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价“涨翻天”,与“抢货”有关系吗?到底该储存点啥?答案来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8:11:41
字号:

最近一周,鸡蛋市场表现较好,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走势,其中4月10、11、12日,连续三天大范围上涨,部分地区单日涨幅达到2、3毛钱,把鸡蛋价格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了解目前各地“拿货价”已经回升到4.5-4.8元/斤,零售价格更是突破5元/斤以上,个别地方达到了5块6、7毛钱一斤。

蛋价“涨翻天”,与“抢货”有关系吗?到底该储存点啥?答案来了

一、鸡蛋价持续上涨

4月13日,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天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均价10.07元/公斤,折合5.035元/斤,比昨天上涨1.4%,正式突破5元大关。

那么最近鸡蛋涨价是不是和一些居民囤货有关呢?咱们今天借着鸡蛋涨价的机会,也和大家一起聊聊有关储存食品的一些看法。

在个人看来,最近鸡蛋价格上涨因素较多:一是受交通运输难度较大,个别地方产区鸡蛋外运困难,导致销区蛋价上涨。

二是因为最近汽油、柴油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运费增加。

三是疫情有所好转,企业开工率上升,餐饮业也在逐渐恢复,对鸡蛋的消费有所回暖。

四是部分居民囤货时,把鸡蛋也作为一个存储品种,拉动了蛋价。

可以说,最近鸡蛋价格上涨,应该和囤货存在一些关系的。

那么说到存货,最近确实网络上有一些居民存储食品的相关消息。

关于这件事,个人看来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大国,可以说国内各类食品供给充足,但是受一些特殊原因的影响,适当的存一点还是有必要的,有备无患嘛。

二、囤货的三条原则:

关于存储粮食、食品类的东西,我想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一是要少量存储容易坏掉的食品。

每一种食品都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就不能食用了,所以在存储时一定做好计划,易坏的一定要少存。

二是存储要适量,不宜过多。

因为不管粮食,还是蔬菜,抑或是肉蛋奶,都有着充足的储备,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短缺,也不会持续太久,所以说存多了没啥用。

三是避免存储种类比较单一的情况发生。

从营养学角度讲,主食、副食、菜类、肉蛋奶类都要存储一点,这样营养会均衡一些。

三、根据上述三点原则,个人整理出可以存储的5个种类:

01、米面油等主食类。

一般一个3口之家,存上一袋50斤的大米、20斤面粉,外加2桶5升的食用油,足已够1、2个月的消费了,所以说动辄存200、300斤米面真没必要。

02、肉蛋奶等副食类。

肉蛋奶能给人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猪肉、牛羊肉的鲜肉很难保存,可以一样买几斤,放在冰箱里。

鸡蛋、奶类的存储量一定要在保质期内用完,否则过了期就不能用了,还不如不买,造成损失。

03、水果蔬菜类。

水果也好,蔬菜也好,在购买时,一定要根据存储难易来选择,水果选择存放时间长的短的都要买一点,以便能持续食用。

蔬菜叶菜类少买,可以略多购买一些根菜类、茄果类蔬菜,但也不能过多,时间长了口感下降,营养下降,有的还会产生黄曲霉等毒素,对人体有害。

个人感觉这些水果、蔬菜能够1周消费,最多不能超过10天用的量即可。

04、加工食品类。

主要是指方便面、各种肠类、罐头类、奶类食品,这些东西的保质期要比新鲜的食品存储时间长,一般都会在30天以上,所以适当存一点加工类食品也是可以的。

05、调料、药品等。

除了上述物品,调料存一些也是必要的,酱油、醋、味精、料酒、盐等日常所需的调料都要备一点,起码够2、3周,甚至1个月的量。

同时,也要准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退烧药、抗病毒药,还有体温剂等药物和相关物品。

各位朋友,您认为最近鸡蛋涨价,与囤货有关吗?你家里囤了吗?欢迎留言,供大家参考。

#蔬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剩下的一两天假期,多数人也选择在家休整,准备工作了。

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因为春节期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鸡蛋、活羊、玉米的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只有猪价,因为屠企有高价卖肉的需求,所以春节期间反而迎来大涨,只是对于养殖户来说属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而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农产品需求高峰也会告一段落,生猪、鸡蛋、活羊和玉米的价格下跌风险加大,大降即将到来,相关人员早做准备。

生猪价格下跌风险升级

1月16日生猪价格跌至谷底后迎来反弹行情,1月23日最高时涨至16.55元/公斤。

1月26日,生猪价格跌多涨少,上涨地区有上海、安徽、河北、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重庆和四川,稳定地区有浙江、江苏、贵州、广西,下跌地区有山东、福建、华中四省、北京、天津、山西、甘肃和云南。

经过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来到了7.6-8.5元,华中区猪价跌至7.5-8.1元,华南区猪价来到了7.9-8.5元,华北区猪价下降到了7.3-8.5元,东北区猪价上涨至6.9-7.6元,西南区猪价为6.8-7.9元。

虽然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东的部分地区还处于上涨当中,但节后生猪价格下跌风险升级,猪价大跌的可能很大,猪价下跌的逻辑主要有如下几点:

1、春节后猪肉消费将会进入冻肉和腊肉消费为主,鲜肉消费为辅的阶段,猪肉消费低迷,猪价支撑力不足。

2、春节期间的猪价高涨,让猪价重新逼近成本线,养殖亏损减弱后,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有望得到提高。

3、中间有春节假期,所以集团化猪场完成1月月度出栏任务的时间有限,生猪会集中出栏。

不过生猪均价再度跌至7元左右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疫情稳定后,餐饮和旅游业将会逐渐恢复,提振猪肉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今年居民家中春节前年货准备量相对往年偏低,对年后猪肉消费的透支不大。

还有一方面,饲料价格处于高位,猪价的底部支撑力强。

鸡蛋价格下跌风险升级

1月25日,生意社鸡蛋基准价为9.66元/公斤,相比1月1日有明显上涨。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多数人还处于春节度假期,批发市场开市依然不多,贸易商也希望借助假期多休息几天,按照往年的规律,贸易商多会在初六后陆续开市,对于开市后的价格,业内预计鸡蛋价格下跌风险升级。

当前新开产蛋鸡的数量对应的是2022年8月补栏蛋鸡苗的数量,按照统计数据显示,上一年8月补栏鸡苗量虽然不及12月淘汰鸡的量,使得蛋鸡产能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并不大,鸡蛋供应缺口有限。

而春节前后四五天的时间,批发市场购销停滞,鸡蛋积压在养殖户手中,开市后会迎来一波集中上市热潮,鸡蛋价格承压。

春节后为传统鸡蛋消费淡季,且春节前备货还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年后鸡蛋消费需求。

即便各地疫情稳定后,餐饮消费恢复,其也难以将鸡蛋市场消费需求拉升到正常水平。

不过同猪价一样,鸡蛋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1、节后机关复工,学校开学,饭堂补库开启。

2、节后各深加工企业也会随着终端消费的好转而开工,增加鸡蛋需求。

3、鸡蛋从养殖场到终端市场需要5天左右的时间,而终端库存在节前被部分消耗,影响节后鸡蛋供应。

也有机构分析认为,如果市场上需求补库积极性较高,鸡蛋价格甚至还有上涨的空间。

活羊下跌风险升级

养殖户对春节消费利好带动羊价的期望并未实现,春节期间羊价依旧低迷,山东盐窝:小尾寒羊串120-130斤,11.7-11.5元/斤,细毛羊串125-130斤,12-11.5元/斤,新民羊125-130斤,13-12.3元/斤。

河北唐县:小尾寒羊串公125-135斤,11.6-11.3元/斤,细毛羊串公125-140斤,12.3-11.8元/斤,新民羊公125-140斤,12.5-11.3元/斤。

羊价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最近几年因为疫情居民收入偏低,而羊肉价格偏高,居民对羊肉的消费积极性偏弱。

另一个是因为前几年养羊利润可观,市场养殖量快速增长,两年时间就有村庄的养羊户从3、4家增长到了三四十家,而羊的养殖周期长,去产能速度慢,羊价一跌不起。

节后活羊价格的下跌风险将会进一步升级,春节消费利好都未能改变羊肉供过于求的现状,春节后进入需求淡季,羊肉供求关系的转变难度升级。

羊价持续低迷,清栏淘汰母羊的养殖户将会增加,这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上羊肉供应量。

玉米下跌风险升级

节前玉米价格经历了一波长时间的回落,其一是因为玉米上量较为宽松,山东深加工企业晨间剩余车辆数量持续处于高位。

其二是因为饲料和深加工企业观望情绪较浓,备货积极性一般。

即便如此,玉米价格同比仍有小幅上涨,不过节后玉米价格的下跌风险升级。

1、受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较浓,加上玉米上量缓慢,基层售粮节奏较慢,主流玉米产区玉米库存处于相对高位,东北基层的玉米售粮进度仅4成左右,华北地区的售粮进度也不过5成,市场上玉米供应相对宽松。

2、节后基层各地春耕陆续开市,农民将会在这之前出售玉米为春耕准备资金。

3、虽然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节前备货积极性不高,但仍有一定库存,短时间深加工企业依然持谨慎态度

4、天气转暖,基层潮粮储存难度升级,市场卖压徒增。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1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