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
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西湖景区是立体和全方位,不论从哪个角度多能看到她的风姿,具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画里游"的感觉。
历史上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等,最著名的是南宋时定名的"西湖十景"。
1985年评出了"新西湖十景",2007年又评选出了西湖新新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秀美的西子正展现出她婀娜的芳姿迎接来自五湖的朋友,来自四海的嘉宾。
西湖的美既在于湖,也在于山。
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
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
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1.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围绕着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这十景各擅其长,组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西湖景观的精华,主要分布在西湖内湖地区和湖区中心。
老十景或可称谓为内环景色。
2.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这十景基本分布在靠近西湖的周围群山之中,以山景为主,景点面积较广,视野开阔。
仅阮墩环碧是西湖中的小岛景色。
新十景或可称谓为中环景色。
3.2007年杭州人民和各地群众又评选出了西湖的新新十景: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这十景主要分布在距离西湖较远的群山峻岭之中,山因水清,水因山绿山水相映辉。
湖滨晴雨、北街梦寻靠近西湖岸堤。
新新十景或可称谓为外环景色。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等,具体称谓有待商榷。
西湖不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以及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
景物、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特有神韵的景观现象。
西湖历史悠久,文化土层深厚,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遍布山水之间,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是一首韵味悠长的诗篇,是一幅景色尤新的图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还是匆匆走过的过客,无不为这人间天堂的美景所倾倒。
苏堤两边水波潋滟,游船点点。
远处是天色空蒙,青山滴翠,杂树升烟。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
西湖的美景不仅是春天繁花绚烂,更有夏日里莲碧接天,秋夜中月印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梅。
还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
即便是同一景色也节气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色。
一年有四季,一季有六节,六节上中下,七十二变化。
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会领略到她不同的风韵。
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约500米, 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著名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
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 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扩展资料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杭州西湖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西湖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
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故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化自然山水。
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命名美学
中华民族“二元对立”、“中和平衡”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汉语使用“偶对为佳”、“四言为正”的审美情趣,以及古典文学创作中追求奇特想象、精巧构思、生动形象的浪漫艺术思维,都深刻地影响了“集称景观题名”的命名方式。
三代“西湖十景”景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价值,集中表现为音律美、结构美以及意蕴美。
每个景名都是四字格式,四个音节巧妙运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读来抑扬顿挫、起伏相间、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极富音律之美。三代“西湖十景”都非常注重声调的搭配,既有规律性又富于变化,从而在音律节奏上达到很好的审美效果。
“西湖十景”题名的结构,从语言形式表层而言,形成了语言风格简约凝练之美,从深层语义角度讲,其语法成分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在理解上灵活自由,可以作多向理解,从而解放了想象空间,扩展了语义内涵,独具含蓄想象之美。
“西湖十景”的命名体现出深厚的意蕴美,不仅是一种文化景观的再现,更是一种文化意象的体现。
比如“三潭印月”,就为人们展现了夜西湖月光、波光、塔影交相辉映,湖中有月,月中有塔,塔孔中又有月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美丽画面。为了营造意蕴美,“西湖十景”的景名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意境的营造上有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