,特别的宽厚踏实,不仅与案主的女儿互相尊重且也是抱有一生一世只爱一人的态度,认为在一段关系里必须要认真唯一,所有的出轨等想法和行为都是浪费时间精力的事情的一个男性,不仅各方面都很出色,并且绝对专一的男性。是与最初开示出的完全不同的一种人。并且,阿卡西开示,案主的女儿已经突破了业力系统的禁锢,完全不受业力纠缠的控制,是可以改写自己的婚姻命运的。
当然,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掌控权都在案主女儿自己的手里。阿卡西开示因为案主是非常有大爱的人,只要案主时刻引领着女儿,帮助女儿改变固执,执拗的性格,学会更有智慧的与人沟通,带领着女儿一起走到大爱的路途上来,那么在业力系统中设定好的关于案主女儿的婚姻情况就可以有一个完全的扭转。
通过此个案,让我全然的明白,一切的未来其实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就算是业力系统已经写好了各种结局,但是只要我们自己全然相信爱,真心的愿意去改变,在爱己爱他的意识中生活,相信相信的力量,不为人生设限制,那么就可以更改那最初设定的情节,自己书写自己命运的情节和结局。
因篇幅有限,现只介绍一下业的定义,其实对于业还有很多其他内容,至于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盘可以去我的百度空间:佛学基础知识 里去看看,空间里有详细的佛学基础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里在想,这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感到将来的果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谓业的因;从业的因到业的果报,就有所为的业力,既是说由业力与外缘配合形成果报,就是所谓的业力。
1、业因:我们再造作时,所做的行为,以及所做的事,称为业因。然而真正的业因是烦恼,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会造作,故烦恼才是造作(业)的真正之因。
2、业力:我们造作的行为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使我们承受各种果报。比如说我们骂人一分钟,这一行为(业因)一分钟后就已消失,但他有力量存在著,到将来有因缘时,它就形成果报,此称为业力。业力本身没有控制者,没有主宰者,是行为本身形成的力量。比如说天下雨,大地自然被它淋湿,它有一股令草木旺盛的力量存在著;我们造作各种行为之后,自然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我们就得要承受各种果报,此为自然界的现象。
3、业果:既是业报。我们过去造业,因缘成熟,就形成果报,称为业报。有了业因,就形成业力,但未必既有果报,因为业力形成果报,要依赖外在的因缘来引发,所谓因缘成熟,既是业力(一般人所说的业因)与众缘配合,而形成果报的;如果没有众缘,就不可能形成果报。故经中常说:‘若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教中一个很著名的偈语,它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行为(业因),形成了业力,它需要众缘来引发,才会形成果报。如果业因没有形成果报,它的势力可延续到千百劫之久,等到因缘会遇成熟时,我们必定要承受那个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