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基本条件小龙虾成虾养殖池塘的面积一般为9~15亩,水深1.5~2米,甚至更深。中间设一条集虾槽,沟宽1~1.5米,深0.4米左右,向出水口倾斜。池坡设0.8~1米宽的平台。为了充分利用小龙虾饲养池的空间,在成虾池内可适当混养部分鱼种。为了解决鱼种的来源,需设有鱼种池,该鱼种池既是鱼苗培育池,又是夏花、春花鱼种培育池,面积以7亩左右为宜。
(2)水系配套成虾池的水系有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另配有进水闸、节制闸,形成完整的养小龙虾水系配套设施。
①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总渠、干渠和支渠,以及各通道上的节制闸,进入各小龙虾池的进水闸和防栏设施等。进水渠可用渠或管道;
②排水系统:包括养小龙虾池的排水总渠、干渠、支渠,以及排水口的控制闸等设施;
③附着物和隐蔽物:小龙虾养殖池必须要设置好附着物和隐蔽物等,特别是专养塘口和小龙虾放养比例大的塘口更要重视,附着物和隐蔽物较好的主要是水花生、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水草和树枝、竹枝、网片等,覆盖面占水面(或水体)的1/2~3/5为宜。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
龙虾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1、生殖能力低:每尾性成熟的雌虾一般怀卵量在300粒左右,最多不超过1000粒。小龙虾在体内怀卵,在体外抱卵、孵化,规模化人工虾苗繁育有一定的难度。
2、喜荫:小龙虾喜欢在浅水湿地中生存,可利用废旧池塘、稻田、水生植物(荷藕、水芹、茭白等)种植的水面养殖。养殖基地四周有高大树木对养虾无碍,夏秋高温季节需设置遮阳网等设施。
3、领域攻击:小龙虾具有很强的领域行为,某一群体选择某一区域作为固定的领域,不允许其他同类的进入,当外虾进入相遇时,两虾前体抬高,两大螯伸向前方进行厮杀,直到一方退却或败走,否则会被杀死甚至吃掉。
4、自相残杀:小龙虾在群体过大或饵料不足时,互相残食表现突出。会出现“硬吃软”(小龙虾在蜕壳及蜕壳后几小时内最易被残食)、“强吃弱”(个体强壮的吃掉个体较弱的)、“大吃小”(个体大的吃掉个体小的)等情况。
5、掘洞穴居:小龙虾具有很强的掘洞能力,洞穴的深度成虾在50~80厘米之间、幼虾25厘米左右,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季节小龙虾大都穴居,以躲避极端温度;繁殖期小龙虾的交配产卵是在洞穴中进行。所以,养殖小龙虾对池塘有破坏性,而且要求养殖池以黏土或壤土为好。
6、逃逸:小龙虾在环境不适应、饵料不足和连续阴雨天气最容易逃逸。因此养虾塘四周和进出水口必须设置防逃设施。
7、寿命不长:一般认为小龙虾的寿命18个月左右,达到上市规格或产卵繁殖后的小龙虾必须上市,养殖中轮捕上市是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
8、蜕壳:小龙虾的生长需要蜕壳。性成熟的成虾一般有11次以上的蜕壳(幼体2次,幼虾9次),整个蜕壳过程需5~10分钟。
9、攀附:小龙虾有较强的攀附能力,蜕壳时一般攀附在水草丛中,躲避敌害生物和同类;水质不良或溶氧不足时会爬上草头或塘沟岸边。养殖池塘种植水草,可起到供小龙虾栖息、攀附、遮荫、隐蔽的作用。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龙虾科下物种的通称。养殖龙虾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养殖龙虾池的空间:
小龙虾成虾养殖阶段需要较大的空间,此时生长最快,一般面积需6-10亩,水深1.5至2米。
2、设立浅水区和深水区:
浅水区面积要占到2/3左右,深水区的水位可达1.5米以上,可在池梗内侧留出宽0.8-1米的平台,既满足了小龙虾喜欢打洞穴居的习性,同时也可作为投喂饵料的食台。
3、虾池的进、排水系统完善:
池塘要保证不渗漏水,池梗宽度在1.5米以上,池梗要有一定的坡度,坡比相对大些最好。
4、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
土质坚实,排灌水便利,多余的淤泥必须清除,底泥不宜过深。此外,虾池周围的环境要相对安静。
5、小龙虾掘洞栖息场所:
可在每个池中留出2-3个露出水面的土堆和土埂,这些区域要占池面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