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豆虫时,需要选择避风向阳且排水性良好的田地作为育种田,再往育种田中栽种大豆,然后捕捉健康的幼年豆虫放入育种田中,使其自然潜入大豆根系进行越冬,而且要将新孵化的豆虫放入室内饲养,可以给其喂食大豆菜叶。
1、选择田地
豆虫主要吃大豆叶片,养殖豆虫时,需要选择排水良好且向阳的土地作为育种田,再往育种田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然后在每年的6月下旬时,往育种田中栽种大豆,并且要使用铁栅栏或者木栅栏将田地围住。
2、采集幼虫
养殖豆虫时,需要从野外的大豆田中捕捉无农药污染的健康幼虫,再将其放入到育种田里,等待每年的9月份时,豆虫就会潜入到大豆根系附近进行越冬,并且要在每年的10月份时将大豆割去,注意不能翻耕土壤,以免伤害到豆虫。
3、化蛹产卵
豆虫会在每年的5-6月份时在土壤中化蛹,此时需要在育种田里再次种植大豆,为豆虫提供食物,等待6月下旬至8月初时,豆虫会孵化成豆天蛾,然后在大豆叶片表面产卵,每只雌蛾能产卵200-300粒。
4、饲养方法
养殖豆虫时,需要等待卵孵化后,将其新出生的幼虫放入室内饲养,并且要选择通风性良好的大棚或者平房作为饲养场所,再往饲养场所中放入木箱或者纸箱,然后把豆虫放置在箱子里,而且要每天给豆虫喂食1-2次大豆的叶片。
豆虫养殖技术,养殖周期是多久
1、豆虫能养殖。
2、需要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士,经济效益差,从本次试验看,以每平方米放养l-2龄幼虫10-15头为宜。
1、选址:在地势相对较高且利于排水的地方建造养殖豆虫的大棚温室。2、土壤:将土壤深耕浅耙,整平后作畦。3、选种:将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作为种源,不能把活力很强的豆虫当做种源。3、放豆虫:把豆虫放入畦中并盖10-15cm的土,盖土不宜过厚或者过薄。
一、豆虫养殖技术
1、选择大棚温室 要求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建造养殖豆虫的大棚温室,周围环境应利于排水。 2、土壤 土壤需要深耕浅耙,整平后作畦。 3、选种 一般需要选择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作为种源,从特征上选择时,要求豆虫的外形以环形或挺直的棒状为宜,注意:不可选活力很强的豆虫作为种源。 4、放豆虫 把选好的豆虫放在畦中并盖土,以10-15cm为宜,盖土太厚会导致土壤温度较低,发育化蛹缓慢,如果盖土太浅,会使土表温度过高,地表水分的易蒸发,豆虫会跑到地表,减少体内的水分,甚至死亡。 5、管理 (1)水分 当豆虫入土后需要保持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能保证豆虫对于水分的需求,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时需要及时喷水补水,注意:土壤不能积水。 (2)温度 冬季的温度应该保持在10-25°C左右,而在3-4月时应该将温度保持在25°C左右,当豆虫快要进入羽化期时,温度应保持在25°C以上利于豆虫羽化。 (3)防治天敌 1豆虫的天敌比较多,在越冬期时主要防治蚂蚁以及其他天敌,蚂蚁一般可用煮熟的肉类进行诱杀,其他天敌可用小麦麸拌农用敌百虫进行诱杀。 2在种植大豆后,豆虫羽化前20天,应防治盲蝽蟓、瓢虫和螳螂等天敌。 3注意事项:用药时避免使用豆虫敏感的农药。 (4)诱导产卵 因为大棚内的豆虫产卵没有规律,所以在其产卵期,可将糖醋溶液均匀的喷洒在豆叶上,将豆虫卵集中在豆叶上,提高幼虫孵出后的成活率。 (5)疏密补稀 因为豆虫成虫产卵分布不均,所以在幼虫2-3龄期应该及时疏密补稀,保证幼虫都能及时吃到足够的叶片,同时减少幼虫的运动量,降低体内的营养消耗。 6、种植大豆 (1)选择大豆品种 应该选择蛋白质含量高,植株高大且叶大的品种,比如东辛3号。 (2)播种时间 1大豆的播种期需要根据豆虫羽化期和产卵期决定,一般在羽化产卵前40-50天播种。 2温室大豆一般可在2月初播种,而大棚内的大豆一般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 3在豆虫羽化前20天防治虫害并人工进行捕捉。 (3)种植密度 1大豆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5000-8000株,行距不低于67cm。 2大豆开花前,应使大豆行间充分通风透光,提高大豆的绿叶数,使大豆叶大、叶厚、质优。 7、采收 (1)采收需要从市场行情、幼虫的体重和质量进行考虑,从质量出发,一般应在豆虫5龄期入土前及时采收,如果从市场行情出发,可在4龄期采收。 (2)采收时,需要选择头上部平的幼虫,通常头上部尖的幼虫营养低,食用价值并不高。 8、换茬口 (1)进入下一茬豆虫养殖期时,温室与大棚需要更换茬口,降低虫害基数,利于豆虫养殖。 (2)如果不能及时轮换茬口,也需要及时揭掉棚室的薄膜和尼龙网,并进行深翻灌水和驱虫,降低虫害系数。二、豆虫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1、养殖周期 如果从豆虫孵化后算养殖期,一般豆虫的养殖周期为27天左右,在孵化出来的27天左右时便可收获,但养殖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具体的养殖周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豆虫又被称为豆丹,主要寄生在大豆、绿豆、豇豆、刺槐、葡萄藤叶等作物中,成虫昼伏夜出,喜食花蜜,飞翔力强,能作远距离高飞。 2、豆虫的特性 (1)豆虫成虫白天会栖息在生长茂盛的作物的茎秆中部,晚上便会开始活动,对黑光灯有比较强的趋性,其卵多散产于豆株叶子的背面,少数卵产在叶的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一般可产卵1-2粒。 (2)豆虫的初孵幼虫具有背光性,白天主要潜伏在叶背,1-2龄的幼虫一般不转株危害,3-4龄的幼虫因为食量变大有转株的危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主要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主要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3)豆虫一般每年会发生1-2代,通常在黄淮流域发生一代,而在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发生2代。 (4)在豆虫的化蛹以及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且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如果过多,发生期就会推迟,天气干旱的话就不利于豆虫的发生,其主要的天敌有寄生蝇、赤眼蜂等,对豆虫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