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上新购房定向补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4:49:00
字号:

“市里发了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快看看你能享受到不?”看到大学同学在微信群里发的消息,去年大学毕业落户广西桂林的小张赶紧上网搜了一下相关新闻。

多地上新购房定向补贴

据记者了解,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来,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陆续发布鼓励购房措施,对不同群体进行定向购房补贴。

多地购房定向补贴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已有安徽芜湖、浙江武义、广西桂林、江苏海安、福建晋江、湖南衡阳等近20个城市出台鼓励性购房政策,包括购房券、购房补贴、消费券补贴、购房契税补贴等。

比如,2021年12月13日,安徽省芜湖市发布的《关于印发芜湖市青年英才购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青年英才发放购房补贴,在芜湖市市区范围内购买首套普通商品住房,可以给予购房款最高10%的补贴。

浙江省武义县为了吸引并留住“新居民”,也积极制定政策,发放购房券。2021年12月12日,《武义县民营工业企业新居民购房券实施意见(试行)》提出,该县纳税双百中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外来员工可以申领购房券,外来员工及其配偶在该县所购首套住房,购房补贴补助额度为3万元。

福建省晋江市向海内外精英抛出“橄榄枝”。2021年12月10日,晋江《“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和《硕博人才倍增行动方案》。在一次性安家补助或购房补贴方面,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高校和国有企业全日制博士,对签订连续5年服务期限的给予一次性高校安家补助最高50万元。新引进的非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高校和国有企业全日制博士给予最高100万元购房补贴。

而早在2021年10月,黑龙江哈尔滨就出台了扶持政策,对人才和新市民的首套购房发放补贴,并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年限。

除了为吸引人才制定购房补贴政策外,还有的城市为鼓励生育三孩而推出此类政策。例如2021年12月7日,江苏省海安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城乡统筹改善居住条件的暂行办法》,该政策为海安市常住居民二孩、三孩家庭提供了购房优惠,子女未满18周岁(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时凭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二孩家庭给予每平方米200元、三孩家庭给予每平方米400元的优惠。

满足合理购房需求

针对多地出台购房补贴的现象,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们一致认为,“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补贴政策也是房地产调控的应有之义,能够提高购房便捷程度,满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要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合理住房需求的满足要立足于需求端,避免对首套刚需及改善性需求的“误伤”,这有利于维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为民指出,随着“房住不炒”政策主基调和一系列住房宏观调控政策不断落实到位,需要强调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的主体责任,坚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市场才会呈现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运行态势。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对记者表示,近几年从严的楼市调控难免“误伤”一些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疫情和三孩政策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合理的住房需求还是需要被关注到。希望各地“因城施策”,分类施策,对刚需、改善性置业、非普通住房标准、限贷政策等有所调整,真正让政策惠及更多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三四线城市库存承压

记者注意到,出台各类购房补贴的多为三四线城市。对此,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当地房地产市场压力较大密切相关。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记者分析指出,相较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经济、产业薄弱,购房需求有限,在棚改退潮后,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态势,部分城市房价跌幅较大。比如,率先发布购房补贴政策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行情就不容乐观。黑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黑龙江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下降9.0%和18.3%,而全国分别增长4.8%和8.5%。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31省份房地产行情报告》也显示,2021年前11个月,黑龙江商品房成交金额同比增速为-18%,在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9位,仅比云南和青海两省压力略小。

易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当前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已连续37个月规模同比正增长,是2016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下5年来的新高。

陈文静表示,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降温速度比较快,需要高度关注库存积压问题。“各地楼市的走势主要看人口变动情况,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住房供给不足,就会表现为房价过快上涨;而人口净流出则会导致楼市库存积压。有些三四线城市近几年住房供给过度,本身就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

那么,三四线城市如何才能消化库存压力?赵秀池认为,这些城市要扭转局面,需要从源头上苦练内功,想办法把人留下来。有产业,有就业,有人口,实现居业联动,楼市才能健康发展。

京华时报讯(记者刘雪玉)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提到,要结合房地产去库存,实施有效用地调节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同时,对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

《纲要》提出,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在全国复制推广。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收范围,规范征收程序,公开征收信息,健全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补偿保障机制。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管理,明确入市主体、范围和途径。

《纲要》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去库存,实施有效用地调节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对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允许尚未开工房地产项目用地按照有关规定改变用途,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解读

全国重点城市库存已有所减少

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库存走势分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已经明显减少,但三四线城市库存依然增加。目前,重点城市房地产库存在积极回落。

张大伟说,数据表明,在全国20个重点监测城市中,19个城市在3月份房地产库存较去年末有所减少,杭州、合肥、南京等房地产库存减少超过三成。此外,从消化周期来看,3月份,20个重点城市的库存消化周期较去年12月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合肥、苏州、南京的消化周期仅在2至3个月,房地产市场短期内严重供不应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房地产市场成交表现良好,而房企后续工程供应尚难跟上;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地区捂盘惜售的现象。

此外,各地政策也愈加体现“因城施策”的特征。如四川省发布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要求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商品住房可售周期超过2年的县(市、区)暂停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不同群体需求的购房金融产品;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沈阳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沈22条”发布,明确表态利用2B3年时间使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达到均衡,原则上2016年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面积不超过上年度的50%;对个人购买住房给予奖励政策。海口同样出台调控意见,要求调整好房地产供需关系,控制库存增长;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

张大伟分析,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去库存不仅仅需要增加需求,更需要减少供应,不能出现去库存是为了增库存的现象。从政策预期来看,减少库存过高城市的土地供应,有利于从供应角度降低库存增量,也有利于逐渐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转变经济发展结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4-1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7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