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在大一的下学期就准备写了,一直在大脑里“构思”着,可是一直被耽搁着。直到那天在基础写作课堂上看了那篇老师给我们看的文章——《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 是的,我一点都不否定现在的大学生多半都是在沉睡着的。至少我就是这样的,不再像高中时期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不再像那时候的我们各自内心装着一个明确的目标。现在的我是茫然的,是麻木的,是沉睡的!我不知道我到大学来是干什么的,我开始对学习是变得很抵触了,开始觉得生活过的很无聊,每天感觉都很颓废。早上有课的话就会早早地起床,没课的时候特别是星期六日几乎一觉睡到中午12点,过着白天与黑夜颠倒的日子。从一开始,我的心里是一直拒绝这些堕落不上进的行为的,因为在我心中我还保持着积极上进的心,我还是一个有所追求的人,我不想随波逐流,我想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我想努力,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想过上自己追求的生活。估计世界上有四分之三的人都是“嘴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我,有时候当然也是这类人之一,可是总是事后知道忏悔,然后加以督促自己。每个人想变得完美都是需要不断地“逼”自己的,要去尝试对自己将来有益的事情,哪怕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是不可能或者不愿意去做的事,这时候就得“逼”自己去做,比如说,大二的某一个周六,早上起得早早的(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我像她们一样,每到周六日,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可是自从报了瑜伽班后,我就再也没有双休日了)当洗漱完毕收拾差不多准备去上瑜伽课的时候,瑜伽老师突然临时发短信说她上午有事,把上午的课调到晚上上了,但是室友们都还在床上睡得正香,有的还在断断续续地打着小呼噜,而我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映,就是换上睡衣继续爬上床睡觉,可是当我准备再次换上睡衣的时候,突然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说快点上去睡觉吧,好不容易有个可以睡懒觉的机会,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补补觉,而另一个小人说不要上去了,好不容易起个早床,既然不用上瑜伽课,就应该把这个机会好好利用起来,去图书馆做点有意义的事,不然对不起自己起个早!于是,在纠结了一会儿后,我最终决定去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做作业了,尽管很想睡觉,但还是逼迫自己去了图书馆,当然那个上午过得是很充足的,特别是中午吃完饭回到寝室看到她们才刚起来甚至有的还在睡的时候,这一刻内心是骄傲的,满满的成就感,因为我觉得我比她们又多走远了一步。
? 在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智能手机的发展越来越高端,功能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的新奇功能和APP,都不无时无刻地吸引着现在的青少年。正如我们所见,“低头族”越来越多了,大街上随处可见,几乎都是!当然这种现象怎么可能少得了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使用手机是自由的,学校不加以控制,哪怕是在课堂上打电话也行,以至于每次上课,班上的同学有四分之三在玩手机,另外四分之一不是趴在课桌上睡觉就是坐在位置上双眼呆滞地望向窗外,思想飘到远方……几乎每堂课,大家都是在靠玩手机、发呆、睡觉来消磨时间的,甚至有些老师心里也是希望快点结束课堂,因为人都是互相影响的,当老师他们看到底下的学生个个都低着头玩手机睡觉;当他们去寻找认真聆听思索问题的眼神发现屈指可数时;当他们发现他们的课堂没有可以互动的对象时;当他们努力地想法设法地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发现功亏一篑时,他们也就对学生们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兴趣,于是就也想着赶快结束这堂课了。
?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人类也变了如今所谓的“大学生”就是长大的学生,从语法角度来看,这个定义的中心语是“学生”,而“长大的”是定语,它是来修饰“学生的。而“学生”,众所周知,就是毫无愧疚地依靠着家里的条件来生存,没有接触过社会,没有尝试生活的艰辛,也没有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最弱的,是需要受到保护的。然而,从现实社会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无用之人,与同龄人相比,别人都已成家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早已步入社会,接触各个阶级的人们,体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他们却把大把的青春都耗费在学校,有的大学生二三十岁了依然依靠着父母。所以这对那些还在沉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这种行为是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感恩的。
? 我不知道也不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宁愿待在寝室里玩游戏、睡觉、淘宝。也不愿意出去走走,却在空间动态里总发那些“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似乎好像只要他们说了这句话,他们就已经游荡在世界各地了。可是没有行动,没有付出,哪里来的硕果累累的成就感呢?
? 当你在庸碌地存活于大学校园里,你可想到这些:
? 大学这四年,是我们在高中日夜挑灯夜战,经过艰辛万苦,做过堆起来比自己还高的试题,换取而来的。大学是我们在高中的信仰,是我们梦想的实现基地,是我们释放自己的空间,是我们多少汗水和精力的成果。
? 大学这四年,是一个锻练人的四年,对于学生的我们来说,大学是一个提高能力,展现自己的平台,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抛开学习不说,基本的为人处世是必须要学会的,而有些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抓住这个锻练自己的机会。
? 大学这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主要看对什么样的人而言的。好好地珍惜这四年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等到毕业的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会觉得时间太短了,会觉得好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去做,大学就结束了。
? 所以说,并不是到了大学校园,你的人生就圆满了。人生路漫漫,少年仍需努力前行,要知道前方风景甚好!
——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
(写于 2015.12.17)
导语:考上大学以后,生活好起来了。身边的人都差不多,不存在谁嫉妒谁,谁向谁炫耀的问题,分享一篇大学生励志文章,欢迎阅读。
拜托,别拿你是三本说事了
作者 | 风飘絮语
一个HR说:最近面试发现一个三本的人很能干,决定让他复试了。学校不重要,能力才重要。
下面有人评论:看来你也是三本的才感同身受吧。
他回复:哈哈,可惜我是985的。
然后,突然出现了一个杂音:你就是来秀优越感的是吧。
看到这句话,吓得我又严严实实地藏起了985的标签。
从小到大,我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养尊处优、仗势欺人之辈。可是,在我眼里,所谓的优等生才是弱势羣体。
初三时候,学校改革,招了一批初三优等生直接开始高中学习。当时因为高中部没有空教室,我们被安置在初中部的新楼里。
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却被扣上了学校偏心优等生的帽子。可实际情况是我们被带到新教室的时候,快被浓浓的甲醛味薰死了。
过了初三我们就该去高中部的,可学校却让我们留在了初中部。实际原因是因为有了我们,初中的建校费涨价了。
可是,挣钱的是学校,吃苦的是我们。
初中进出校门要刷卡,但是高中生没有卡。每次我们进门的时候,都会给门卫说一句“高中的”。后来,很多忘带卡的初中生怕扣操行分,就谎报自己是高中的。
所以,有一次我们班一个身材矮小的女生被拦下了。当时他们吵了起来,门卫气势汹汹的打电话给我们班主任,最后班主任把人领走了。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可几天后就变成了:“高中生仗势欺人殴打门卫”。
而我也亲身体验过排队打饭被十多个人插队的经历。曾经有个同学因为看不惯和他们吵了起来,结果反被诬告“他仗着自己成绩好乱插队”。
于是,我们在狭缝中生存,度过了三年。
你们一定以为我会恨他们对不对?哈哈,我为什么要花力气在意那些在我生活中路人甲的算不上的人?
考上大学以后,生活好起来了。身边的人都差不多,不存在谁嫉妒谁,谁向谁炫耀的问题。
后来,我去做了一个 *** ,和一羣其他学校的学生去推销一个产品。那个时候,我发现我对别人说“你好,我是某某大学的”,他会对产品比较感兴趣。于是,那句话我说了一天,而其他人看我比较能拉客,就索性只负责打包收钱。
当时我也觉得没什么。收摊的时候,他们夸我:“不愧是某某大学的,就是厉害”、“今天多亏有你”。我听着挺高兴的。
可是在回去的公交车上,我听到了一个男生说:“不就是成绩好了点吗,有什么好得瑟的。”我听到这句话差点委屈地哭了出来。
从那以后,我越来越少提及自己的学校。
一次出去旅游,遇到了一个老乡。她很热络地和我聊天,聊了几句,她就很得意地说,她是我们当地一个比较好的二本学校的。然后问我我是什么学校的。我直接告诉了她我的学校。她听成了我们当地的一个985,她的眼神瞬间变得贪婪:“你是某某大学的啊,好厉害!”我忙着解释:“我的大学叫AA不是BB。”她的眼神瞬间变成了鄙视,然后又开始洋洋得意起来。两个人随口扯了几句,由于我并不热络,她也就骄傲地像孔雀一样走了。
而我还遇到过一个中科大的学生。那一次因为只买到了硬座而同学又不在同一车厢,所以急着认识身边的人以求照应。两个人聊了很多,我给他讲我们高数老师有多逗,然后他给我讲他们量子力学老师有多变态。但是两个人都没有提自己是哪个学校的事。快到下车的时候两个人才自报家门,然后相视一笑。
所以,我越来越习惯呆在自己一堆学霸的小圈子里。不是我看不起你,而是我真的觉得没必要和你有交集。
曾经有个学弟主动加我,说自己只能考300分,该怎么努力。我很认真的帮他分析了他的弱势,告诉他该怎么补救。而他却在一次聊天后,再也杳无音讯。
所以,说句难听的话,活该你去读三本。
最后,我想掏心窝地给那些想要进步的三本生说些话:
第一,停止你们的自欺欺人吧。这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三本生逆袭,我们刚上大一的时候,班主任就给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保研,考研你们考不过那些三本的,人家复习了四年,你们就只有一年。
这句话听得我们很恐慌。而今年的结果也是外校的大多400+,而我们本校的390+。可是,你是那个复习四年的人吗?如果不是的话,那就醒醒吧。你复习两年才能过四级怎么比得赢那些裸考六级600+的大神?
第二,方向明确的人不需要导航仪。歇歇你手边的鸡汤吧。有那个功夫你还不如多算两道高数题。与其每次看完一篇鸡汤感觉醍醐灌顶,想要奋起直追,还不如每天按自己的步调去努力。
第三,别拿资源不好当借口。三本学校就没图书馆了?三本学校就不能自己买书了?三本学校连百度都用不了了?就我所知,我们附近的所有学校都和我们学校用的一样的教材。我不相信出版社会偏心地给我们印真理,给你们打谬论。所以,在教材上,我们一点差距都没有。
然后还有老师。对,给我们讲课的都是教授,可是,你以为别人一定讲的很好吗?教授的主业都是搞科研,他在黑板上讲的天花乱坠我们下面一片茫然是常有的事。
那我们怎么学的?自学啊!自己看课本,自己去图书馆借参考书。学习还能靠别人啊?
第四,别为自己的进步沾沾自喜。你努力奋斗了两年考过了四级,你觉得你已经比很多同龄人厉害了。做梦吧!你的圈子太小了,小的比你厉害的人都不愿往里看看。努力跳出去吧,去看看之前上热门的清华姐妹花怎么过的。不想当个三本生,就要用一个985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上帝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灵魂。但是,你也得达到上帝觉得你努力了的标准呀。
写在最后的最后,这篇文章一出,就莫名受到大家关注,上了热门。有人说,看了感触颇多,让我很高兴;也有人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所以,我想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我从没觉得重本生以后会比三本生过的好,但是那种天天混吃等死只知道骂母校的人真的很难有很大成就。
我弟只是一个花钱就可以上的专科学生。但是我一直觉得他以后会比我有出息。为什么?因为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没有学坏,不抽菸不喝酒不忙着风花雪月。要打游戏但不上瘾,知道自己挣钱去学街舞学拳击。更可贵的是,家里把我拿来和他比他也从来不会生气,对所有人都很好。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学习,但是认真的灵魂都会发光。
第二,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喜欢拿这个说事,但是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一个好的环境里。很多你们羡慕的985高校生很有可能在一个环境很差的小学、初中、高中独自奋斗过。
我初中的时候,班级整体风气不太好,但是由于我比较内向,和其他人没什么交集,每天独来独往,并没觉得有什么影响。有一次一个住校的女生找我哭,说她的室友孤立他,每天嘲笑她。而我除了没用的安慰以外,什么都做不了。上了高中,我也曾被室友明言威胁要把我赶出去,不过用不着她赶我自己就把寝室换了。而现在,我和那个女生都过的很好。你想去一个更好的世界,那就要付出与之相当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