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种鹧鸪1、饲养方式 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笼养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养殖密度每平方米10只左右,可使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种蛋受精率也较高。2、公母比例 产蛋鸪的公母因比以1:4—5为好, 能充分发挥公、母鸪的生殖能力,也可减少公鸪相互争斗,种蛋受精率高、破损率低。 3、光照控制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平均每平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4、饲料要求产蛋鸪饲料营养应全面,代谢能每千克1.15—1.17兆焦,粗蛋白质含量18%,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配方可以用玉米粉53%、小麦粉12%、豆饼15%、鱼粉10%、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保证全天有料,任鹧鸪自由采食,同时保证有充足饮水。产蛋种鸪室须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产蛋期间不滥用药物,以免影响产蛋。 岩鹧鸪的繁殖: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现将山东曹县湾镇鹧鸪养殖场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 二、温度: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8~20天37.5℃,21~24天(即出壳)37.2℃。三、湿度: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喙壳,应将湿度提高到65%~70%。 四、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3小时翻一次,第20天即可停止。五、照蛋:第一次照蛋为5~7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蛋黄扩大,偏于一侧。无精蛋无任何变化,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取出死胎蛋。
岩鹧鸪疾病预防:《要注意消毒》1 )消毒药① 新洁尔灭溶液:用于蛋及用具等消毒,配制成 1 : 1000~l : 2000 的水溶液。② 紫药水(龙胆紫、甲紫):常用于治疗创伤和溃疡等,配成 1 %~ 3 %的溶液。 ③ 来苏儿(煤酚皂溶液):常用于鹧鸪舍、网具和排泄物消毒等,浓度为 3 %~ 5 %的溶液。若用于洗手,则浓度为 2 %~3 %。 ④ 福尔马林( 37 %~40 %甲醛溶液):用作熏蒸消毒。⑤ 氢氧化钠(烧碱):用作鹧鸪舍、排泄物、环境消毒,一般配成 2 %~ 3 %的溶液。 ⑥ 生石灰(氧化钙):用作鹧鸪舍、墙壁、地面排泄物等消毒,常用其 10 %~ 20 %的混悬液,注意随配随用。 ⑦ 漂白粉:用作鹧鸪舍、地面排泄物等消毒,一般配成 2 %~ 5 %的混悬液,用时新鲜配制。 ⑧ 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雏鹧鸪肠道消毒、用具消毒及冲洗创伤等,一般配成 0 . 1 %~ 0. 5 %的溶液。
( 2 )消毒① 环境消毒:鹧鸪舍周围环境每 2~3 个月用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 1 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 1~2 个月用漂白粉消毒 1 次。
② 鹧鸪舍消毒:消毒程序大致是:清除、清扫→冲洗→干燥→第一次化学消毒→ 10 %石灰乳粉刷墙壁和天棚→移入已洗净的笼具等设备并维修→第二次化学消毒→干燥→甲醛熏蒸消毒。清扫、冲洗、消毒要细致认真,一般先顶棚、后墙壁再地面。从鹧鸪舍远离门口的一边到靠近门口的一边,先室内后环境,逐步进行,不允许留死角或空白。清扫出来的粪便、灰尘要集中处理,冲出的污水,使用过的消毒液要排放到下水道中,而不应随便堆置在鹧鸪舍附近,或让其自由漫流,对鹧鸪舍周围造成新的人为的环境污染。第一次消毒,要选择碱性消毒剂,如 1 %~2 %烧碱、 10 %石灰乳。第二次消毒,选择常规浓度的氯制剂、表面活性剂、酚类消毒剂、氧化剂等用高压喷雾器按顺序喷洒。第三次消毒用甲醛熏蒸,熏蒸时要求鹧鸪舍的湿度 70 %以上,温度 10 ℃ 以上。消毒剂量为每立方米体积用福尔马林 42 毫升加 42 毫升水,再加入 21 克高锰酸钾。 1~2 天后打开门窗,通风晾干鹧鸪舍。各次消毒的间隔要在前一次清洗、消毒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次消毒。
③ 用具消毒:蛋箱、蛋盘、孵化器、运雏箱可先用 0 . 1 %新洁尔灭或 0 . 2 %~ 0 . 5 %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于15~ 18 ℃ 温度下,用甲醛熏蒸消毒 5~10小时。鹧鸪笼先用消毒液喷洒,再用水冲洗,待干燥后再喷洒消毒液,最后在密闭室内用甲醛熏蒸消毒。工作人员的手可用 0 . 2 %新洁尔灭水清洗消毒,忌与肥皂共用。
④ 饮水消毒:指预先在另外的容器内调制成稀释液,然后放入饮水器或饮水槽让鹧鸪饮用。此方法可减少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数量(有的消毒剂还可杀死寄生虫卵),从而减少传染病如寄生虫病的发生。目前,经有关部门检验许可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氯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碘剂、溴剂(如氯化溴等)、阳离子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等)。
⑤ 带鹧鸪消毒:指在鹧鸪整个饲养期内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鹧鸪舍内环境和鹧鸪体表喷雾,以杀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达到预防性消毒的目的。带鹧鸪消毒要选择高效广谱、无毒无害,腐蚀性小,而粘附性较大的消毒药。
常用带鹧鸪消毒的消毒药使用浓度为:新洁尔灭 ( 0 . 1 % )、百毒杀( 1 : 400 )、过氧乙酸( 0 . 3 % )、次氯酸钠( 0 . 2 %~0 . 3 % )、复合酚(菌毒敌)育雏期 1 : 300 浓度,育成鹧鸪或成年鹧鸪 1 : 250 。
带鹧鸪消毒的方法:消毒时使用高压喷雾器,选择 80~100 微米的喷雾粒子,按每立方米空间约15毫升计算,关闭门窗进行 。首次鹧鸪的消毒不低于 10 日龄,以后每隔 7~10 天 1 次。发生疫情时可每天 1 次。每次清粪后带鹧鸪消毒 1 次。
消毒时应注意事项:鹧鸪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鹧鸪,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鹧鸪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鹧鸪受冻感冒;喷雾过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鹧鸪舍的温度比平时高 3~4 ℃ ;各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 1 次;鹧鸪群接种弱毒苗前后 3 天内停止喷雾消毒。
东北村位于哪个省
鹧鸪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养殖鹧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学会一些养殖方法。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鹧鸪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鹧鸪的养殖方法光照控制
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平均每平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
溼度
溼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溼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喙壳,应将溼度提高到65%~70%。
饲料要求
产蛋鸪饲料营养应全面,代谢能每千克1.15-1.17兆焦,粗蛋白质含量18%,并新增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配方可以用玉米粉53%、小麦粉12%、豆饼15%、鱼粉10%、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保证全天有料,任鹧鸪自由采食,同时保证有充足饮水。产蛋种鸪室须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产蛋期间不滥用药物,以免影响产蛋。
产蛋
野生鹧鸪一般在3~6月产蛋繁殖,属季节性繁殖,人工养殖产蛋率跟野生鹧鸪相差无几,产蛋率很低,控制的良好条件下,繁殖季节延长。但无法一年四季产蛋,年产蛋量为20左右枚。鹧鸪繁殖效能的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如营养、管理等因素影响。
个体选择
饲养鹧鸪必须先要对所有饲养的雏鹧鸪进行个体选择,特别是作为种用鹧鸪,雏鹧鸪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成活率及饲料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生产效能和种用价值。
选择雏鹧鸪应以体质健壮有神,发育良好,两腿稳健有力,羽毛色鲜亮清洁,个体体重在12克以上,头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食欲旺盛,增重快,叫声洪亮,泄殖腔附近无粪污染,一般可选作商品鹧鸪饲养。准备将来留作种用的鹧鸪苗除上述标准外,还要挑选个体大、发育好、体重适中、活力强、眼大有神、行动灵活、站立姿态正常、体羽整齐、喙短稍弯曲、头颈匀称、背部和胸部宽且两者平行,胜部硬直、脚趾齐全正常。挑选出来符合上述条件的雏鹧鸪,为培育生产力高的合格种用鹧鸪打下良好基础。凡是体质较弱、发育较差、体重过轻、肩尾低拱背、跛行或行走不稳、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绒毛缺少光泽,无尾羽、泄殖腔附近不干净,如将雏鹧鸪捏在手中无力挣扎或不挣扎、喙狭长、眼睛瞎或有毛病、喙过弯、上下喙闭不紧,背、胸不平行,脚趾弯曲的,均不宜留作种用。挑选淘汰的失去种用生产效能价值的雏鹧鸪,可另作育肥肉用商品鹧鸪饲养处理。肉用鹧鸪饲养到平均体重达500克是生长最适宜的鹧鸪龄,这时饲料报酬也最高。
鹧鸪的饲养方式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笼养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养殖密度每平方米10只左右,可使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种蛋受精率也较高。
鹧鸪的相关知识点鹧鸪是中国南方常吃的一种野禽。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福建的谚语: “山食鹧鸪肉,海食马鲛jiāo鲙kuài”。可见在中国南方很早就有食用鹧鸪的习惯。在广州,病人痊愈后多以沙参、肉竹、杞子、桂圆肉等与鹧鸪同炖,据说有滋补的功效。广西邕宁、崇左、桂平、博白一带,鹧鸪的产量甚多。在福建,从海岸直至闽西山地,到处可以遇到。
鹧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且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较高的锌、锶等微量元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具有壮阳补肾、强身健体的功效,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治疗小儿厌食、消瘦、发育不良效果显著。妇女在哺乳期间食用鹧鸪,对促进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具有明显效果。可治贫血和消除眼疲劳、增进人体机能、防风溼和神经疼、消炎镇痛、退热消痛、营养滋补、消退老年斑,使面板光润、治疗妇女痛经和不孕等症、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治疗头晕和高血压、治疗老年哮喘、防止孕妇流产、补虚劳、强筋骨、防止动脉硬化、防止毛发脱落和变色、防腰、腿痛、治男性阴囊溼疹、治疗小儿生疮生癞、治胃痛、治疖子、治疗闭经、治麻疹、治虚劳、治疗泌尿系结石、治冻伤、治癣、治疳积。
东北村地处店张办东的1公里处,紧邻312国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交通优势,以窦广国墓为轴,以方位取村名,有东堡子、北田村、北堡子三个自然村,有村民小组7个,有430户,2053人,其中党员41人。
东北村在迎合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生猪养殖产业,从起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的百余户,已实现养殖大村规模,依靠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近年来生猪养殖业已为村民年增加收入约百万元以上,相应的产业也应运而生,带动了各行业在该村落户投资建设。
建设和谐的新农村,需要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全心全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东北村历届领导班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随着生猪养殖给村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近年来,该村养殖户在不断增加,技术力量也在不断壮大,教授专家传授的知识,村民能活学活用,一些爱动脑的村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土专家”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少方便,相应地带动了生猪饲料的供给和加工,使群众能多种经营、多方受益。在多方协调下,沿312国道建成了一个鹧鸪养殖场,有鹧鸪3000只,年收入在200万元。
逐渐富裕起来的东北村人,不忘通村道路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观,发展以环境治理的村容村貌活动,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东北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兴平北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关中黑猪、兴平大蒜、荞麦面鱼子、兴平醪糟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