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怎么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9:28:37
字号:

鹌鹑养殖法

鹌鹑怎么养?

鹌鹑原是野生鸟类,主要在我国东北部繁殖,天冷时飞到南方过冬。鹌鹑温驯可爱,可以人工饲养。养鹑比养鸡有更多的优点:饲养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吃食少产蛋多,蛋的营养比鸡蛋高3-5倍。

鹌鹑的肉和蛋不仅是美味可口的上等菜,还是名贵的滋补品,有“动物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鹌鹑具有“补五脏、益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的作用。鹑蛋富含卵磷脂、激素等,对发育不良的幼儿及妇女贫血、胃病、肺病、神经衰弱、糖尿病、妇女产前产后病症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鹌鹑的饲料以玉米、麸皮、碎米、豆饼、鱼粉为主,配以青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组成混合饲料喂养。饲料以湿料为佳。如喂干料,要保证供给水分。?

鹌鹑的繁殖要掌握好选种、交配、留蛋、孵化四点。选种应在母鹑开始产蛋三个月后,挑选产蛋力强、体格健壮的。公鹑在其性成熟后半年,挑选健壮活泼,鸣叫声高的。公母鹑的比例为1.2—3。

种鹑以单笼饲养为好。交配时将公鹑放入母鹑笼内,待自行交配后捉出即可。每隔3—4天交配一次,配种以春季3—4月,秋季9—10月最佳。交配后5天开始采蛋。

种蛋要选择大小适合(每只蛋2钱以上),外形好看,蛋壳以大理石色或白底蓝花纹且有光泽者为理想。贮放种蛋不要叠放、震动,温度保持在10—15度,保存时间不超过七天。要防止蚊虫叮咬。

孵鹌鹑同孵小鸡相仿,孵化期为17天。种蛋经高锰酸钾溶液逐个漂洗消毒,晾干后,用自制孵化箱孵化。也可用鸽子或抱窝母鸡代孵。一只母鸡一次可孵20—25个蛋。出雏前两天,将蛋用38—39度的热水泡1—2次,以利出雏。

用自制孵化箱孵化,初温36度,一周内渐增至38度,湿度60—70%,每昼夜翻蛋二次。12天后调到孵箱下盘,上盘换新蛋。入孵后第4天验弃无精蛋,第12天验弃死胎蛋。孵化后期注意晾蛋,晾至蛋壳贴在眼皮上微感凉意为止。

翻蛋的做法是:从蛋盘的一侧拿出1/4的蛋,把剩下的依次滚过来,再把拿出的蛋放在蛋盘的另一侧。动作要轻、稳。第一次翻蛋一般在入孵后12小时,以后早晚各翻一次。雏鹑出壳前一天停止翻蛋。

验蛋的方法是:在小木盒的一头中央开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圆孔,内安一只60支光的灯泡,将种蛋靠近圆孔即可检验。

保温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出壳雏鹑一周内温度应保持在36—38度,四周内逐渐降至24—22。如发现雏鹑打堆,要提高温度,并慎防压死。如雏鹑散于保温箱四壁,说明温度过高,应立即降温。

雏鹑出壳后30小时,待体内蛋黄完全吸收后开食为好。每周应喂鸡蛋黄为主的饲料,配以少量玉米、优质麸皮、嫩菜叶(捣烂),以及抗菌素。以后改用幼鹑混合饲料,要少喂勤添。切忌喂粘性饲料,同时做好卫生工作。

幼鹑长到30日龄时,可转入笼内饲养。由于鹌鹑惯于跳跃,为防止头部撞伤,笼顶要用布蒙。多层立体式饲养笼,应以单笼联立为好,上下两层相距20厘米,便于打扫清洗。笼的位置不可随意移动,以免影响产蛋率。

成鹑应喂切细、捣烂、不粘嘴的混合饲料。饲养中不能随意换鹌鹑已吃惯的某种配方,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影响产蛋。如需改换,要逐渐过渡。饲养鹌鹑应每天喂5—6次,从早晨5点至晚上8点。

雏鹑经精心饲养7—8周便开始产蛋。为提高产蛋率,全天维持14—16小时光照为标准。室温以20℃左右最为佳。因此夏天要开窗通风,洒水降温;冬季要生炉子保温。

鹌鹑抵抗力强,只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一般不会发病:①饲料要新鲜,配方需合理,不喂带毒饲料;②鹑舍勤打扫,食具、笼子常用漂白粉水消毒;③饮水要清洁,在饮水中添加抗菌素,增强抵抗力;④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或淘汰。?

每周用炒焦的混合饲料喂一天,可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胃肠炎发生。一旦发现积食和便秘时,

立即停止饲喂,分别以番茄汁、蓖麻油灌服,可获满意效果。如发现拉白痢,可在饲料中拌和万分之二痢特灵治疗。

[鹌鹑饲养的方法]鹌鹑饲养技巧

1、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2、配好饲料

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

一般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菜籽饼3.7%,麦麸29%,鱼粉6%、粗糠1.5%,骨粉1.5%,食盐0.3%,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

3、日常管护

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4、配种繁殖

春季配种在3~5月,秋季在9~11月,公母鹌鹑搭配1:4;一般每只公鹌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鹌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鹌鹑放到母鹌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鹌鹑。

5、抓住育雏关

鹌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出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鹑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要注意保温。出壳1~2天,笼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以后每天降温0.5℃,一直降至25℃左右时即保持恒温,另外要适时给鹌鹑开食。

出壳1天后,要喂些蒸熟蛋黄和碎玉米。一周后饲喂混合饲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拌湿,用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为宜,还应勤喂些冷开水。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

6、强制换羽

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必须淘汰病、弱个体,饮水不可中断。

鹌鹁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疗中的珍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鹌鹑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鹌鹑饲养的方法

 1、场舍与设备

 1.1场合要求鹌鹑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为了适应鹌鹑的生态习性和防疫要求,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鹌鹑舍。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 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1.2设备

 ①鹌鹑笼。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为长100cm、宽20 cm、高150 cm,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成粪板接纳粪便。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

 ②食槽。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

 ③水槽。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莲接式自动给水槽。

 ④育雏箱。长90 cm、宽45 cm、高25cm,箱脚高20 cm,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

 ⑤产蛋笼。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 cm、宽25 cm、高25 cm,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

 ⑥育肥箱。长50 cm、宽30 cm、高15 cm,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鹑用。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2、饲料配方

 雏鹌鹁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进口鱼粉12%、麸皮5%、甘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产蛋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42%、豆饼33%、进口鱼粉11%、麸皮7%、草粉3%、骨粉3.5%、食盐0.5%,另外添加维生索及微量元素适量。

 3、幼鹌鹑的饲养管理

 3.1保温1~3日龄温度为36~38℃,4~10日龄温度为35~36℃,11~20日龄温度为32~34℃,21~30日龄温度为26~28C。温度适宜时,雏鹑在热源附近均匀分布,采食正常。如果舍内温度较低,可在育雏箱的每层设2~3个灯泡,或在室内增设煤炉升温。

 3.2开水与开食开食前先喂饮0.1%的高锰酸钾水,以促进胎粪排除和有助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最初1~2 d每天喂饮温开水。雏鹑出壳后10 h即可开食,用煮熟捣细的蛋黄加玉米粉或混合料撒爱在报纸上让其啄食。100只雏鹑每次喂3~4个蛋黄,连喂5d,以后可直接用配合饲料喂。通常1只鹌鹁从开食到产蛋约需饲料0,5 kg。

 3.3饲养密度1~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80~100只,15~30日龄饲养50 ~60只。

 3.4光照控制1~7日龄昼夜光照,其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左右;7日龄至产蛋每天实行16 h光照,每平方米以1~2瓦为宜。

 3.5通风及时清除舍内粪便,注意用风机通风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4、产蛋鹌鹑的饲养管理

 4.1饲养方式笼养产蛋鹁,每层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饲养蛋鹑6~8只,公鹑2~3只。如果生产商品蛋可不分单元只分层饲养,每平方米饲养20 ~30只。4.2饲喂方法饲料拌湿饲喂,料水比1:(1.5~1.8),少喂勤添,每日喂4次,产蛋高峰期再加喂1次,也可以不限次数让其自由采食。蛋鹑每只每日的饲喂量喂20~25 g,如加喂青料,可以减少饲料喂量。喂料时按饲喂量的5%加入砂粒以助消化。

 4.3饲养环境要求环境安静,防止惊群。要消除各种应激因素,蛋鹌鹑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喂50%~55%。舍内应有通风装置,以便及时排出室内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并可调节温度和湿度。

 4.4适宜光照光照控制再14~16 h,有利于提高产蛋量。

 4.5日常管理及时收蛋,防止兽害,搞好日常清洁洁和消毒工作。

 5、配种繁殖

 春季3~5月、秋季9~11月配种,公母鹌鹑搭配比例为1:4,一般每只公鹑1d交配1只母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鹑放到母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鹑。

 6、强制换羽

 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 d、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 d。必须淘汰病、弱个体,饮水不可中断。

 7、疾病防治

 鹌鹑是一种抗病力较强的禽类,但由于密集饲养,如果环境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引发某些疾病。饲养鹌鹑者最好不要再饲养其他禽类,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要搞好疫苗注射,7~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点跟,30日龄以后重复用Ⅱ系疫苗进行免疫。其他疾病如禽霍乱、白痢、球虫、鹑痘等的防治,重点做好防治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工作,发现病状及时治疗。

 鹌鹑饲养技术

 一、鹌鹑的生活习性

 1.鹌鹑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产蛋最适温度为20~22摄氏度。2.鹌鹑胆小易受惊,为此饲养室要保持安静,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3.鹌鹑生长发育快,寿命短,出雏时仅有78克,45~50日龄性成熟体重可达120克。

 二、种鹑的繁殖

 1.种鹑的选择。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公鹑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的精包大而鲜红;母鹑腹部容积大,耻骨游离端与胸骨后端有三指宽,左右耻骨间有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自然交配。2.孵化。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置于25摄氏度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孵化管理如下:温度:鹌鹑蛋的孵化过程中应贯彻?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同时结合孵化季节、外界温度、胚胎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看胎施温?一般保持在38~39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孵化的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翻蛋: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在4~12次。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验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汰中死蛋。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雏鹑的培育

 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雏器中饲养,饲养管理如下:

 1.保温。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摄氏度,第7~14日龄36~35摄氏度,第15~20日龄34摄氏度,20日龄以后每天降1摄氏度,降至27摄氏度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摄氏度的常温下饲养。育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伞,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2.饮水。雏鹑出壳24小时内饮水,一般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就可饮水,开水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后饮凉开水.一旦饮水,便不能中断。3.喂料。雏鹑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训练,其方法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在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将饲料搅拌均匀喂给。1~7日龄每日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4.密度与光照。一般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可疏些,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一周龄24小时光照,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5.精心管理。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公母分群在3~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四、成鹑的饲养管理

 1.饲喂。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蛋用鹌鹑的饲料配方如下:玉米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l00公斤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2.温度。成鹑产蛋适宜温度为20~22摄氏度,要根据气温变化及调整,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及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3.光照。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一般光照16~18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晚补充光照。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注意笼舍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时拣蛋。注意鹑群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的观察,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保持鹑舍安静,做好日常的记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3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