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骑行北京”活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7:45:19
字号:

在北京,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占大气污染物的1/3以上。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自然之友”从2005年就发起了“骑行北京”的活动。并在2006年2月向国家提交了《关于实施并完善北京市自行车交通规划的建议书》。并陆续通过发布“骑行绿地图信息标注平台”评选低碳出行人物等形式,以引起市民对骑行环境及骑行文化的关注。

什么是“骑行北京”活动?

“骑行北京”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政策建议——进行关于自行车交通的各种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

出行调查——发布线上交通调查问卷,以了解北京市民交通使用习惯,收集第一手资料。

骑行宣传——由志愿者组成的宣传小组在市内繁华街道进行骑行倡导活动。参加的人员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

“骑行北京”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宣传活动,鼓励公众在市内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同时也倡导一种环保、健康、便捷的骑行文化。

2007年6月22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高温天气,导致了这几个城市用电量急剧加大,城市能源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自然之友”这一天在北京首次举办了“夏至关灯”活动,提倡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关掉所有的电器,享受爱心烛光晚餐,静下心来在暗夜冥想,走到户外去感受夜的魅力。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民谚有“不过夏至不热”的说法,即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度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37度。如果在夏至这一天关掉电源,不仅可以节约用电量,而且可以减少电灯的照射产生的热量。

2007年,“自然之友”设立了“自然讲堂”项目。该项目在正确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提供给公众轻松交流的环境,在学者与公众的互动中,让人们更加了解环境议题的内涵,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生活得更健康、更自然。

“自然讲堂”项目设立以来,分别在学校、社区、企业,开展过一系列的讲座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自然之友”真正发挥了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提供给公众更多交流、学习的场所和机会,营造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更广地传播了环保理念,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意识。

至今,“自然讲堂”已开展了17期公众讲座和6期的环保分享活动,共有1000多人参与,包括学生、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

骑自行车远行需要准备什么

骑自行车远行需要准备什么,现在骑自行车旅游已是一种很普遍的外出游玩方式,既可锻炼身体,又能从容欣赏路两边景色,那么骑自行车远行需要准备什么呢?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骑自行车远行需要准备什么1

1、骑自行车远行需要准备什么

最主要的是要在出发前确定第二天的行程:终点是哪?在哪吃午饭?在哪休息?晚上住在哪? 在人烟稠密地区,不建议住在露天。如果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露营的安全没有问题。 晚上最好住在旅馆,哪怕是大车店! 骑自行车旅行具体要带什么东西,你可以根据你的骑行路线、季节、身体状况等具体考虑。

修车工具(气筒、扳子、螺母、特别是补胎工具);睡袋(以防万一,露营使用)。

地图,汽车经过的沿途越详细越好;灯;雨具;一顿饭;饮水;适当数量的钱;长途汽车,最好戴手套。

最主要的是要在出发前确定第二天的行程:终点是哪?在哪吃午饭?在哪休息?晚上住在哪?

在人烟稠密地区,不建议住在露天。如果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露营的安全没有问题。

晚上最好住在旅馆,哪怕是大车店!

2、骑自行车的必知条件一

选车:最好选用轻型优质的自行车,因为选一辆适合自己的单车可以减少很多在路途中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烦。

与车的配合:在远足之前可以先来个自我测试,做一个短途旅行,了解一下自己的体力,也可以更好适应车的性能。

充分准备:例如看车胎内的气是否足,各部分的零件是否会有问题,在出发前一定要做一个自行车性能的检修。如果有能力还可以带一个备用胎、少量工具。如果你是骑自行车越野登山,务必带上地图和指南针。

3、骑自行车的必知条件二

骑车服:衣着要鲜艳,可以穿专用自行车短裤,以便保护皮肤,不致因摩擦而受伤。衣服宜多层,容易调节冷热。最好带头盔,保护头部。

多喝水,以免虚脱。防晒工作要做足。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路面情况,转弯时要发出信号,不抢道,不逆行。停车时不要忘记锁车。

温馨提示:骑自行车好处多多,不仅可以减肥、保持身材,还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建议大家出行多用自行车。

骑单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骑行最重要的是要佩戴安全头盔。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骑行前检查一下自己的装备、刹车、照明、轮胎的气压等,很必要。

骑行一定要有计划。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骑行的路线和行程,切不可盲目制定不切实际的行程,那样既让大家疲惫不堪,又失去了骑行的乐趣。不但要有必要的修车补胎工具,还应有医药急救物品,充足的准备是顺利骑行的保障。

骑行要编队。集体出行,骑行要进行编队,要采用“一”字队形。这样不仅能展现团队风貌,更能节省体力。找一位经验丰富者带队领骑,控制速度,一个接一个,保持安全距离,还要有人负责收尾的工作,以免骑友掉队。骑行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能逆行,不能“超速”,大家在路上一定要控制速度,切不可争强好胜超车、飙车,注意交通安全。

严禁酒后骑车。酒后骑车与酒后驾车的情况同样危险,同样是在用危险方法危害他人、危害自己的行为,极易酿成悲剧,所以强烈反对酒后骑车。

骑自行车有哪些误区

误区之一:骑行的姿势。

“错误的骑车方法不仅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教练为健身爱好者做指导时,发现错误的骑行姿势很普遍,如双腿向外撇、点头哈腰等等。“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稍前倾,两臂伸直,腹部收紧,采用腹式呼吸方法,两腿和车的横梁平行,膝、髋关节保持协调,注意把握骑行节奏。”

误区之二:忽视频率,片面追求力量和速度。

“许多刚入门的年轻人贪图‘多量’和‘快速’,如没有骑过长途的一下子骑了50公里,而且在途中,只追求速度、力量,这样其实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严重的膝盖会出现积水。”据教练说,“运动量、频率和强度是运动的`三原则。建议初学者找到合适自己的频率后再增强运动量,普通人每分钟的蹬踏频率在60-80次左右。每次骑行至少要有20分钟高频率低速度(即多圈少用力)的热身,使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否则突然大强度锻炼,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骑自行车远行需要准备什么2

骑自行车健身的方法

1、姿势

错误的骑车姿势不仅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比如双腿向外撇、点头哈腰等都是不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稍前倾,两臂伸直,腹部收紧,采用腹式呼吸方法,两腿和车的横梁平行,膝、髋关节保持协调,注意把握骑行节奏。

2、动作

一般人认为,所谓的蹬踏就是脚往下踩,车轮转起来就行。其实,正确的蹬踏应该包括:踩、拉、提、推4个连贯的动作。脚掌先向下踩,小腿再向后收缩回拉,再向上提,最后往前推,这样正好完成一圈蹬踏。如此有节奏地蹬踏,不仅节省力气还能够提高速度。

3、速度

许多年轻人贪图骑得远和快,例如没有骑过长途的一下子骑了50公里,而且在途中只追求速度、力量。这样其实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严重时膝盖会出现积水。运动量、频率和强度是运动的三大原则。建议初学者找到合适自己的频率后再增强运动量,普通人每分钟的蹬踏频率在60至80次左右。每次骑行至少要有20分钟高频率低速度(即多圈少用力)的热身,使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由此看来骑自行车上班确实不能等同于骑车健身。很多误区是不得不注意的。骑自行车健身的一些讲究还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为好,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骑自行车健身最容易走进的7大误区是什么?具体可参考:骑自行车健身最容易走进的7大误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1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