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档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料,是学籍的证明,也是大学经历的重要证明,对个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毕业前应该要把自己的档案去向明确清楚,这是毕业之前除了找好工作以外,最需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大学生毕业档案应该存放在哪儿呢?我认为有三个具体的存放去向,具体如下:
第一,如果是出国留学或者待就业状态,就申请把档案放在学校进行存放。
根据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规定,毕业生在两年择业期内或者是出国留学的情况,是可以申请将本人档案暂缓派遣,留在原学校进行免费保管。
因为这是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所以这也是大学生毕业档案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去向之前的最佳的存放地点。因为学校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以及相关材料的存放是非常严格的,有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把毕业生档案放在学校里面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
根据绝大部分学校的要求,把档案暂缓派遣留在学校保管的话,是需要提出书面申请,然后根据申请的相关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经审核以后就可以将毕业生的个人档案材料存放在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部门的库房。
把档案放在学校具有很大的优势,今后在调取档案的时候,就免得到处去找自己的档案,可以很快的调档,便于今后考研调档、工作调档,以及出国留学回来后的有关档案材料的转递等工作。
此外,把档案材料放在学校还有利于保持应届毕业生的资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两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都按应届毕业生的待遇来进行管理,所以这也是把档案放在学校保管的一大优势所在。
第二,如果已经落实了就业单位,就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把档案调往指定的地方进行存放。
一般来说,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需要把档案调往用人单位,存在用人单位的档案保管地点。这是针对于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而言的。
如果工作的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就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档案转往指定的地点进行存放和管理。
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一般私营企业是没有档案管理的相关资质,需要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才可以进行档案管理,而且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和专人来进行管理。
这个档案的存放要求主要是要根据毕业生所找的工作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如果找的工作比较好,单位本身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话,那就可以直接把档案寄往单位即可。
如果找到的工作比较一般,而且还是一个民营企业或者是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的话,那就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是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的第二种方式。
第三,如果没有找到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可以把档案存放到人才市场。
这是大部分毕业生都会使用的一种存放方式,因为现在很多单位都不太想管理毕业生的档案。因为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牵涉面很广,需要的人手很多,所以他们宁可花钱请第三方,即人才市场来进行管理,也不愿意自己单位来进行管理。
此外,由于没有在毕业之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如果这时候申请把档案留在学校也没有得到批准,那就知道把档案转到人才市场了。
人才市场保管档案是要收费的,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按年支付相应的费用。
把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具有不少优势,主要是可以办理转正定级、职称评定、材料证明出具等相关的工作。还可以省去不少本来应该由本人亲自去办理的相关工作,省去不少跑腿的时间。
因为现在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都非常现代化,运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档案的管理,便于大家的查询、审阅和调档等相关的工作。
因此,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个去向,能够让自己的档案得到妥善的保管,避免迟迟不能办理转正定级等相关工作。
总之,大学生毕业档案是十分重要的材料,一定要在毕业之前把自己的档案去向明确清楚,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至于是存放在学校还是存放在用人单位、人才市场,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大学生毕业后档案如何处理 毕业生档案有什么用
大学生毕业档案存放通常有3个去处,详细如下: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
2、毕业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两年后户口打回原在地,档案或留在学校,或转到省档案局。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许多大学生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是种省钱的档案存放方式,其实不是的。
这种误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在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不真正发挥作用“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
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成为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得不偿失。
3、把档案和户口放在原籍人才市场交流中心。首先必须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的一个协议书;
签了的话,报到证备注栏就不是空白,此时档案会在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没签的话,报到证备注栏为空,默认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级人才市场,专科打到市级人才市场,师范类毕业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门,一般在教育局。
大学毕业最痛苦的是搞不定档案和户口。户口,一般不会丢,大家都很当回事,毕竟身份证一丢,马上就要处理户口。但就是这个档案,却是很多人不当回事。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大学生毕业后档案如何处理 毕业生档案有什么用》,仅供参考!
大学生毕业后档案如何处理
档案大部分时间自己是看不到的,都是由相关部门进行托管。档案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计算工龄的一个重要凭证。
高校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一是毕业时未办任何手续,任档案“自由飞翔”;二是虽然托管到了相关机构,但从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时才回头查找;三是留在自己手上。
据了解,毕业生档案处理分几种情况,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主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做到“档随人走”。考研生,一般要在5月~7月前将学生档案和思想**表现表寄到所考学校;已参加工作的,档案去向是工作单位,如果工作单位不接收学生档案,会把档案寄到人力资源中心和人才市场。
未找到工作的,学校只能将档案寄到学生原籍的教育局或人事局,一般来说,档案在毕业后择业期可申请两年内由学校代管,择业期内未被转走的档案将在期满后,由学校转到学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参与西部计划或支教工作的,档案将由学校保管,等支教期满再来学校提档案。
大学毕业生档案有什么作用1、转正定级,获取干部身份。必须在第一家单位就业工作满一年,申请转正定级,才会获得干部身份了。干部身份有什么用,百度百科“干部身份”。
2、考研;
3、考公务员,没有人事档案,没有办法过政审这关。
4、评职称,如果没有档案,你就没有干部身份,也就没有资格评职称。而职称往往是和工资和户口积分挂钩的(天津就是这样)。有职称,也是求职的一个砝码!
5、考资格证,比如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等,考试需要和人事档案的地点相同,没有人事档案,你报名都可能报不上。
6、办理准生证,都需要男方存档案的地方开婚育证明,档案都不知道在哪里,你怎么开!
7、出国审查,没有档案,政审就无法进行
8、养老保险。工龄计算,必须要档案!退休后要拿到退休金,必须要档案,档案是否完备,也将影响到退休金的高低。(根据201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自2011年1月1日起,无档案人员也可以以养老保险实际缴纳年限来办理退休手续,但办理过程非常麻烦。)
9、某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办理居住证,前提是将档案调到上海。没有档案,就没有办法办理居住证,也就没有办法落户上海了。
10、进国企,事业单位需要档案,而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如果你没有档案且不及时补救,那么这种好单位的大门也会向你关上。
11、住房补贴发放
12、入团入党。